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軍
摘 要:后進生轉化工作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是一項極為艱巨、長期的任務,更是衡量班主任能力高低的指標。本文以工作實踐作為基礎,探究了小學后進生轉化的工作策略,旨在更好地幫助后進生找到學習自信,讓他們的學習能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后進生 轉化
后進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對規(guī)矩不太遵守的學生,同時他們在為人處事方面均有問題。但實際上,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也不能說明他們沒有優(yōu)點。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想辦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包括主觀因素、客觀因素兩個方面:
1.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指的是后進生本身因素。表現在意志力不足,心智也尚未能成熟。而且長期處在自卑、沒有自信的情緒中,缺少上進心,而且未能在學習中獲得過成功的喜悅,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不積極,對教師或是同學有較為明顯的抵觸情緒,對于后進生的進步有所制約。
2.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主要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方面的因素。
第一,社會因素。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階段,再加上當前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中很多不良事物都對小學生產生了極大影響。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于一些事物缺少判斷力,很容易會受到“誘惑”,成為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第二,家庭因素。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場所,家庭背景以及家長教育方式極容易造成后進生的形成。有的家長素質不高,未能重視知識教育,更不了解教育的方法、規(guī)律。有時在教育方面采用的方法較為極端,如一味溺愛或是“暴力”對待,這讓有的學生心靈發(fā)生扭曲,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第三,學校因素。有的小學班主任對于優(yōu)秀生、后進生在態(tài)度方面有明顯的區(qū)別,對于優(yōu)秀生經常表揚,如果他們犯了一點錯,班主任也會認為他們是不小心而為之。而對于后進生的錯誤卻不能容忍,哪怕他們真的是不小心犯錯,而在班主任眼里卻認為他們是故意而為之。
二、小學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班級中后進生影響了班級管理,是形成班風、學風的一項重要因素。有時評價一個班級時,主要是看著后進生的轉化情況。所以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具有轉化后進生的良好策略。
1.家訪——用心了解
學生成長受到了三個方面的影響,即上述所說的社會、家庭、學校。而學校及家庭是學生最主要的生活、學習場所,學生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所以少于教育,尤其是對后進生的教育來說,在做好學校工作同時,更要做好家庭、社會兩方面的教育。但由目前情感分析,校外、校內教育配合度不足,一個方面,學校辛苦的教育、引導;另一個方面,因為社會及家庭教育的落后,對學校教育效果削弱。因此,班主任需要深入到學生家中,調查并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學生、家長一起有針對性擬定學生的學校-家庭教育規(guī)劃,達到共同教育目的。但在家訪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家訪時需要放低姿態(tài),要和家長站在同等的位置上,提升家長合作的積極、主動性。并且在和家長交流時,要讓學生知道教師的到來是為了幫助他們的,而并非來數落他們的,要讓學生消除心理的負擔并且積極的配合。
2.感化——用心去愛
在對學生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當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學生對教師有好感,也就是有歡迎的態(tài)度、形勢時,他們會非常愿意聽從教師的教育,也樂意去完成教師所交給的任務。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會退縮。相反則可能起到反效果??梢?,情感因素和后進生教育關系緊密。在感化后進生實踐中,可以真實體驗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進生中的巨大能量。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用愛打造的氛圍中不斷成長。
所以教師在對后進生轉化時,一定要以情動人、以心交心。教育后進生關鍵是理解、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同時也是對教育者情感、態(tài)度的考驗。小學生后進生常常精力旺盛,無法專門學習,思想活躍且比較任性,對于班集體正常學習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因為他們日常 行為表現常常和教師要求、班級日常規(guī)范產生了矛盾,造成過分心理及行為。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轉化后進生時,一定要規(guī)避這些尖銳的心理問題,不傷害他們自尊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資。由培養(yǎng)感情著手,親近他們、關心并了解他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現他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3.規(guī)范學習行為——用心表揚
多數后進生是學習困難者,因為成績的不理想而得不到關注。但實際上他們也希望可以引起教師的注意,也希望有人認可。如果得到了表揚,他們會非常重視,也會去珍惜。所以面對后進生,班主任要仔細、認真、用心去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用心表揚,引導他們規(guī)范學習的行為并提升學習成績。
第一,引導他他產生正確學習認知,即學習有什么用、要怎么學等。例如在“學什么”認知中,要讓他們產知道學習目的是在區(qū)取知識同時學會學習,所以當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自己的探索,用自己的方法獲得知識時,教師就應對他們學習方法探究精神給予最好的肯定,進而可培養(yǎng)他們自學能力。
第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課堂習慣。例如當后進生不再遲到,在課堂上不再吵鬧等,班主任都要給予表揚,鼓勵他們繼續(xù)進步。
第三,引導他們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來乾產,例如獨立思考、好學好問、有計劃的復習、鞏固等。當學生具有這些科學合理的學習行為時,就算只有一點一點進步,教師都要給予表揚。
4.良好轉化——用心處理
第一,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都可以抬起頭來走路。只有真誠、理解師生人際關系中學生才能善于發(fā)表意見及創(chuàng)造,由熱情中去吸取知識并發(fā)展能力并形成人格。班主任在小學班級工作中,要盡可能避免在課堂上也后進生形成矛盾,正確認識后進生抵觸學習的情緒。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寬容,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在精神方面支持后進生的學習。
第二,在小學教學活動中,班主任要借用集體力量,幫助后進生轉化,打造良好的班級風氣,盡量帶動學生一起進步。例如,可以在班組里開展優(yōu)秀生帶后進生幫扶小組,讓后進生可以在優(yōu)秀生帶動下真正學到好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習自覺性。
三、結語
綜上,在小學班主任工作比較復雜,平時除教學任務外,還有很多繁重的工作,后進生轉化就成為一件繁重而又讓人困擾的工作。如何才能解決這樣的工作,筆者認為還要需要運用心靈的教育方法、技能,用愛來感化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鄭保靈.關于小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Z1):33-34.
[2]趙珂平.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30.
[3]陳蘭.小學班主任工作與后進生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