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自傳入中國深受國人喜愛,竟現許多漢譯本。本文在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簡要介紹作品風格并對兩個常見漢譯本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具體實例評析譯本中各自的語言特色和風格再現,淺析翻譯的標準和策略。
【關鍵詞】功能對等 風格再現 《傲慢與偏見》
一、作者及作品簡介
簡·奧斯?。↗ane Austen,1775-1817)是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現實主義女作家,被稱為“寫散文的莎士比亞”。在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中,奧斯汀以她獨特的女性視角描繪了18 世紀末、19 世紀初相對封閉和保守的英國鄉(xiāng)鎮(zhèn)中產階級日常生活和世態(tài)人情。小說中大量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通過反諷使整部作品呈現一種喜劇效果。語言輕松搞笑,故事情節(jié)具有極強的幽默性。
二、理論依據
翻譯理論在擺脫語言學的桎梏后涌現一系列功能對等、目的論等理論。其中尤金·奈達提出的功能對等理論為翻譯界開辟了新天地。功能對等強調翻譯不再注重文章字面層次的照應,而是兩種文化間的調和以達到功能層面的對等。文學作品較非文學作品的語言更生動形象、鮮明活潑,一部好的文學譯本不僅要忠實反映原文內容,還要完美再現文章風格。
三、譯作對比分析
《傲慢與偏見》現有多個譯本,本文將通過比較閱讀王科一譯本、孫致禮譯本,在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指導下對譯本中的語言特色進行剖析。
例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有財產的單身漢,必定需要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王譯)
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孫譯)
小說開頭兩句話成功運用反語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引人入勝。其實當時的風俗人情并沒有這種說法,這條真理顯然是對班納特太太急于嫁女的急切心情的諷刺。將“truth”這樣的偉大理論落腳于如此荒唐的玩笑,使人不禁爆笑。從內容上看,兩譯文都如實再現原文內容,但孫譯調整了第二句的語序,使得譯文更加簡練,同時又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空間。奈達的功能對等要求文學翻譯時,譯文若不能同時兼得形似與神似,應盡量避免字面層次的刻意照應以達神似,孫譯充分尊重再現了奧斯丁的言語諷刺特色。
例2:What say you, Mary? For you are a young lady of deep reflection I know, and read great books, and make extracts.
瑪麗,你對此怎么看? 我知道,你是一個有著深刻思想的姑娘,讀了許多經典名著,而且做了不少的摘錄。(王譯)
瑪麗,你說呢? 我知道你是富有真知灼見的小姐,讀的都是鴻篇巨著,還要做札記。(孫譯)
文中班納特先生的女兒說話時喜歡濫用經典,旁征博引卻引人反感。極愛諷刺他人的班內特先生自然不會錯過?!癲eep reflection”、“great books”均含諷刺味道,孫譯采用四字大詞正話反說,充分再現了原文中班納特先生的尖酸刻薄。不僅譯出了內容,更譯出了風格。相比之下,王譯相對平淡許多。
例3:Your conduct would be quite as dependent on chance as that of any man I know.
你的行為,像我所認識的任何人的一樣,都是受偶然因素影響的。(王譯)
你和我認識的人都一樣,總是相機而動。(孫譯)
劉宓慶曾說“煉詞的標準是準、精、美”。奧斯丁文筆精煉難以逾越,原文不僅字面簡練而且輕松搞笑,譯者在翻譯時要時刻注意向原文風格靠攏。“dependent on chance”原意為“機會決定”,孫譯選擇四字成語“相機而動”言簡意賅,如實再現原文的簡約風格,體現功能對等中的詞匯對等理論。王譯則略顯臃腫,缺乏中文之美。
四、結語
奈達認為翻譯是“從語義到文體用最貼近最自然的對等再現原語信息”,翻譯的功能對等即內容與風格的對等。通過對比譯本的忠實性和風格再現程度可以發(fā)現孫譯較王譯略勝一籌,對原文的風格把握程度較高,語言凝練又不失風趣,給譯入語讀者美的享受。同時,王譯本作為《傲慢與偏見》的國內首譯本,為國人了解西方風俗人情提供了渠道,為中國文學引入新鮮血液,推動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參考文獻:
[1]Jane·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2]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王科一,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5.
[3]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孫致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0.
[4]劉雪蓮.從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來看《傲慢與偏見》的翻譯[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2).
[5]孫致禮.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1).
[6]趙丹丹.淺談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J].文學教育,2012(8).
作者簡介:張杰(1990-),女,山東省萊蕪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翻譯碩士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