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妮
摘要:實現(xiàn)學校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逐漸轉變,教師觀念的轉變是關鍵。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體育學科教學中,要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行為、個性心理教育。本文通過結合教育實踐,逐步分析了教學目標、特點與德育的關系,并對體育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實施德育教育的方法,以期為體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個性發(fā)展
現(xiàn)代體育教學不僅擔負著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而且還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如何把體育教學與思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等問題,要進一步引起重視并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第一,這是我國國家教育方針、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新時期的學校教育必須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yǎng)一大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第二,加強學校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要求。應試教育中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必然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第三,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要求。積極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要求。第四,學校體育是通過體育課、課外活動以及其它形式的體育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意志,并且有意識地向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
二、進行德育教育具體實施過程
1、利用大課間、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的游戲進行德育教育
(1)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精神。各種游戲活動提倡協(xié)調配合,在游戲活動中,學生們通過互相合作去理解他人,理解周圍。理解個人的成功是溶解于集體的成功之中的,理解了和睦融洽、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2)提高自信心和競爭意識。體育游戲以其豐富有趣的活動形式,使得每個參加游戲的同學都有可能獲得勝利,并在活動中充分地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競爭意識。
(3)開展“主題游戲”?!爸黝}游戲”與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結合,價值指向明確,既符合體育游戲的各項特征,又結合主題進行創(chuàng)編和開展。
(4)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遵守規(guī)則和公平競爭的現(xiàn)代意識。借助于打雪仗來加強德育滲透,比如: 不許在雪團中夾帶硬物、不許打頭和臉、不許往脖子內灌雪、對手投降后不允許再打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在玩中去自覺地遵守規(guī)則,因為只有遵守規(guī)則的競爭才是公平的,遵守規(guī)則和公平競爭也是衡量現(xiàn)代人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2、體育教學的全過程都可以與德育教育密切結合起來。體育課是由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個部分組成。德育內容可以說滲透在體育課的每個部分。我們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將德育教育的內容納入計劃之內,利用體育課的特殊形式,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比如,通過課的準備部分宣布課內容、任務和要求時,可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通過集隊和出勤情況檢查總結可以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教育,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部分的主要任務是從生理上心理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步提高他們大腦皮層的興奮度,使他們精神振奮,情緒高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常常安排一些游戲活動。這些游戲又往往是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個小集體。由于這些游戲大多帶有很強的競爭性,所以,我們除了要求同學們積極參與外,還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為集體爭光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游戲中認識到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在課的基本部分,可根據(jù)課的不同內容來進行教育。體操中的保護幫助,可以培養(yǎng)團結友愛和責任心; 學習籃球、武術可以備戰(zhàn)和保衛(wèi)祖國的教育。在課的結束部分,通過實事求是地對本課進行總結,成績肯定,指出存在問題,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通過收還器材,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和為集體服務的高尚品德。
3、結合課的不同教學內容進行教育。
(1)利用課堂常規(guī)及隊列隊形的練習,促進學生規(guī)范的養(yǎng)成和組織性、紀律性的提高。體育課常規(guī)包括很多內容( 如集合分散、聽信號起跑、按秩序練習等) ,隊列隊形就更多(如原地轉向、齊步走、跑步立定、各種隊形變化等)。而無論是哪一種活動,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否則就無法正常開展。
(2)通過各種新動作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意志品質。在學習一個新動作,像山羊分腿騰越、單杠前翻下等具有一定難度和危險系數(shù)的項目上,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學會這樣一些動作,學生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充分準備,在練習中要用意志力克服膽怯心理。
4、利用突發(fā)事件進行教育。上體育課時,對那些摔倒后爬起來繼續(xù)堅持到底的同學進行表揚,要求別的同學向他學習。通過這樣的反復教育,使得在課堂上偶有同學摔倒,既有互相幫助,又能繼續(xù)堅持鍛煉,充分體現(xiàn)了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精神及頑強拼搏的作風。
5、以身作則,嚴格自律,以自己人格的力量感化教育學生。學生的模仿力很強,一位好的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崇拜的對象。教師的思想品德、言談舉止,甚至對某些事物的態(tài)度都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于是我們時時注意自己的形象,處處以身作則。學生有病或家中有困難,我們盡量去幫助,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首先要做到,因此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們具有較高的威信,我們的話學生也愿意聽。我們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也是一種教育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道德品質健康的發(fā)展。
三、結語
如何寓德育于體育教學中,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課題。體育教學具有獨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德育在體育中滲透,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抓住時機進行滲透,使體育不僅“育體”而且“育人”。體育教師應該鉆研教材,自然地、有機地把德育滲透到教材中,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陸遵義.教育教學改革初探[N].文匯出版社,2003,9.
[2] 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N].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3] 蘇競存.學校體育[J].人民出版社,1993.
[4] 鐘啟泉.體育教育展望[N].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
[5] 吳海寬,劉笙.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N].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