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懷紉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它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電腦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實際教學實踐中,常會碰到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探討了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運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信息技術課;運用
一、新形勢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及網絡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普及,小學生對電腦、手機等信息技術工具的運用,可謂得心應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實際教學中,凸顯了小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不適應”。而新課程改革最為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種交流技術,其教學活動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還是從過程到方法,都是以信息技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主要活動方式。這種方式本身就廣為小學生所喜愛,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要進一步轉變,變革促進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傳統(tǒng)的孤立學習轉化為新型的共同學習,即小組合作學習。
二、在信息技術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1.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要轉變觀念
近年來,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這就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作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原有的工作方式,在教好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同時,對現有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重新審視,深入了解當前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和最前沿的技術,不斷地更新專業(yè)知識結構,學習、提高計算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并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以適應不斷發(fā)展的教育、教學要求。
2.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需要,應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事物全面、準確的認識,從而達到認知的高效率。如,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鍵盤指法是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計算機操作的基本功。教師可以在上完鍵盤指法一課后、開啟新課前,在保證良好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采取比賽的形式,以賽帶練,讓學生在娛樂中掌握技能。同時,還可以營造氛圍,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新的內容。
3.科學設定學習任務
科學合理設定學習任務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之一。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學習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這些任務可以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每個人都有事做。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
4.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組成,一般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教師包辦,即教師根據課堂和學生的實際,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這種分組方式,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小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另一種是自由組合,即給小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讓他們自由組建合作小組。這種分類方式較適合高年級的小學生。在組成他們自己認為合適的小組后,有利于今后開展的小組學習。
5.合理分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組建好學習小組之后,在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小組根據任務進行分工。要明確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任務和責任,要突出每個成員的作用,使每個成員不僅要負責自己的學習,還有幫助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如,在《多種渠道尋素材》一課,教師可以對小學生提出合作步驟與要求:(1)組內獨立探究。小組內成員嘗試所知道的各種方法,并且由記錄員記錄在紙上,以便于發(fā)言人代表小組在班級內交流和實踐。(2)班級內的交流。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人在交流中介紹自己探尋素材的方式,展示自己小組的實踐成果,并記錄別人的方法和實踐成果。(3)小組再學習鞏固。在班級交流結束后,各個小組再碰頭,嘗試其他組探尋素材的方法。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與合作,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充分協(xié)作、優(yōu)勢互補,從而充實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真正發(fā)揮課堂上同伴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6.公正評價課堂
合理的評價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總裁判”,負責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和在每節(jié)課中給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評分。評價方式可以采用組內自評、全班群評、教師評定的方式。當學生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時,要先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自評,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互評,由每個小組推選出一位優(yōu)秀的成員,參加全班的群評。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情況,隨時給予補充。最后,教師要綜合學生的評價結果和自己評價的結果,給予優(yōu)秀、進步的小組和學習一定的獎勵。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增強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效果,還要創(chuàng)造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幫忙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互助協(xié)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肖川.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J].江蘇教育,200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