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文
(撫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校 江西撫州 341000)
中英顏色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研究
梁靜文
(撫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校 江西撫州 341000)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五彩的世界充滿了各種美麗的顏色。人們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時,他們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詞匯來描述顏色。在人類語言里顏色詞經(jīng)常用到,并且被賦予不同的情感和文化象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彩色圖像和一般的審美經(jīng)驗的感知是相通的,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對顏色的理解也不同,顏色詞中隱含著許多深層意義,暗示著不同種類對顏色的感受。了解英漢文化的背景知識,才能進行更有效、更順利的交際。
顏色詞 文化 象征意義
顏色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領(lǐng)域。色彩不僅具有物理屬性,還有這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延伸意義,因此是語言,文化及翻譯研究一個重要課題。世界上每個民族的語言各有不同,對色彩的表達也各不相同,這些顏色詞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中英文化的差異。對英漢文化的背景知識和表示顏色的詞語在兩種語言中的深層涵義和聯(lián)想意義的理解,對于英語學(xué)習(xí)者進行跨文化交流及翻譯實踐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在人類語言中,代表不同的顏色的顏色詞非常豐富。這些顏色詞也顯示出獨特的魅力。[1]
在中西方,顏色詞都很多,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紅色(red)、黃(yellow)、白色(white)。這些顏色詞在英漢文化中所表達的本意和聯(lián)想意義具有相同點的同時也具有差異性。[2]
1.顏色詞和民族信仰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色彩,每一種顏色都有這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審美活動中,人們開發(fā)了對色彩這一形式因素的敏感,每個民族對色彩都有民俗上的愛好以至崇拜,而在這種對色彩的崇拜中,不同的民族在認識上往往有很大的的區(qū)別。英語中有black Friday一詞,它和black一詞在英語中的象征意義及基督教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英語中black通常與不高興的感覺有關(guān),表示不幸、災(zāi)難、厭惡、憤怒、憂郁、陰沉等意義。Friday在宗教上指復(fù)活節(jié)前的星期五,耶穌在此日受難。根據(jù)這一民族文化背景和傳統(tǒng)習(xí)俗,英語國家的人用black Friday“兇險不祥的日子”,這是英語文化所特有的。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天帝居于天上的“紫微宮”,故而以天帝為父的人間帝王和以天帝為信仰的道教都以紫為瑞。紫色作為祥瑞、高貴的象征,更多地被封建帝王和道教所采用,如歷代皇帝為了籠絡(luò)人,往往將“紫袍”賜予品位低的臣下,人們還把道書稱為“紫書”,把神仙居所稱為“紫臺”。吉瑞之氣為“紫氣”、“紫電”,皇宮叫做“紫禁宮”、“紫禁城”。無獨有偶,英語中的紫色(purple)象征意義也跟帝王將相和宗教有關(guān),這是一個有趣的文化巧合,如(1)the purple帝位、王權(quán),(2)be born in the purple生在王侯貴族之家。[3]
2.顏色詞和文化差異
黃色在古代乃至高無上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被奉為高貴之色的卻是藍色。這種文化現(xiàn)象的存在并非偶然從地理學(xué)意義上說,色彩的不同文化內(nèi)涵與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緊密相關(guān);黃色與藍色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色彩也有行為學(xué)意義上的文化意蘊。在中國文化中,顏色的象征是基于過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學(xué)、教育狀況而形成的,所以顏色的象征意義有相當(dāng)強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顏色象征則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開放性及科學(xué)、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義少了神秘,更加合理性,使其語義、詞義理據(jù)更易追蹤。
3.顏色詞和情感
語言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人的情緒分為褒義,中性義和貶義。不同的語言中,一個詞包含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并不少見,顏色詞也不例外。例如,blue藍色一詞,漢族對它頗有好感,藍色的天空,往往能激發(fā)人們對未來的夢想,藍色的海洋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而這種情感色彩,在西方也是流行,有人把“l(fā)ove is blue”誤解是愛是藍色的。但不知道這里的藍色是西方人的視覺上的感受,而是讓人感到悲傷,沮喪憂郁的愛。在英語中,藍色經(jīng)常表示不開心,in the blues悶悶不樂;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無論英語還是漢語,顏色詞表達的情感色彩多樣,有時也是同一個顏色詞的理解更是相去甚遠。只有正確認識它們的的感情色彩,才可以欣賞英漢兩種語言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
1.直譯法
直譯法就是基本按照原文的詞語,直接翻譯顏色詞的對應(yīng)顏色,不做改變,但意思有時相通,有時也有偏差。直譯不僅能再現(xiàn)原文的意義和語言形式,還能保持原文的生動形象,讓讀者體會到原文的風(fēng)采。在文學(xué)作品的翻譯中,這種直譯法也時常得到使用,如霍桑的名著Scarlet letter就直譯為《紅字》如:
“red cross”“ 紅十字會”“White House”“白宮”“white list”“白名單”“black list”“黑名單”“black market”“黑市”“yellow pages”“黃頁(指分電話簿,并非指黃書)”“blue print”“藍圖,設(shè)計圖”。
2.意譯法
意譯法是有些顏色詞語因為受各自文化的影響,具有不同的引申意義。英(漢)語中的一部分帶色彩詞語,對應(yīng)到漢(英)語中無法用相同的色彩詞來對應(yīng)翻譯,而只能采取意譯才能表達其本意。如:
英語中的“blackstrap”我們中國人一般會將其翻譯為黑葡萄酒,實則應(yīng)譯為紅葡萄酒。漢語中的灰胡桃樹翻譯為英文時我們不能說“grey walnut”,應(yīng)譯為“white walnut”。
3.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法
在翻譯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時直譯法不能貼切地展現(xiàn)原文的真實意義,而意譯法也又使原文過于華麗,失去了原本的樸實。所以,在此時,我們可采用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如在Lion king(獅子王)中,描述辛巴時,丁滿說“I fi nd him blue”。譯文直接轉(zhuǎn)用blue為“我看他很blue”。當(dāng)朋朋因誤解而說“我看他倒是藍色”時,丁滿解釋說:“我是說憂郁”。這種情況下直譯或意譯都不能準(zhǔn)確生動地傳達原文的色彩,直譯與意譯法結(jié)合最佳。綜上所述,可以知道顏色詞在不同文化中的內(nèi)涵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英漢互譯的過程中,首先要正確理解顏色詞的“顏”外之意,即顏色詞的文化背景或隱含在其中的文化信息。然后譯者要根據(jù)英漢雙方的語言文化特點并采取恰當(dāng)?shù)姆g方法,利用一種語言將另一種語言所要表達的思想準(zhǔn)確完整地表達出來。若是翻譯的過程中遇到了形式和意義上的不等值,那么只有采用舍形式取意義的方法了。只有在文化意義上對等了,所翻譯的內(nèi)容、思想才能貼切的表現(xiàn)出來。[4]
[1] 王福祥. 文化與語言[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0.
[2] 蔡江云.《中英顏色詞的文化差異與翻譯(二)》[J] 寧德師專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年第4期
[3] 孔淑萍.《淺析英漢顏色詞的文化差異》[J] 漯河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綜合版)2006年10月 第5卷 第4期。
[4] 蔣棟元.“論顏色及顏色詞的文化差異” [J].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