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麗娜
摘要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它是學生以后自主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掌握一定的識字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如何讓識字過程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如何讓學生輕松識字,快樂識字?在多年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討,有了幾點認識和感受,它可以讓學生輕松識字,快樂識字!在學習中得到和諧愉悅的發(fā)展。
關鍵詞 興趣 聯系 形象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的橋梁。因此,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識字,發(fā)展學生的多元化智能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利用教材優(yōu)勢,盡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識字,快樂識字呢?我談幾點做法和感受:
一、根據兒童思維特點,把抽象的變得具體
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教師要想辦法把一些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例如:我在教學“日、月、星”等字時,我通常會帶上道具,如用卡紙做成日、月、星圖,或者是用多媒體展示他們的圖片,在教學“人、立”時,我就會請幾個同學上講臺來,讓學生根據象形字的特點,讓他們“擺”文字,讓學生具體的認識生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變得具體和形象。
二、多種形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文字的興趣
1.在教學中,我喜歡用猜字謎的形式,勾起學生的識字欲望,例如“碧、眾”時,我會說:“有一天,很多人去春游,有小王、小白,他們倆一起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玩耍,請同學們猜猜是哪個字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了,都紛紛舉手,都爭著要回答呢。同學們也學著我把字編成字謎,互相猜呢!學習的氛圍一下子熱鬧起來了,說得興致勃勃。這樣枯燥的識字變得具體了,識字也簡單了。
2.圖文識字,競賽識字。低年級的學生,我主要以直觀教學為手段,比如在教學“犬、鹿、羊”等字時,我用多媒體先展示動物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來猜是什么?當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時,我相機出示生字,學生因為猜對是什么字而興奮之余,認識生字,既學得快,又充滿激情,玩得高興,學得愉悅。同學們都喜歡比,喜歡競爭,我就抓住這一特點,對他們進行教學。有時,我還把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合作自學,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再用競賽的形式展示,小孩都怕輸,所以他們會下足功夫。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好多是我想不到的,原來放手,競可以取得這樣好的效果。有些同學把字想的非常有意思,比如一個同學把“坐”字說成是有兩個人在有土壤的地里干活;有同學說是有兩座像人的山被土壤給分開了,它們好傷心??;還有的同學說左邊坐著媽媽,右邊坐著爸爸,孩子坐在中間等,五花八門,一堂課上下來,學生高興之余,學會了生字。學生的思維永遠都會出人意料啊!有時候,老師根本不用強調什么,學生已經把字認識了,真是既輕松、又快樂??!
3.互助識字,快樂識字。很多的時候,我更相信孩子在課余時間是會主動識字的,所以,我會讓他們找朋友識字,就是組詞識字。因為老師不可能永遠陪著孩子,全靠課堂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學會支配時間的同時,主動識字。我會以示范的形式,先教授他們基本的識字方法,再讓學生教學生,讓他們來當小老師,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往往會事半功倍。
三、讓學生的識字與生活相聯系
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是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盡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課本上幾次出現,但絕大部分仍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我會利用廣告牌、車站牌、宣傳牌、藥盒等讓他們識字。引導學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機會,問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得是什么呀?路牌上介紹的是哪里呀?那個店名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覺學生不但認識了很多字,還增強了生活的能力。有計劃地組織各類活動,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活動中識字。我們可以放手讓他們注意積累,搜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然后自由組合編排成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搜集、整理、編排,還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