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霞
【摘 要】英語教學在中國的教育工作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增加師生交流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通過以下三種方法: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創(chuàng)設對話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對話機制,推動學生合作交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習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主動的進行學習參與的時候能夠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滿足,從而更大限度的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
【關鍵詞】對話式;初中英語;口語教學
英語教學和考查方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而不斷的得到改進,初中的英語教學在人機對話的背景下需要進行一定的改善,要對英語的教學水平進行提高,從而對當代英語教學的需求進行滿足。近年來,英語教學在中國的教育工作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增加師生交流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1.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現(xiàn)階段的口語考試題型中包含了很多情景問答的題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課堂教學,對于應試教育的不足要給予彌補,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對材料的準備不足,而是不能夠準確的對情景做出回答,學生在進行回答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用語塊來對問題進行回答,不論簡單或者完整,語塊都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它能夠讓學生節(jié)省很大的力量來對學習者的語言使用性提供便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語言應用的流暢性和準確性,讓語塊完整的應用到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中,把英語課堂教學有效的活躍起來,結(jié)合學生的個人情況和生活經(jīng)歷,對英語課堂教學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推動課堂任務的順利完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看《音樂之聲》的教學情景,假設麗華這個學生在星期天晚上去看這個電影,教師可以設置: (1)When and where did Li Hua see the film The Sound of Music?(2)What did he think of it?這兩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來對問題句式所包含的過去式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解,明確怎樣回答這兩個問題,比如第一題答“He saw it at the Red Star Cinema Last Sunday”第二題則答“He thought it was wonderful”,而不能僅僅簡單的用“wonderful”來代替答案,要讓學生對自身的身心發(fā)展狀況進行了解,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進行建立,對于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進行發(fā)展,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堂氣氛的活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2.創(chuàng)設對話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的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把生活的重要精華融合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去,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和文本內(nèi)容進行對話,對于教學目標要有一個明確,從而引領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有效的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就能夠讓學生主動的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并且通過學習英語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聯(lián)想,從而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發(fā)展中學生的個性是很重要的,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特性,激勵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對自己進行發(fā)展。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边@句話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不管什么事情,完成的動力都是興趣。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由學生求知的內(nèi)在力量即閱讀的興趣來推動,“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學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边@句話是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他認為英語學習的開始就是閱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課本知識進行生活化是一種能夠把學生個體的閱讀興趣很好的激發(fā)出來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對英語進行學習,對他們進入情景、融入角色是很有幫助的,通過這種生活化課本知識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很好的把握教材內(nèi)容,有效的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把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開拓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3.創(chuàng)設對話機制,推動學生合作交流
在初中英語口語的學習過程中,互補式學習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補學習對彼此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解,還能夠讓學生通過相互交流的方式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獨立的完成在教學中需要的教學內(nèi)容?;パa式學習方法能夠有效的推動學習的進步,作為一名課堂教學的調(diào)解員,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很好的學習,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因此教師要符合有意義的任務進行分配,對于與英語相關的活動時間進行組織,促進學生進行真正的交流。
加強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是教師應該做到的事情,對于簡單的對話或者回答問題并不是我們提倡的交流和溝通,讓教師站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并不能夠讓學生對課堂學習進行很好的融入,學生被動的參與學習知識對知識一昧的接收而不能夠輕松的掌握,所以教師要平等的看待課堂學習學生和自己的地位,換位思考,致力于在情感上達到雙方之間的共鳴。例如,在讓學生觀察圖片后提出“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等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回答,然后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深刻的印象。還有就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復述,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讓學生通過第三人稱來復述第一人稱的文章,比如“Peter wants to be…”、“Lin Tao is…”等語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對語法的正確運用。
總而言之,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對英語的表達能力進行增強,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去,通過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把教學效果進行優(yōu)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習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主動的進行學習參與的時候能夠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滿足,從而更大限度的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唐冰.對話式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黑龍江教育(小學).2013年Z1期
[2]謝小蔓.課堂實例:英語對話教學[J].廣東教育.2003年09期
[3]杜晶.英語對話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內(nèi)蒙古教育.2009年14期
[4]顧潔,沈峰.整體把握循序漸進——“4A Unit 4 I like…(Part A)”教學實錄與評析[J].江蘇教育.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