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慧
[摘 要]閱讀教學中通常會遇到一些題材、體裁相近的閱讀文本。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對比閱讀,讓學生理解文本特點、巧解文本難點,掌握閱讀的規(guī)律,運用閱讀的技巧方法,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關(guān)鍵詞]比較閱讀;閱讀效率;文本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7-0022-01
比較就是通過對比觀察、分析、綜合等活動理解事物特點的一種認識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通常會覺得閱讀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閱讀的技巧,沒有針對不同閱讀體裁、題材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沒有找到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技巧。而比較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思路,不再糾結(jié)于某一篇文章的閱讀技巧,而是基于閱讀類型來提升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一、課前對比閱讀,掌握文本特點
課前比較閱讀,主要是讓學生根據(jù)以前的閱讀積累,不論是閱讀內(nèi)容還是閱讀技巧,對文本進行初步感知,理解所讀文本與之前所讀文本的相同點。這樣,學生就不必在一些簡單的問題上花費時間,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文章的不同點上。課前對比閱讀,注重不同文章的比較,讓學生思維逐步深入,學會獨立思考,快速提升閱讀能力。
比如,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鄉(xiāng)村四月》這首古詩的時候,預(yù)習時教師讓學生找一些類似的古詩,如王維的《鹿柴》《辛夷塢》《鳥鳴澗》,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等進行學習。對這些古詩詞閱讀理解后,學生了解了田園詩一般都表現(xiàn)出作者悠閑恬淡的心理。但是,在具體解讀過程中,還要對古詩詞的寫作背景進行分析。如,王維的《辛夷塢》表面上表現(xiàn)出作者的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態(tài),而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就了解了作者那種遠離朝野,尋求片刻安寧的心態(tài),同時也反襯出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通過預(yù)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古詩分析的時候,就能積極活躍,旁征博引,完成古詩的學習。
二、課中閱讀交流,巧解文本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比較閱讀主要在教師的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進行的。教師要對文本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進行分析,就文本的難點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圍繞這些問題來進行閱讀理解。在設(shè)置難點的時候,教師要將不同的文本進行比較,突破單篇文章的理解局限,這樣學生就可以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抓住不同文章的異同點深入分析理解。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這篇文章的時候,對晏子這個主人公的性格進行分析,教師主要是讓學生將晏子和楚王的性格進行比較,看看作者通過哪些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這樣,楚王對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精彩回擊成為學生分析的重點。學生根據(jù)事例總結(jié)出晏子具有勇敢、機智、大無畏的性格特征和楚王內(nèi)心狹隘、霸氣、盛氣凌人的性格特征。經(jīng)過比較分析后,學生將來遇到同樣的情況,就會基于具體的事例來進行分析,通過外貌、表情、神態(tài)等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課后閱讀拓展,運用比較方法
為了鞏固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靈活掌握比較閱讀的方法,教師給學生安排一些課后的閱讀材料,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對這些拓展文章,教師引導學生從思想內(nèi)容、情節(jié)發(fā)展、文章風格以及藝術(shù)手法等方面與課堂教學的文章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了解的文章的異同點。這樣,在課外拓展中學生能對課堂上掌握的閱讀技巧進行鞏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以后,教師讓學生課外閱讀魯迅寫的《故鄉(xiāng)》一文,并要求學生從神態(tài)、動作、語氣等方面來比較閏土在少年和成年時的不同表現(xiàn),分析閏土生活的歷史背景,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閏土的這種變化。帶著這些問題對文章進行閱讀,學生對歷史背景、人物命運進行分析,理解閏土在少年時的勇敢機智和成年后的膽小懦弱是社會造成的。經(jīng)過比較閱讀,學生了解了對人物的理解要結(jié)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也更容易理解人物的思想、行為。再比如,學習《梅花魂》這篇文章以后,教師讓學生獨立學習《桂花雨》這篇文章,分析這兩篇文章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為什么要寫這些景色。經(jīng)過分析以后,學生就會理解《梅花魂》這篇文章描寫景色是為了表達了作者的一種愛國情懷,而《桂花雨》這篇文章的景色描寫是為了表現(xiàn)作者的思鄉(xiāng)的情懷。經(jīng)過這樣的比較分析,學生就會理解文章的景色描寫并不單純,更多是寄托作者自身的情感。
綜上所述,比較閱讀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式,能幫助學生尋找閱讀的規(guī)律,找到分析文章的具體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為學生以后深入閱讀奠定基礎(chǔ)。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