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蘭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
能力;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1—0086—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閱讀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文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改進策略,談些看法。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學生詞匯量少。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的跨度很大,一個重要的體現是詞匯量突然增大。升入高中之后,許多學生掌握不了記憶詞匯的竅門,只知道死記硬背,結果功夫下了不少, 詞匯記住的卻不多,運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困難,這樣就挫傷了他們記詞匯的積極性,導致學生不愿意背。這樣一來,記住的詞匯更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詞匯量不足就成為阻礙學生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絆腳石。
2.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不多。目前,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注重語法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興趣、閱讀速度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課上仍以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為主,即使有提問或討論,也僅局限于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進行。教師重語言知識的講授,忽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重語言形式分析,忽視整體閱讀的指導,致使學生不能熟練閱讀外文書籍,缺乏課后閱讀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習主動性受到了嚴重的束縛,閱讀理解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3.學生依賴母語的現象比較嚴重。一般來說,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英語詞匯,并且對英文的各種基本結構也有所掌握。但是,實踐表明,很多學生并不懂得如何正確進行閱讀。通常情況下,他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都是逐字逐句地去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總是不自覺地將文章先翻譯成自己的母語,再用中文總結文章大意。成績好的學生會有選擇地查詢所讀文章中的生詞,而成績差者往往一遇到生詞就查。
二、有效提高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1.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這里,英語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工具和技能,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叭蝿招汀闭n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說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創(chuàng)設英語的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tǒng)一,在認知方面有啟迪學生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地接受教育輸入。即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學生感知的過程變得容易,觸境生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更加牢固。在課堂中筆者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钴S。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聲音和圖像、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地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發(fā)兒童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4.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就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相結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并在教學中要靈活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