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摘要:在積極倡導素質教育,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每位教師都在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方法。本文首先從指導閱讀,讓學生從積累中獲得興趣;巧設練習,讓學生從想象中悟到興趣;組織活動,讓學生從合作中體驗興趣三方面闡述了培養(yǎng)興趣,促進學生樂于學習。其次從讀書勤于動筆。作文善于修改、書寫慣于工整幾個方面論述了養(yǎng)成習慣,保證學生優(yōu)化學習。再次,文章從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幾方面,論說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總之,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較強的學習能力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關鍵因素。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習慣;提高能力;教學方法
在積極倡導素質教育、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每位教師都在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方法。就此,本人緊密結合教學工作實踐,也做了一點簡單的嘗試。
一、重視興趣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樂于學習
《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坏W生對學習產生了某種熱情而知道主動學習,不論對教者還是學者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體驗:只要我們對某一件事或某個問題感興趣,就會全身心投入,精力集中,帶著極大的熱情去了解研究;相反,如果自己對某門學科沒有興趣,學起來就感到很煩、很累,而且沒有什么效果。具有濃厚學習熱情的學生,通常會全神貫注、津津有味地去學習,并從中獲得巨大滿足,感受愉悅體驗。學生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是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呢?我認為培養(yǎng)興趣尤為關鍵。
(一)指導閱讀,讓學生從積累中獲得興趣
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在整個語文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我以閱讀為突破口,不斷加強指導,努力讓學生做到廣瀏覽、深積累,并從中產生興趣。為使學生的閱讀達到長態(tài)化、持久化,每天我利用課前五分鐘開展題為“講述我心中的故事”的演講活動,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通過演講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演講者在活動中體驗到了閱讀的意義,體會到了講述的快樂,進而提高了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不但如此,我還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研討會,讓學生圍繞一個主題,以小組發(fā)言的形式,說出自己對所讀內容的感受和體會,有的學生能夠做到緊密聯(lián)系生活,以自身實際來談,很有見地,如此一來,學生個個談閱讀,人人喜歡閱讀了。
(二)巧設練習,讓學生從想象中悟到興趣
單就教材文本而言,大都要求了解文章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經(jīng)歷,掌握文章內容,學習寫作手法,體會重要語句、語段及主題含義等,長此以往,學生會感到語文學習很是單調,尤其是寫作,更覺乏味,甚至產生厭倦心理。因此為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的每堂課都設計了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依據(jù)課文的某個情節(jié)、人物或寫作手法等,設置相關練習,讓學生展開合理聯(lián)想或想象進行仿寫、續(xù)寫、片段等訓練,然后從中挑選優(yōu)秀的作品加以展示,這種做法不但豐富了課堂內容,活躍了氣氛,而且讓學生體驗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針對小說高潮部分于勒變窮后被兄嫂拋棄的情節(jié),我設計了一道題目:假如在船上菲利普夫婦遇到的是一個變成富翁的于勒,一家人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請根據(jù)主題展開合理聯(lián)想、想象,寫出自己的想法。題目一出,學生便個個躍躍欲試,都想發(fā)表看法,有的學生下課鈴已經(jīng)響了還在敘述,表現(xiàn)出很高的興趣。
(三)組織活動,讓學生從合作中體驗樂趣
適當開展語文學習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樂趣,如編排課本劇,開展小型辯論賽,組織語文知識競答,成語接龍,猜謎語,做游戲等活動,在一定的活動規(guī)則、比賽標準、時間限制等條件下讓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情境當中,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應對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獲得了一定的樂趣。
二、抓好習慣的養(yǎng)成,保證學生優(yōu)化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教師應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使之受益終身。就語文教學而言,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
(一)抓好學生讀書勤于動筆的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有讀書的經(jīng)歷,也都知道讀一本書也好,一篇文章也好,甚至一首詩,要想讀懂、讀通,單靠用眼是不夠的,還需動手。我要求學生準備兩本筆記,一個是課堂筆記,一個是讀書筆記,不論課上課下都要求學生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課堂上我時時檢查學生閱讀時是否動筆,是否在書上進行適當?shù)娜c勾畫,久而久之,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便將這種習慣形成了,不少同學感覺受益匪淺。
(二)抓好善于修改作文的習慣
修改作文不單可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質量,而且還可以在修改過程中不斷總結出寫作方法技巧,進而提高整體寫作水平,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完成習作上交時都要附帶一份草稿,且草稿必須有改動的痕跡,然后我將原稿與草稿進行對照,檢查學生是否真正做到了修改。對于不按要求做的,我要求學生重新修改上交,為了把修改程序做到實處,我教給學生一些修改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項,這樣,他們在修改時就有了參照和依據(jù),適當?shù)臅r候我也組織學生對作文進行互批、互評,最后讓學生將原稿與修改稿進行比較閱讀,他們自感有很大的起色。于是學生對修改作文便有了好感,為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了基礎。
(三)抓好學生書寫慣于工整的習慣
在長期的試卷、作業(yè)批閱中,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有字跡潦草、卷面臟亂的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卷面成績,不但如此,現(xiàn)在的中高考已經(jīng)單設了卷面書寫評分項目,對卷面不整的要進行適當?shù)目鄯?,且上不封頂,可見,?guī)范書寫是何等重要。我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強監(jiān)督,通過抓典型、樹模范的方式加以鼓勵、帶動,定期開展小型書法比賽,將優(yōu)秀作品張貼上掛,此外,利用聽寫古詩、生字詞的機會讓學生到前面進行板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書寫起到了約束、規(guī)范作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在作業(yè)、考試時認真書寫。
三、強化能力訓練,力保學生有效學習
興趣也好,習慣也罷,就學生自身發(fā)展而言,這些還畢竟是淺層次的、輔助性的東西,最終真正能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學生成績的還應歸結到自身能力方面。能力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根本性,長久性的因素。“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今后工作和繼續(xù)學習,對于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那如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呢?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我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訓練學生能力。
(一)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制訂閱讀計劃,確定閱讀目標。每個學期之初我都會給學生指定一些閱讀書目,讓學生去按計劃完成閱讀,為確保實現(xiàn)目標我會幫助學生制定周或月讀書計劃,并以表格形式印發(fā)給他們,要求學生認真如實地填寫。規(guī)定任務,督促指導。在一定時期內,我會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比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具體章節(jié)的閱讀,或是針對某章節(jié)內容要求學生寫出讀后感,并加強檢查監(jiān)督,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閱讀上的困惑,我會及時給予指導并幫助解除困惑,以確保計劃順利執(zhí)行。當然除了規(guī)定的書目外,學生還可以自由選擇讀,比如《讀者》《意林》《新青年》等,這樣能保證學生拓寬閱讀面,有助于能力提高。
(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師可借助課堂提問,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提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靈活性,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借助習作、日記、片段練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我還要求學生定期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詩詞和經(jīng)典的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場面描寫等,要學生從中汲取精華,以求表達準確生動。
(三)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是觀察角度的不同所得的認識就會有差異,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方面,我主要教給學生一些觀察方法,讓他們學會觀察,善于觀察,并在觀察中獲得一定的樂趣,這些方法有方位觀察法、主次觀察法、時序觀察法、動態(tài)觀察法等,這樣學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導下,會對所觀察的對象、內容得出深刻的認識。
總之,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較強的學習能力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的尤為關鍵的幾個因素,應該長抓不懈。
編輯/呂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