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廣平
【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和習作訓練中,本人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能力培養(yǎng)
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斷摸索,發(fā)現(xiàn)作文訓練從字句開始是提升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我想談一下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要與時俱進,改變教師觀念,提高學生認識
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認識不夠,絲毫不敢放手,形成“學生作,教師改”的不良局面。教師總是用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寫作能力要求學生,修改作文的權力完全由教師來把握。其惡果是助長了某些同學作文草草成篇的壞習慣,有的寫完之后甚至不再看一看,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還是沿用過去那一套模式化教學,即“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整個過程以教師為中心,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加上學生寫作訓練上存在的不足:學生對寫作興趣不大,寫作材料貧乏單一,構思平庸無奇,語言蒼白寡淡,行文缺少波瀾等問題非常嚴重而且普遍。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在平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的基本功的訓練。
語言(具體到句子)是思維的載體,表達不到位,再好的構思也難以實現(xiàn)。眾所周知,作文技巧可以速成,而語言文字基本功卻無法速成,唯一的途徑是長期地、扎實地進行基本訓練,舍此別無他法。我的做法是有意識的把句的訓練滲透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持之以恒的培養(yǎng)學生聽句、讀句、說句、寫句的能力和賞句、集句、用句的習慣。
聽句、讀句是說句、寫句的基礎。通過朗讀課文中有特點的句子,反復體味語言,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讀句與讀全文有所不同,讀全文的目的在于整體感知文章,而讀句則把任務落實到句的表達上。讀句時可以讓學生記一些詞語,背誦幾個句子,品味句子的譴詞造句的妙處,語氣感情的特點,為說句寫句做儲備。
說句:上課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說,說長句、說語段、說感想、描述事物、復述課文。對于說話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提高要求,不能怕學生說錯。此外,課堂提問時,也要抓住時機強化說句訓練,應該明確說的要求:語句通順,沒有語病;表達準確,避免詞不達意;不羅嗦。再則,敘述語言應具體,描寫語言要生動,議論要精辟,要看內在邏輯。當然,這些要求并非一下子就可以達到,邊想邊說,教師在一旁提示、引導、指正、評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指正和引導十分重要,指出錯誤、及時糾正并提供思維導向和語言范例,能使學生逐步克服缺點、彌補不足,并且由于教師的重視,學生就會產生這方面的自覺意識,長期堅持下去,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二、教師指導方法,學生動手實踐
老師指導批改的方法,領著學生學會批改方法,學生自己學著修改。學生的習作交上來查閱后,教師選擇帶有普遍性問題的學生習作制成投影片,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討論,集體修改。怎樣修改?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階段,老師要作示范。我在作文教學中曾這樣嘗試過,首先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學生習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筆修改給學生看,并簡單說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看看層次是否清晰、語句是否連貫,通過逐詞、逐句、逐段推敲,使語句更通順,使意思表達更清楚。在修改中,教師要發(fā)揮指導作用,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調動積極性。通過修改,學生們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樣改,以及這樣改的理由,學會了遷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培養(yǎng)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習慣,不僅可使文章質量更好,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辦事嚴肅認真、有責任感的好品質。
三、學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1.自改作文的要求。從整體到局部是初學寫作者常用的修改程序。整體,就是統(tǒng)領全篇的思想內容和結構。修改時,主要檢查中心是否明確,材料是否真實,段落、層次是否清晰,詳略安排是否得當?shù)?。局部段落、字句等的修改。修改時,主要檢查標點使用是否正確,是否有錯別字,詞語搭配是否恰當,句子表達是否準確,段落安排是否合理等。
2.自改作文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刪、增、調、換”法。刪,指刪去多余的字、詞、句、段,將啰嗦的語句修改的簡潔明了,將與中心無關或重復或多余的材料刪去,力求做到“豐而不余一字”,使語言暢通,文字簡潔、精當。增,指增添必要的字、詞、句甚至段落。對語句銜接不當,文義不夠貫通,意思不夠準確的地方適當增添,使文章通順、明白、充實、生動,力求做到“約而不失一詞”。調,指調動詞、句、段的次序。作文中常有詞序、句序、段意錯亂的情況,調整其次序,可使文章銜接更緊,更富有表現(xiàn)力。換,指更換詞、句、段,使文句更確切,更生動。如:(原文)?。∥覑勰恪利惖耐翗?。(改后)?。∥覑勰恪利惖耐翗?,但我更愛住在這里勤勞拼搏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加上后面一句,使得作文的中心更為突出,揭示贊景的目的是為了贊人。
四、學生的實踐活動
1.作文自我修改:①反復朗讀。在修改時,讓學生朗讀習作,自我監(jiān)聽,用筆畫出不順口的詞句,并加以修改;②默讀分析。學生采用默讀的方法,思考是否圍繞中心選材,段落層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詳略是否得當?shù)取?/p>
2.學生之間互評互改:①教師先對學生習作有針對性地選擇幾篇作為例文,采用朗讀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學生進行評議,評議時,既要肯定優(yōu)點,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樣修改。發(fā)言者必須有理有據(jù),小作者可以解釋反駁,大家互相討論,達成共識;②學生寫完作文后,收上來后由科代表把作文發(fā)給其他的學生,讓學生互相批改,老師只給出評分標準。
隨著作文教學改革和發(fā)展,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著.《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