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毓信在《小學教學》(教學版)第4期上撰文認為,教師研究課例對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增強自身的實踐性智慧。具體而言,教師首先要做到“小中見大”,即跳出課例的具體內容,從一般的角度引出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普遍性問題,以及具有更大啟示意義的普遍性結論或建議,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如由傳統(tǒng)的“聽課”與“評課”向“品課”發(fā)展,也就是將各種課例(包括“示范課”“家常課”)看成研究的對象。其次,教師要將課例研究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注重課例研究的針對性和選擇性,帶著“問題”從事課例研究,將重點放在案例的分析上,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