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朝茹
摘 要: 高中課改的不斷推進,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成了一個問題。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的一門必修課,與其他學科體系相比,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怎樣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不斷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呢?美術教師要解放思想,采用變換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現(xiàn)階段美術鑒賞和其他基礎教學一樣,存在重視基礎而忽視其他教育功能的問題,與生活嚴重脫離,廣大教師要進行嘗試與思考。
關鍵詞: 高中美術鑒賞 教學質量 方法策略
著名藝術家豪澤爾指出:人可以生來成為藝術家,但成為鑒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豪澤爾著《藝術社會學》)。美術欣賞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強發(fā)展起來的,理解力是一種領悟各種關系、攫取事物本質的能力。相比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科目,美術鑒賞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教師應對學生的境況進行全面了解。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對現(xiàn)在美術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看法,即將改革的教學內容的不同意見,怎樣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不斷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呢?美術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解放思想,采用變換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注重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學實效
社會的發(fā)展引起了人們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深刻變化,當代文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在審美觀念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時代特征。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通過長期的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的過程,美術鑒賞教學過程的管理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在本學期的第一堂課,我請學生談談對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建議,希望美術鑒賞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上課。各個班級發(fā)言的同學都談到了美術鑒賞課不僅僅是鑒別賞析,還應多一些實踐活動和動手的練習,特別希望美術鑒賞課也能到戶外寫生等。對于這些以高考為重的學生來說,這似乎有些困難。
通過《高中美術學習手冊》的使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陡咧忻佬g學習手冊》分為三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學習內容記錄,是對所學內容的整理與記錄。信息的整理,對高中學生來說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訓練,不僅體現(xiàn)在語文課上,而且體現(xiàn)在各個學科中。這就等于在鑒賞內容的基礎上,多一部分實際操作的練習,教學內容靈活而豐富,更能滿足多數(shù)同學的學習需求,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更多的教學形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對美術作品的興趣和鑒賞能力。首先,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民間藝術品資料給學生欣賞,同時準備相當數(shù)量的民間藝術品實物供學生親手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為了滿足學生們的動手欲望,教他們幾種簡單的剪紙方法,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直到下課了還意猶未盡。其次,可以用鑒賞原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帶學生進入美術館、博物館,讓學生接受更多的傳統(tǒng)美術信息,營造更好的展示氛圍。
由此可見,在審美欣賞的教學過程中開展一些培養(yǎng)學生實踐、綜合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活動,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網(wǎng)絡進行有效的美術鑒賞教學
隨著網(wǎng)絡文化的普及,課程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網(wǎng)絡自主尋找教學所需資源,還可以以網(wǎng)絡為平臺進行觀點的交流。
信息化技術與學科綜合已走向必然,其他學科新出版的教材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綜合內容的增加。美術學科從大的范圍講屬于人文學科,綜合性較強,應發(fā)揮學科特點,在高中美術教育中密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密切與藝術、人文學科自身的聯(lián)系,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師生互動。在計算機與網(wǎng)絡普及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單一的:由教師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后果是:學生的學習變成了被動接受。在一個教學主題開始以后,教師要創(chuàng)造求知、探究的環(huán)境和氛圍,激發(fā)學生探求的愿望和熱情,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作為美術鑒賞課,通常情況每一主題都會在課前做一個多媒體課件。以多媒體課件表現(xiàn)通過影視、音樂、詩歌、學生現(xiàn)場表演等多種藝術語言,運用比較、感受、討論、歸納等教學形式,使學生對作品有所了解,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及健康的審美趣味。如在《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導入中,首先讓學生看大量作品,讓學生對美術作品有初步的認識,之后提出問題,導入新課,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結果,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在電影中感受主題,在音樂中體會內涵,在寫作中學會欣賞,進行多種感官體驗,改變美術課是視覺藝術的單科束縛。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電腦網(wǎng)絡社會提倡的是人機互動,甚至是人與網(wǎng)絡上的其他人的互動。
總之,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通過長期的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的過程。高中美術教學內容以鑒賞為主,美術鑒賞活動不僅能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單純的賞析教學過于枯燥,過于知識化、理性化,要采用各種方式改變這種狀況,這是提高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關鍵。高中美術教學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種資源、多種方式,營造平等的教學氣氛,使實施美術鑒賞教學的媒體手段獲得拓展。自從在多媒體教室上過美術鑒賞課后,學生們可以在網(wǎng)絡教室里直接通過點擊鼠標、敲動鍵盤任意選擇、放大美術作品,老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踐、綜合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體現(xiàn)高中美術課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宇.試論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
[2]李吉.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學習積極性[J].亞太教育,2016.05..
[3]邱慧平.試論如何提高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青春歲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