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富清
【關鍵詞】 語文教學;聽力;表達;閱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47—01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具有很強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礎性,是一門充滿文化藝術的課程。小學是學習的初始階段,小學生的各項能力應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為此,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聽說讀寫應予以重視并加強鍛煉,這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加強鍛煉學生的這四項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本文分別對這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探討,試圖找到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聽說讀寫能力的方法。
一、強化聽力訓練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開展聽力訓練,開拓學生思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具備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運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授課,從而使學生的聽力得到訓練。為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應采取各項措施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真正聽得進去,并將所聽到的信息通過大腦進行處理,從而達到開拓思維的目的。以《一去二三里》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用普通話進行誦讀,讓學生仔細聽詩中包含幾個數詞,并將聽到的景物記錄下來,接下來教師再以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讓學生邊觀察邊對應詩句進行記憶,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強化聽力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所聽內容的理解。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尚處發(fā)展階段,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選擇一些詩詞、散文進行朗誦,使學生在聽中逐漸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朗誦的內容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對所聽內容的理解。
二、將“說”規(guī)范化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規(guī)范的說話方式。為了提高學生“說”的能力,首先要讓學生敢說。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加上性格、心理素質各方面的原因,使其不敢在眾人面前開口說話。另外一部分學生則是語言組織能力較差,說話邏輯性不強,導致其不敢說話。對于前者,教師應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輔導,通過與學生交談,分析學生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通過相應的訓練來增強學生開口說話的勇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后者,教師應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上,通過加強語言積累來提高學生表達的邏輯性和語言組織能力。加強語言積累的途徑有很多,如閱讀雜志、報刊、文學作品等,學生可以從閱讀中不斷積累詞匯量。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各類主題活動或知識競賽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三、閱讀方式正確化
人類大多數的學習都是通過閱讀來實現的,但由于閱讀方式因人而異,所以每個人閱讀的效果和效率不一樣。提高閱讀能力能夠對說話和寫作能力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入手。對于學生的閱讀材料,教師應仔細篩選,并豐富其種類,可以選擇詩刊、小說集、散文、名人傳記等形式各異的材料,并且盡量遵循學生的閱讀意愿,選擇其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從而使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練習,提升閱讀能力。在閱讀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分享閱讀心得,并每天堅持定量閱讀。
提升閱讀能力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將看與說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將所看的內容讀出來,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片段的記憶,并且有利于在寫作中進行運用。教師既可以讓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朗讀,也可以讓全班學生一起朗讀,使學生的聽力與閱讀能力同時得到訓練。
四、寫作訓練多樣化
寫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聽說讀的配合,學生只有深入了解生活,注重對生活的思考,不斷加強對思維能力的訓練,才能夠提升寫作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對寫作感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看到的優(yōu)美語句摘錄至專門的筆記本中,并在寫作時加以運用,為作文增添亮點。除了在寫作課上進行寫作練習之外,教師還應將寫作練習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在學習課文時,讓學生進行小段落的仿照練習,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火燒云》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朗讀,感受晚霞之美,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觀察的好習慣。接下來讓學生選擇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一種自然現象進行描寫,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長期的訓練才可形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重綜合訓練,將聽說讀寫進行巧妙結合,同時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各項能力訓練當中,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