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寧(甘肅省山丹縣東樂學區(qū),甘肅山丹734100)
?
實施小班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蔣寧
(甘肅省山丹縣東樂學區(qū),甘肅山丹734100)
摘要:班級內學生容量過大,教師的精力有限,無法照顧到所有學生,這勢必導致學生發(fā)展的不平衡。因此,開展小班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很多學校,特別的農(nóng)村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本文旨在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簡略談談開展小班化教學優(yōu)勢所在,并對如何實施小班化教學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班教學;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人走進城市打工、生活,他們的下一代也大多跟著進城上了學,致使農(nóng)村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少。有的地方,學校教育資源還沒有進行重新整合,師資力量比較充足,有條件開展小班化教學。每個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班級內學生容量過大,教師無法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勢必導致學生發(fā)展的不平衡。因此,開展小班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很多學校,特別的農(nóng)村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
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簡略談談開展小班化教學優(yōu)勢所在,并對如何實施小班化教學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
(一)有利于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中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與人交流的愿望強烈,開展小班化教學,使得參加教學的人數(shù)減少,教學空間變大,這有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進行互動,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踴躍表現(xiàn),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施小班化教學,學生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開展學習,得到和諧全面的發(fā)展。每一個學生不是在應付學習,而是在享受學習。
(二)有利于張揚個性,激勵學生表現(xiàn)自我
中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充足的精力,引導每個學生,使學生有更多張揚個性,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及參與教學的范圍會更加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個性表現(xiàn)更加鮮明,促使學生愉快、自由地學習和成長。
(三)有利于加強指導,提高學生受教育度
學校教育重在課堂教學,教學空間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師生之間交流和互動的頻率和密度。開展小班化教學,教學空間增大,有利于教師營造充滿人性化的教育環(huán)境,通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展示和表現(xiàn),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案,強化與學生的交往,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并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和人格,從而大大提高每個學生接受教育資源的程度。
(一)開展分組分層次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提高
首先,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分組分層。對學生科學分組、合理分層,是保證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有所提高的前提條件。教師要綜合考查學生的成績,并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和了解,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學習有一定困難的為第一層,學習成績相對穩(wěn)定的為第二層,學有余力的為第三層,然后每層抽出特定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
其次,教師要開展分層教學。以學生為本,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教師開展分層教學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在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評價、布置課后作業(yè)等方面,盡可能地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多重視復習和聯(lián)系之前的知識,從簡單的、容易的問題入手,逐步化解和分散教學的難點,使每一位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使學習穩(wěn)定的學生可以將知識進行適當?shù)倪w移;使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不斷拓展知識面,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使班內各有差異的學生依據(jù)他們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都有所收獲。
再次,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促進使學生互助成長、進步。實施小班化教學,最常用的方法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由前文已知,每個小組中成員的學習層次不同,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之間可以先進帶動后進,以主動帶動被動,通過學習、討論,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新知識,習得新技能,學會學習,互助成長。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彼此之間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同時還能夠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表達,使學生成長為具備良好綜合素養(yǎng)的人才。
(二)抓好作業(yè)輔導考核工作,使學生學有所得所成
實施小班化教學,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要注意精練、實用、適度。涉及基本知識、比較簡單的題目,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一是能夠及時鞏固所學;二是可以節(jié)省作業(yè)時間,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三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自信心。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題目,宜安排在課下,一是能夠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二是可以滿足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決定作業(yè)的完成情況。
實施小班化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既向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幫助,又向學習一般的學生提供指導,更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引導,讓所有的學生在各自基礎上都有所收獲、有所成就。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不僅要重視知識上的查漏補缺,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同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實施小班化教學,教師要優(yōu)化考核方案,適時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考核,檢驗教學成果,鞏固學習效果。如在教學過程中,組織課堂小測,進行周中測,開展月大測等。根據(jù)學生在測驗中的表現(xiàn),分析他們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據(jù)此調整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三)進行科學評價自我評價,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實施小班化教學,為對學生進行評價詳細、具體的評價提供了可能。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評價,及時表揚達成分層目標的學生,并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學生得到教師的肯定后,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起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為接下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情況。
在實施小班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組織開展個性化的教學,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應強調學生的個性特點,多層次、多角度地審視學生,強調學生身上存在的特質,激勵學生內在的潛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在審視、分析自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認識自己的缺點和短板,從而有的放矢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沈克非.淺談小班化教育[J].遼寧教育研究,2001(11).
[2]譚培生,周延鳳.小班化教育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山東教育科研,2001(Z2).
[3]張學華.小班化教學及其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3(9).
[4]商黎黎.“小班化教學”使數(shù)學課堂“活”起來[J].基礎教育論壇,2010(6).
[5]史秀鳳.發(fā)揮小班化優(yōu)勢讓教學與快樂相隨[J].黑河教育,2010 (6).
[責任編輯張亞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8-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