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良鈴
【摘要】五年制大專的生源質量普遍不高,對學好藥物化學的有關基礎學科知識,特別是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知識掌握不好,造成藥物化學教學困難;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忽視對學生主動性培養(yǎng),往往造成教學質量不高。如何通過教學改革,提高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是擺在藥化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闡述了在五年制大專藥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教學手段先進化、教學評價多樣化等教學改革措施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五年制大專 ?藥物化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12-02
藥物化學是應用化學的原理和現(xiàn)代科學方法研究化學藥物的化學結構、制備過程、理化性質、構效關系、藥物在體內的作用原理、調劑及儲存過程的化學變化,以及尋求新藥的途徑和方法等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是建立在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的基礎上,又與臨床藥理學、醫(yī)學等學科密切相關,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五年制大專的生源質量普遍不高,對學好藥物化學的有關基礎學科知識,特別是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知識掌握不好,造成藥物化學教學困難;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忽視對學生主動性培養(yǎng),往往造成教學質量不高。如何通過教學改革,提高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是擺在藥化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將教學目標具體化,讓學生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傳統(tǒng)的教學著眼于教師的教,一般采用教學目的(了解、領會、體會、熟悉、應用等詞語)來描述學生預期的學習效果,這些詞語具有很強的內隱性,使得教學目的抽象、籠統(tǒng)、模糊,對教學效果的測量與評估難以起到指導作用?,F(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應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應基于“師生的雙主體”,有利于導教、導學,多采用“說出、歸納”等外顯性的動詞來描述,便于測量。加涅通過實驗證明“教學目標更明確,接受訓練人的成績越好”。布魯姆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其中認知領域又分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根據(jù)布魯姆在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結合藥物化學課程特點,在實踐中我把認知教學目標簡化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歸納四個層次,使教學目標細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在編寫教學設計時充分體現(xiàn)出來并應用其中。如在講授局部麻醉藥時,教學目標可設計如下:知道目標,列舉局麻藥的結構分類,寫出鹽酸普魯卡因、鹽酸利多卡因的化學結構和化學名稱;領會目標,寫出普魯卡因、利多卡因的理化性質、鑒別試驗;應用目標,應用局麻藥的構效關系設計一種麻醉作用時間最長/麻醉強度最大的藥物;分析歸納目標,分析鹽酸普魯卡因所含的基團與其水解性、易被氧化等性質的關系,歸納出如何進行結構改造以避免水解失效。以上描述將認知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層次化,方便教師因學生學習心理過程對每個認知領域目標層次不同而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手段先進化,讓學生在愉快的視覺、聽覺中接受學習
現(xiàn)代教學倡導教學手段先進化,盡量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即CAI)。CAI的選擇與課程的性質密切相關。在藥物化學教學中正確合理地應用CAI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問題的能力。
1.利用CAI不僅節(jié)省時間,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
藥物化學內容繁雜,有大量結構復雜的藥物結構式需要書寫,如嗎啡類、三環(huán)類、DHP類、四環(huán)類、利福霉素類、兩性霉素類、甾類藥物等,特別是分析藥物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分析藥物結構與藥效之間的關系、藥物制取的反應歷程時,往往需要讓學生直觀認識藥物的結構,這時僅用傳統(tǒng)的板書不僅浪費的時間,而且難以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CAI就可以克服上述缺點。如在學習DHP類藥物時,采用專業(yè)的ChemBio 3D等軟件繪制、播放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尼莫地平等藥物分子的三維結構彩色圖像,就可以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這一類藥物的結構的異同,讓學生能快速知道只有硝苯地平無手性,同時有助于學生總結這一類藥物的基本藥效結構,更好地理解藥物的構效關系。如在學習麻黃堿分子的光學異構體時,就利用了ChemBio 3D軟件制作了麻黃堿的四種彩色光學異構體,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快速識記了麻黃堿的赤蘚糖性、蘇阿糖型的四種構型;如在講授抗?jié)兯帟r通過展示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尼扎替丁、法莫替丁四種藥物的結構式,分析異同點,歸納出它們結構特征:“芳雜環(huán)+四原子鏈+胍基”。這樣就克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對藥物結構難以觀察和無法形容的缺點,使之形象、生動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既有助于強化學生對藥物結構的理解,化抽象為具體,又有助于教師更專注于知識講解而不必浪費時間去書寫藥物的復雜結構式,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其形象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利用CAI不僅可以增加教學容量,而且可以拓展學生課外視野。
