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迎召
摘要: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之中,使用生動性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上的氣氛,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本文在闡述初級中學語文課堂使用生動性教學內(nèi)涵的基礎之上,分析初級中學語文課堂之中生動性所包含的內(nèi)容,進而對如何在初級中學語文課堂之上更好地發(fā)揮出生動性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級中學;語文課堂;生動性;教學
G633.3
初級中學當中的語文學科不僅要傳授學生我國悠久的文化知識,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文化方面的素養(yǎng)。過去初中語文方面課堂之上,學生很容易對知識產(chǎn)生厭煩心理,進而造成課堂枯燥的氣氛。如今教師使用了生動性這一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當前如何更好的在初中語文學科課堂之上使用生動性這一教學手法是教師們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初級中學語文課堂使用生動性教學的內(nèi)涵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生動性這一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在興趣之上開展對語文方面知識的學習,才能夠真正學習到語文文化以及知識的內(nèi)涵。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教學之中,課堂具有生動氛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語文方面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可見其對語文課堂具有重要意義。
(二)改善師生間關系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生動性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內(nèi)心的自信,使得學生意識到自己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所謂語文課堂之上的生動性,就是不拘束初中生的想象,無限拓展其思維。教師應該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用平行的視角去看待學生,相信并且鼓勵他們,以此來創(chuàng)造師生間良好關系。
(三)促進初中生個性發(fā)展
語文學科不只是要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是要培養(yǎng)初中生全面素質(zhì),讓學生能夠具備發(fā)展以及生存方面的能力。語文課堂的生動性是以學生主體為前提,注重學生情感、價值觀以及個性方面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認識到語文不僅是一門語言學習,更是一種人文精神方面的學習。從而促進初中生個性方面的發(fā)展。
二、初級中學語文課堂之中生動性包含的內(nèi)容
(一)引導人性
常言道“百年樹人”,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必須要充分發(fā)揮以人為本這一理念。教師應該采用仁愛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做到賞識學生以及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之上充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俗話說親其師才可以信其道,就是說學生只有相信自己的老師,才可以對其所傳授的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所以教師一定要利用這一特點。例如,在進行課文《月亮上的足跡》賞析時,必須要重視每個學生自身的感受,讓學生可以抒發(fā)不同的見解,并給予每個學生充分肯定。特別是當學生所得答案與教師并不相同時,教師一定要認真地聽學生回答,并加以肯定。
(二)情感交流
古人常說只有感情才能夠感動人心。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來拉近師生間原有的距離,開啟初中生具有的智慧之門。教師只有用愛去感染學生,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感情。例如教師在講解《濟南的春天》這一課文時,應該在其中賦予自己的情感,向?qū)W生展示春天的生機盎然以及生命的氣息,并用一種和藹的語氣,溫柔的眼光以及迫切的期望來對課文以及春天加以描述,并讓學生自己抒發(fā)對春天的看法,增強師生間的交流,拉近彼此距離。
(三)啟迪思維
在進行作文方面講解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敢于講自我最真實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初中生在應試模式制約之下,在作文當中體現(xiàn)出來的個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已經(jīng)基本消失殆盡。作文總是進行干巴巴本內(nèi)容描寫,還有許多內(nèi)容描寫都是違背自己意愿。這使得語文當中的作文失去了原有表達學生真實意愿的特性。因此而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生動性來對學生思維進行啟迪[1]。
三、如何在初級中學語文課堂更好發(fā)揮出生動性
(一)將“生命”融入課堂
語文教師在進行生動性課堂授課時,必須要融入生命這一特征,才能最大的發(fā)揮出語文原本具有的生動活力。語文課堂不僅是一項教學活動,其更是師生間難得的一段人生之中的體驗。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認知方面能力的基礎上,還要關注學生價值觀、個性以及情感方面的教育,這才是語文具有的人文內(nèi)涵。例如,學生對朱自清散文《背影》的學習,僅學習當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對其內(nèi)涵進行深入挖掘。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讓學生充分的了解以及感悟父愛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對自己的父親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達到人文方面教育。
(二)重視讀與寫結合發(fā)展
讀寫結合也可以將語文教學之中生動性充分表現(xiàn)出來。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要充分體現(xiàn)出寫作與閱讀的結合,做到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以閱讀促進寫作就是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并且從中進行自我評論,讓學生鍛煉寫作能力。以寫作促進閱讀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寫作任務布置,然后讓學生進行相關資料閱讀,最終完成寫作任務。這樣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語文方面的素養(yǎng)[2]。
(三)使用多種教學手法
語文課堂之上的生動性需要用許多方法配合去營造課堂氛圍。例如情景再現(xiàn)、情感教學等方法。教師在課堂之上也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圖片、聲音以及視頻的播放,以此來帶學生進入語文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大興安嶺》這一篇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出大興安嶺具有的自然風貌以及四季變化的視頻,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興安嶺的自然氣息,這樣方便教師開展后續(xù)的教學。再如教師在講解古詩詞《雨霖鈴》時,可以配上一些舒緩悲傷的音樂,以此來營造一種傷感氛圍[3]。再例如,教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為《我最崇拜的人》時,有許多學生為了敷衍學教師或者博取教師的好感都會將我最崇拜的人并作為自己的老師,然后用一些空話以及套話來抒發(fā)自己對教師的感激以及崇拜之情。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之上對學生這種思想進行及時糾正,讓學生意識到作文不是為別人而創(chuàng)作,作文是學生自己抒發(fā)情感的渠道。
四、結論
綜上可知,初級中學當中的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生動性這一教學模式,將原有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充分挖掘?qū)W生對語文方面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只有教學課堂變得生動,學生學習能力才可以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巧英.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5:165.
[2]趙彥品.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16,14:64-65.
[3]張漢祥. 情景教學對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效果的探討[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6,20: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