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興平(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黨寨中心學校,甘肅張掖 734000)
?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新局面
段興平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黨寨中心學校,甘肅張掖 734000)
摘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下的物理教學中更具趣味性與直觀性,更能引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氛圍,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引發(fā)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思考的獨立性與思維的積極性,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關鍵詞:初中物理;現(xiàn)代信息技術;新局面
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徹底改變了以往枯燥機械的封閉式教學,將教學帶入更加寬廣的空間;改變了學生機械而被動的接受式學習,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自主探究,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自主構建知識,掌握技能,這樣才能將學生帶入物理探究的殿堂,讓學生真正成為物理探究的主人,實現(xiàn)學生物理知識與技能,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F(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下所帶來的物理教學的新局面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要激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就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采用貼近學生,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方法與手段,這樣才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將這些積極的情感轉移到學科的學習上來。如在學習“大氣壓強”時,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強大的模擬功能來再現(xiàn)馬德堡半球實驗,將知識點寓于直觀、形象而生動的實驗畫面之中,將學生帶入一個全新的學習局面,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這樣自然可以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學習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探究熱情。
初中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正處于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探究活動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將抽象深奧的知識點寓于直觀的事物與生動的場景之中,化抽象為形象,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與獨創(chuàng)性?,F(xiàn)代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演示功能,不再是枯燥地就知識本身來進行抽象的講解,而是在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之中,在大量直觀而形象的感性事物之下展開獨立而積極的思考活動,這樣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才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地深入知識本質深刻地理解。
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而物理知識點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與深奧性,如果只是單純地就知識本身來進行講解,教學枯燥,知識難懂,學生并不能深刻地理解,這正是傳統(tǒng)教學的一大弊端。要加深學生的理解,就必須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由形象到抽象,誘導學生展開層層深入的思考,透過表象,直達本質,實現(xiàn)對知識本質屬性的深層次理解與掌握。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再是單純而孤立地講解知識本身,而是能夠從知識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逐層深入地展開分析,這樣學生就不再是機械地來記憶知識點,而是能夠從形成過程深刻地理解,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對抽象深奧知識點的深層理解與靈活掌握。
傳統(tǒng)教學采用是一塊黑板加一支粉筆加一張嘴的教學模式,教師所能收集到的素材有限,教學時間有限,所能運用到的模型有限,并不能通過單一的語言讓學生來深刻地理解。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下的物理教學手段更加靈活,氛圍更加活躍,優(yōu)化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更加輕松而便捷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而為學生打造一個愉悅而輕松的物理教學。
1.將教師從繁重的板書中解脫出來。板書是教學的重要部分,而在以往需要教師當場書寫于黑板上,這無疑會占用一定的教學時間。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則可以將教師從繁重的板書中解脫出來,教師可以在課前將板書內容錄入計算機,存于學科教學資源庫中,在課上就可以隨時提取,省力省時,可以為師生交流與互動提供更多的時間。當然在教學中也不可機械地照搬,而是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進展對預案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以使教學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
2.所提供的教學素材更加豐富。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的時代,傳遞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這決定了教學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書本信息,語言傳遞,現(xiàn)代信息技術正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多元化的信息傳遞與交流互動平臺。包含著無窮奧秘的物理世界觸手可及,這樣的物理教學自然更有趣味性,更具形象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與思考激情,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認知。我們可以用圖片、文字、音頻與視頻等來再現(xiàn)物理學家發(fā)現(xiàn)真理的全過程,將學生帶入源遠流長的物理畫卷,這樣的教學才是活躍而開放的。
總之,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于物理教學中,徹底打破了以往枯燥、機械而封閉的灌輸式教學,引導學生在愉悅的氛圍、寬廣的平臺中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讓學生的物理探究更有樂趣,更加深入,更有成效,讓學生愛上物理探究,享受到物理探究所帶來的知識的增長,技能的提升、情感的豐富,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物理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彭京平.淺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學科的整合[J].理科考試研究,2014(5).
[2]楊逢錦.小議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
[責任編輯趙建榮]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8-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