楊玉林
摘 要: 針對新教員的培養(yǎng),采用微格教學方法,探索其實踐應用,從教學理念上培養(yǎng)新教員微格教學思想,從實踐行動上以練為戰(zhàn)掌握微格教學過程,從崗位需求上啟發(fā)并升華微格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大大縮短了新教員培養(yǎng)的周期,是提高新教員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任職教育 微格教學 教學理念 技能培養(yǎng)
每年都會有一批沒有教學經(jīng)驗的年輕干部進入軍事任職教育院校從事教學工作,我們稱這些干部為新教員,由于他們沒有教學經(jīng)驗,因此在真正走上講臺之前,軍事任職教育院校會任命一些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員對他們進行指導幫帶,從講、寫、演、畫等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教學基本功,這一過程被稱為試教練講。一般情況下,帶教教員都是按照一堂課(45分鐘)的教學模式指導新教員進行試教練講(以下簡稱為45分鐘試教練講)。筆者在多年的帶教過程中,探索應用了微格教學這種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方法能使新教員很容易適應教學規(guī)律,快速勝任教學工作,走上教學崗位后,也能很好地把握教學環(huán)節(jié),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溯本求源,從教學理念上引導新教員認識并接受微格教學
英國微格教學專家G·布朗說:“微格教學將幫助教師加強、改進教學技能和方法,減少失誤,并使師范生盡快地建立信心。它不能在一個晚上改變教師或師范生的個人素質(zhì)和習慣,它不能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它不一定能把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天才的完美無缺的教師,但可以把他變成一個好一點的教師?!庇纱丝梢?,利用微格教學培養(yǎng)新教員的教學能力是可行且有效的,但是要通過微格教學錘煉新教員的基本教學能力,帶教教員首先要讓新教員認識并從理念上接受這種教學方法。
(一)微格教學的含義。
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最早由美國斯坦福大學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1963年開發(fā)建立的,它也被稱為微型教學,是應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系統(tǒng)培訓青年教師和師范生教學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將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教學能力分解為導入、教學語言、板書板畫、教態(tài)變化、教學演示、反饋強化、講解、提問、結束、組織教學十種單一技能,使訓練者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教學實踐[1][2]。在教學中利用錄音、錄像等設備,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幫助訓練者訓練各項單一技能,最后綜合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其目的是將教學能力從“意會”轉(zhuǎn)化為“言傳”,通過訓練使青年教師和師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現(xiàn)代教學能力,縮短教師成長期[3]。
(二)微格教學的優(yōu)點。
微格教學是模擬課堂教學的教學實驗,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筆者在利用微格教學法帶教新教員試教練講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較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微格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點。
1.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際。微格教學中的示范、備課、角色扮演、反饋和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使教育教學理論得到具體的貫徹和體現(xiàn)。
2.訓練目的十分明確。由于一次試教訓練所用時間短、聽課人數(shù)少、只集中訓練一項或幾項教學技能,因此訓練目的可以制定得更加明確具體。
3.訓練重點尤為突出。被培訓者在較短時間內(nèi)訓練一兩項教學技能,他們可以把精力集中放在要突出掌握的重點上。
4.教學過程易于控制?,F(xiàn)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構建了信息化的教學環(huán)境,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微格教學的過程可以靈活控制,多個終端都可以隨時掌控教學訓練進程,為實現(xiàn)培訓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
5.歸納總結反饋及時。當一節(jié)微型課結束后,被培訓者可以通過放錄像及時進行自我分析和相互討論評價,找出教學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如果需要,則可以把有爭議的片斷用暫停、重放等方法把“毛病”找出來,這樣更有利于快速的自我提高。
二、以練為戰(zhàn),從實踐行動上指導新教員體驗并掌握微格教學
布朗(G·Brown)說:“微格教學是一個簡化了的、細分的教學,從而使學生易于掌握?!蔽⒏窠虒W是一個小型化的教學活動,具有自身的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過程,筆者在帶教過程中,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新教員循序漸進地展開實踐,在學中理解、練中接受,一步步走向成熟。
(一)依據(jù)任職教育課堂教學要素,做好教學準備。
微格教學是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導下對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實踐活動。在實踐前,指導新教員進行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非常重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有:教學技能分類、教學目標分類、教材分析、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應用、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觀察方法和教學評價等。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指導新教員根據(jù)學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要求制訂授課計劃。
(二)瞄準任職教育課堂教學技能,做好教學設計。
