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亮
摘要:本文主要向學生展示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化學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從而形成從化學的視角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意識,具備一些化學基本觀念。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化學基本觀念
初中化學是啟蒙化學教育,我們要幫助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讓學生了解化學家對世界是怎樣想的,化學能回答哪些問題。化學基本觀念,就是中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化學基礎知識或化學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夠反映化學本質特征的總觀性認識?;瘜W基本觀念不是具體的化學知識,它是在具體化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概括提煉而形成的,它對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fā)展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微粒觀、元素觀、物質觀、變化與能量觀、物質的分類觀、化學的社會觀、化學的價值觀等都是在初中化學課程中要形成的基本觀念?;瘜W是一門在分子、原子層次上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宏觀與微觀相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這是化學與數(shù)學、物理等其他學科本質的不同。中學化學教學必須超越對具體知識本身的追求,滲透化學基本觀念的教學。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基本觀念十分必要
1、化學基本觀念更具有追求性。它具體表現(xiàn)為個體主動運用化學思想方法認識身邊事物和處理問題的自覺意識或思維習慣。它代表著中學生化學學習的最高層次,是比具體化學知識更有意義的價值追求。化學基本觀念涵蓋了化學科學認識物質世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處理問題的基本思維方式,它們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化學科學領域內的具體體現(xiàn)。
2、化學基本觀念有一定的層次性、穩(wěn)定性。化學基本觀念有一定的層次性,初中階段的化學基本觀念是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化學觀念基礎上的,而高中階段的化學基本觀念則是建立在初中化學基本觀念基礎上的。學生頭腦中所形成基本的物質觀、微粒觀、變化觀和能量觀后,就能從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的變化。他們能認識到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構成物質的微粒不同,物質的性質就不同;他們還能從物質的組成來理解物質間的變化,實際上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的重新排列和組合,而原有的元素種類以及原子的總數(shù)目不可能改變?;瘜W基本觀念一旦形成后就具有極強的穩(wěn)定性。形成了物質觀,他在學習有關化學物質時就能有意識將物質的結構、物質的性質以及物質的制法、用途有機聯(lián)系起來。
3、化學基本觀念能夠引領具體化學知識的學習。一方面,化學基本觀念賦予具體知識一定的能動性和靈活性。這是因為化學基本觀念可以為化學知識的應用方向、方法、方式起到引領和監(jiān)控作用,能夠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另一方面,化學基本觀念把已有知識經(jīng)驗組織成具有內在關聯(lián)性的網(wǎng)絡結構,有利于增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瘜W基本觀念的形成意味著學生的認知在概括化、系統(tǒng)化水平層次上實現(xiàn)了知識、方法和經(jīng)驗的一體化,形成了穩(wěn)定的網(wǎng)絡經(jīng)驗結構,當這種經(jīng)驗結構外化作用于新的學習活動時,基本觀念具有較高水平的調節(jié)控制作用。
二、培養(yǎng)化學基本觀念十分可行
1、做好每一單元基本化學觀念的確立工作。在第一單元中,還通過介紹化學變化,指出有關化學的另外幾個觀念:化學的物質變化觀,化學變化的能量觀;第二單元以學生熟悉的空氣入手,探究空氣的成分、用途和發(fā)現(xiàn)史;從分析空氣組成入手對物質進行分類;第四單元在 “水的組成”中再根據(jù)組成物質的基本元素,對純凈物進行分類。在這些知識的選擇中蘊含著元素觀和物質的分類觀。第五單元通過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建立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恒觀。第七單元的教學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站在化學學科的角度認識燃燒、滅火和爆炸,形成控制化學反應條件就可以控制化學反應觀。通過化石燃料的選擇和綜合利用以及新能源的開發(fā),形成化學與能源之化學社會觀。在學生初步形成了元素觀、微粒觀、物質的變化觀、分類觀、化學變化與能量觀、化學的價值觀和化學的社會觀的基礎上,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與化學觀念的培養(yǎng)有機地融為一體。
2、化學基本觀念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認識活動中?;瘜W基本觀念既是實踐發(fā)展的產物,又是科學抽象的結果。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認知情境中找到支持觀念的依據(jù)。比如,在房間里灑一滴香水,整個房間便會充滿香味。這說明一切可感覺大小的物質都是由極大數(shù)目的微小部分聚集而成的,這是存在于學生心目當中的樸素的物質微粒觀。學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jīng)驗性認識在構建科學的化學觀念過程中具有心理定向作用,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積極思維來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與規(guī)律。
3、化學知識具有思想方法性的功能?;瘜W知識本身就體現(xiàn)著化學科學認識物質世界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即化學知識本身具有思想方法性功能。比如,原子、分子知識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不僅僅有它們是構成物質的不同層次的微粒這樣的事實性結論,還有從微觀視角認識宏觀變化與現(xiàn)象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教師解釋質量守恒時,要從化學反應的實質去分析?;瘜W反應的過程,實質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又由于元素即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也就不變??偨Y出化學反應 “六不變”,最終達到促進化學觀念形成的教學目的。
三、結語
隨著時代發(fā)展,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是與時俱進的,也應在習得知識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一些化學基本觀念,只是應注意觀念建立的漸進性、層次性和階段性。只有重視學生化學基本觀念的形成,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學生 “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問題,才有可能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化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美麗.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化學基本觀念的培養(yǎng)[J].未來英才,2015,(14):50-50.
[2] 辛本春.中學生化學基本觀念培養(yǎng)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3] 陸軍.中學化學基本觀念體系的重構——中學化學定義的視角[J].教育科學研究,2015,(8):55-59.
[4] 丁佐俊.構建化學基本觀念的課堂教學探究[J].化學教與學,2015,(1):4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