CAI能充分利用網絡上豐富多彩的海量信息,使教學能將網上的資料與課堂講授的主要內容結合,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增加必要的講授內容,通過小故事、小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藥物研究現(xiàn)狀、藥物發(fā)展歷程,讓課堂煥發(fā)生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局部麻醉藥時,介紹可卡因的發(fā)現(xiàn)史及成癮性;在學習鎮(zhèn)痛藥時介紹嗎啡的發(fā)現(xiàn)史及危害性;在講授抗腫瘤藥物時,介紹喜樹堿的發(fā)現(xiàn)史及改造史、抗癌先鋒—紫杉醇;學習抗瘧藥時講授屠呦呦團隊在合成青蒿素類藥物中對世界所做出的貢獻、歐洲一系列科學家在合成奎寧所做的成績;在學習磺胺類藥物時介紹百浪多息的發(fā)現(xiàn)史及改造史;在學習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時介紹卡托普利發(fā)現(xiàn)史。也可在課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查找藥物發(fā)現(xiàn)、改造及其合成史,如查找青霉素、甲氨蝶呤的發(fā)現(xiàn)及改造史,在課堂上交流。美國一位兒童病理學家,曾認為兒童白血病是因為葉酸缺乏所引起,因而給患者服用葉酸治療,然臨床實踐病情卻加重,啟發(fā)了醫(yī)生思考,若改用葉酸拮抗劑治療兒童白血病結果如何呢?于是通過尋找葉酸拮抗劑,終于合成了抗代謝抗腫瘤藥——氨蝶呤,臨床應用確有療效。這些藥物研究曲折、勵志的故事,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方法、能力。還可借助名校的網絡平臺,如中國藥科大學尤啟東負責藥物化學國家精品課程、沈陽藥科大學孫鐵民藥物化學網絡視頻課程的部分重點章節(jié),指導學生觀看視頻,自主學習,教師適當解惑。利用網絡學習前沿科學,日新月異的科技、藥學藥物研究的最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3.把CAI引入藥物化學實驗,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藥物化學實驗部分包括藥品的合成、定性鑒別及含量測定等。實驗過程中,有些實驗裝置及現(xiàn)象比較復雜,若僅靠教師的現(xiàn)場講解與演示,因場所有限,學生圍觀,既耗時又好力,且效果不好;對于有多種合成路線的藥品,我們也不可能做到一一實驗,碰到涉及劇毒藥品的實驗,因受實驗室條件限制和基于安全的考慮,我們也常不安排。這時把CAI引入藥物化學實驗就顯得非常必要。我們可以采用PPT介紹實驗的流程、儀器、注意事項;采用視頻錄像的形式將藥物化學實驗的完整過程、清晰的現(xiàn)象直觀的向學生展示;也可借助校園網建立藥物化學教學網站,實現(xiàn)網絡CAI,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實驗預習,做到實驗前胸有成竹,實驗時帶著問題,聽教師講解。此外學生還可通過網絡論壇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實驗方案的改進、實驗流程設計等,因此將CAI引入實驗教學,會極大地提高藥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有利于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
此外,要充分利用微課、校園網等輔助教學手段,結合藥物化學學科特點,打破簡單單一的幻燈演示方式,把課件演示、繪圖、板書、提問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策略有機融合于課堂中;盡量避免“放電影”式教學,注重師生互動和情感需求;盡量避免教師唱“獨角戲”,注意觀察學生的課堂動態(tài),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教學評價多樣化,讓學生在多元評價中健康成長
傳統(tǒng)藥物化學教學以講授知識為主,輔以極少量的實驗教學,最后“一考定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好壞。這種評價方式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利于教師平時的教學管理,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與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必須對藥物化學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增設課外閱讀量、小論文、小探究實驗、平時小測、綜合訓練等評價形式,以綜合素質為標準,多角度、全過程衡量學生。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采取出勤20%+作業(yè)20%+平時表現(xiàn)20%+期末考試40%的多元評價方式,將出勤納入考核評價,規(guī)定曠課節(jié)數(shù)超過藥化授課節(jié)數(shù)的1/4的學生,不得參與考核評價,必須重修,有力的克服了學生無故曠課、遲到早退現(xiàn)象;作業(yè)包括實驗預習報告、實驗報告、平時練習、小論文、小探究實驗等;平時表現(xiàn)包含課堂學習狀態(tài)、實驗過程表現(xiàn)、平時小測等。這種考核評價方案加強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克服了“一考定成績”的現(xiàn)象,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平時學習(練習、小測、實驗等),使上課時睡覺的學生少了,提問時回答問題的學生多了;實驗時只看不動手的學生少了,積極參與實驗觀察記錄探索的學生多了,并與總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實現(xiàn)了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此外,在教學方法上應靈活化,將整體性教學、交流式教學、對比式教學、合作學習、案例教學等教法有機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如在學生學習每章內容前,可利用整體性教學法使每個學生先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即介紹本章主要內容,重點、難點,讓學生了解整章內容的知識框架,在其基礎上學習具體內容,并不斷回顧其在知識框架中的位置,最后總結。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從全局、整體上分析問題的習慣。如對于形象直觀,實用性較強,容易理解的教材內容,教師可采用“交流式教學”教學模式,即根據(jù)教學重點提出問題,學生針對問題自學,查資料并整理答案,然后進行課堂討論,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拓展深化、歸納,理清學生學習的思路,強調要重點掌握和理解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和獨立思考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對于需要通過結構分析比較,歸納藥物構效關系的內容可以采取對比式教學法,例舉同類藥物的結構上的異同點,分析比較歸納,從而加深理解,鞏固記憶,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己分析、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龔海英,梁林,張麗,李靈芝.多媒體技術在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6):539-540.
[2]崔建蘭,門吉英,毛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在藥物化學課程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8, 24(12):1891-1892.
[3]李福榮,段桂運,肖玉良.多媒體應用于《藥物化學》教學的體會[J].中國科技信息,2007(8): 204-205.
[4]單靜靜.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24):207-208.
[5]劉振梅.藥物化學[M].第2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8.08.
[6]弓建紅,吳亞,李曉坤.關于藥物化學理論教學方法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09, 7(10):159-160
[7]梁林,龔海英,張麗,李靈芝,崔穎.藥物化學多媒體實驗教學與素質教育[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3):283-284.
[8]葛敏,霍強,楊敏.將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應用于藥物化學教學[J]. 藥學教育 2006(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