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階段,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學習的科目劃分也越來越多,有助于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有效地進行交流和合作。合作是社會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科技的主要研究方式,為人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和挑戰(zhàn)。合作學習的理念是現(xiàn)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影響力最大的一種方式。
關鍵詞:生物課堂;合作學習;高中生物
合作學習方式是我國研究生物教學的主要宣傳方式。合作學習對于改變課堂氛圍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有效的提升。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nèi),相關的研究學者都對合作學習方式給予了一定的肯定。雖然引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于高中生物課堂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不可否認的是,高中生物課堂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還需要不斷地自主探索、實踐分析、合作研究等深入化的學習方式。本文主要對高中生物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提升方式進行分析。
一、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設置合理的研究課堂有助于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需要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如,一些具有基礎性的理論知識點,什么是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都包括哪些東西等,還有一些比較抽象化的知識,像什么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樞,動作指令是怎么傳遞的。這些問題就需要教師進行專業(yè)性講解,在真正了解后才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因此,就要求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合理地運用合作學習,從而為學生建立更好的學習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間,更幫助學生解決了具有復雜性、挑戰(zhàn)性和開放性的知識點,從而為學生建立一個有效的學習課堂。
二、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組織和監(jiān)控的管理有助于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大都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一組最多不能超過6個人。在進行合作學習之前,要先對全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實踐能力、探討能力等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按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劃分,要注意小組人員的有效學習性。也就是說,不僅要求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還要產(chǎn)生競爭心理,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并為整體的利益而努力。在進行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是監(jiān)督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要全程掌握但不要事事都管。
合作學習的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方式,由曾經(jīng)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變換成以學生小組為主體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導者,但教師的地位依舊是不可改變的。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是學生進行思考的引導者,是學生更好學習的監(jiān)管者,掌握著整體課堂的發(fā)展。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做好監(jiān)管工作,對課堂的整體發(fā)展情況進行控制,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思考。若是任由學生自行學習,就會浪費學習的時間、資源,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就沒有意義,這樣的教學成果是沒有效率的。
三、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設置適宜的學習任務有助于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就是教師。教師根據(jù)教學的知識點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將課堂的知識講解劃分成若干個小部分,從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梢赃M行以下幾種合作學習方式:(1)收集資料性的合作學習方式。在高中的生物課堂中有很多的知識點與生活相關,收集相關的材料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生物知識點。例如,在講解新陳代謝的知識點時,在對一些基本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過后,就可以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采取收集資料型的合作學習方式。從提出問題開始,如:生活中你看到的微生物的種類都有哪些?談談你對衛(wèi)生的認識。其次就是收集資料,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通過小組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就是通過小組的展示,加深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這樣就促進了學生更好地從生活當中認識到生物知識,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物知識,還讓學生對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2)研究探討型的合作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為主導的講解課堂,束縛了學生思維方式的發(fā)展,而研究探討式的合作模式,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分析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對學生提問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關問題,有不懂的就一同探討,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和運用。(3)實驗型的合作學習。有關的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酶與新陳代謝的知識點當中,提出問題:酶的活性和溫度有什么關系?并通過反復的實驗從而得到結論。
綜上所述,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現(xiàn)階段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意識也不夠完善,社交能力也面臨著考驗。而合作學習的模式和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成為當前社會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孫麗娟.高中生物課堂小組合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曾小玲,女,出生于1983年2月,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教師,就職于江西宜春中學,研究方向:生物教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