微格教學是把課堂教學分為不同的單項教學技能分別進行訓練,在帶教過程中,筆者每次只集中培訓新教員兩、三個技能,以便容易掌握。這些技能都是在任職教育的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如英國的特洛特(A·J·Trott)提出六種教學技能,即變化、導入、強化、提問、例證、說明等。當確定某次需培養(yǎng)的技能后,新教員就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nèi)容,根據(jù)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技能進行教學設計,并編寫出較為詳細的教案。微格教學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點,它要詳細說明教員的教學行為(即所應用的技能)和學員的學習行為(包括預想的反應)。
(三)結合任職教育課堂教學經(jīng)驗,做好教學示范。
在正式開始試教練講之前,為了使新教員明確訓練的目標和要求,通常利用筆者的教學錄像或親自進行角色扮演對所要訓練的技能進行示范。示范的內(nèi)容可以是一節(jié)課的全過程,也可以是課堂教學的片斷。示范可以是成功的例證,也可以是失敗的例證,兩種示范可以對照使用。
(四)按照任職教育課堂教學進程,展開教學實踐。
微格教學實踐也就是在這種模式下新教員開展試教練講的過程,筆者在帶教過程中,把它分為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一是組成微型課堂。微型課堂一般由新教員、學員(通常只請本專業(yè)的幾名學員代表)、教學評價人員(帶教教員或其他同事)等組成。
二是進行試教練講。在微型課堂上新教員試講一節(jié)課的某一個問題,練習兩三種技能,所用時間一般在20分鐘之內(nèi)。
三是準確記錄。在進行試教練講時,一般用錄像的方法對新教員的行為和聽課學員的行為進行記錄,同時帶教教員和其他同事也要記下一些關鍵信息,以便能及時準確地進行反饋。
(五)參照任職教育課堂教學標準,進行反饋評價。
反饋評價是新教員能力提高的有力支撐,在試教練講結束后,要及時根據(jù)授課情況進行反饋評價,反饋評價的過程分三步進行。
一是重放教學錄像。為了使新教員及時地獲得反饋信息,當試教練講完成后要重放教學錄像。帶教教員、其他同事和聽課學員一起觀看,進一步分析新教員實現(xiàn)培訓目標的程度。
二是進行自我分析。看過錄像后,新教員要進行自我分析,檢查試教練講過程是否實現(xiàn)了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所培訓的教學技能是否掌握。
三是展開討論評價。帶教教員、其他同事和聽課學員要從各自的立場評價試教練講過程,討論存在的問題,指出努力的方向。在評價過程中,除常用的討論式評價外,筆者還使用量化評價表,把細化的培養(yǎng)目標量化成指標,帶教教員、其他同事和聽課學員依據(jù)這些指標對新教員本次的試教練講進行打分,考察新教員的達標程度。
新教員根據(jù)以上自我分析和討論評價中指出的問題完善教學設計,修改教案,進行微格教學的循環(huán)進行,直到本次達標再進入后續(xù)的技能培養(yǎng)。
三、舉一反三,從崗位需求上啟發(fā)新教員總結并升華微格教學
新教員開展微格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基本教學能力,使新教員更快更好地勝任任職教育課堂教學工作,因此,新教員應在微格教學的基礎上,讓自己找到任職教育課堂教學的感覺,根據(jù)自身特點,挖掘自己課堂教學的特色。
(一)以勤奮學習提升教育理論水平。
“欲求木之茂,必先固其根”,教育理論是教學實踐的指明燈,教學實踐只有在正確的教育理論指引下才會發(fā)出光芒。新教員的教育理論基礎薄弱,對于初入任職教育院校的他們,首先要補充的就是教育理論。因此,在開展微格教學的過程中,帶教教員應根據(jù)新教員未來的崗位、從事的專業(yè)性質(zhì)等選擇合適的教育理論知識供新教員學習,而新教員也應該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地學習這些理論知識,為走進真正的課堂提供理論保障。
(二)以技能培養(yǎng)夯實教學基本功。
通俗地講,教學基本功就是教員的講、寫、演、畫基本能力,“講功”指的是語言能力,作為教員,其首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關,標準、精煉、風趣、幽默而又不失專業(yè)水準的語言是上好一堂課的根本保障,啰唆、枯燥、含混不清的語言只會讓學員打瞌睡;“寫功”指的是板書能力,作為教員,其若能寫一板漂亮的板書無疑會給課堂教學增色不少;“演功”指的是教學演示能力,既包括演示(比如動畫等)又包括肢體語言,“演”得越好,學員就聽得越認真,教學效果當然也越好;“畫功”就是指板畫能力。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寫”和“畫”在現(xiàn)代課堂上越來越少見,但“講”和“演”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微格教學過程中,伴隨各項基本技能的培訓,新教員應該夯實自己的講、寫、演、畫基本功,為上好一堂課做足準備。
(三)以教學實驗鍛造課堂教學能力。
在指導新教員開展微格教學時,盡量把新教員將來要上的課程內(nèi)容分解,先按照課程標準和課程實施計劃把課程分解成若干個教學主題,再把每一主題分解成若干個重要知識點,新教員每一微格教學課題就是一個知識點,除了內(nèi)容之外,其他的均按照真正的課堂教學組織,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在新教員進行微格教學實驗的時候,就是在完成課程中的某一個知識點的微型教學,伴隨微格教學的開展,新教員真正的課堂教學能力就逐漸形成并提高。
(四)以經(jīng)常反思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思維。
學者傅道春在《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一書中寫道:教師要在反思中“學會教學”。對于新教員來說更是如此,有反思才有突破,才能發(fā)展;新教員的自我感悟能力是反思效果的重要保證。另外,通過反思,一些新的教學靈感可能涌現(xiàn),這些靈感就是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沒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就沒有自我提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更沒有自主創(chuàng)新。
筆者結合自己的帶教經(jīng)歷,將通過微格教學培養(yǎng)的新教員和通過45分鐘試教練講的新教員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微格教學能大大縮短新教員的培養(yǎng)周期,同時,走進真正的課堂教學后,采用微格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榮靜嫻,等.微格教學與微格教研[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孟憲愷.微格教學基本教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3]王建莉.微格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芻議[J].職大學報,2007(2).
[4]陳桂芳.微格教學實踐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