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柳仙
摘 要:一個真正的人才不僅僅是學識的豐富,更重要的是品德,一個人品德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生活、事業(yè)的成敗。在小學課程中已經(jīng)開設了品德課,但結(jié)果并不太盡如人意,德育的時效性不是很明顯。
關鍵詞:回歸生活;注重細節(jié);關注習慣;以身作則
一、品德培養(yǎng),回歸生活
作為一線教育者都知道,課本中的知識所強調(diào)的是理論,也就是說理論色彩較濃,如果不對學生加以指導,細化理解的話,學生很難會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因為現(xiàn)實生活是多變的,常常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學生社會經(jīng)驗少之又少,面對多變的社會,學生會無法應對。因此,不要把德育課上成簡單的道德觀念的灌輸和道德行為的訓練,一定要結(jié)合生活實際開展好德育課,指導學生既要注重教材中的知識,又要關注生活實際,以達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二、關注生活,細節(jié)入手
相信老師們,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肯定是深有感觸。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靠我們講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獲的;而要靠老師們做一個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則,不厭其煩地、周而復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導學生。兒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兒童化”,一切工作都要從孩子的年齡、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點出發(fā),以兒童化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對他們進行具體、形象、直觀地引導,達到“天時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悅誠服,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天時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來,只要有一點時機的不成熟,都會導致失敗。
新接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愛關注身邊的“壞人壞事”:某某罵我、打我了,某某洗手沒關水龍頭……但是他們不會發(fā)現(xiàn)某某幫同學關掉了水龍頭,某某安慰了同學、照顧了同學……孩子們不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好事,不會尋找身邊的快樂。于是,我針對這個現(xiàn)象開展了“分享快樂”的活動。我打印了一張表格,每天利用談話課時間請孩子們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能帶給大家快樂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凡是和大家分享快樂的同學以及事例中涉及的令大家覺得快樂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們的名字后面打上紅五星。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樂在其中。有幾次沒有分享快樂,他們就追著我問:“今天什么時候分享快樂?”“今天還沒分享快樂呢!”……
三、以身作則,細節(jié)導行
記得在師范讀書時,老師曾在課堂上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說是一個態(tài)度非常認真的老師上課,課前把課堂上要用的卡片都準備妥當了,上課的時候,卻一邊貼卡片,一邊隨手把雙面膠的廢紙丟到了地上——再精彩的設計,在這一刻,全部一文不值了。一個小小的動作,可以毀了你精心設計的課堂。當時我們一笑了之,但我心里一直牢記著這個事例,從此,就特別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小小的一聲“謝謝”,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常常向?qū)W生說“謝謝”,向他們借書、借筆時說,他們幫我撿起吹落在地的紙張時說,學生為班級做了好事時也替全班同學說……久而久之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之間說“謝謝”也多了。
眾所周知,孩子的效仿能力特別強,孩子往往都會把老師尊為自己心中的“神”。所以,此時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就顯得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教師的言傳身教,比刻意地讓學生去學,效果會好很多的。如,禮貌用語的傳授,教師通過自己的運用,不但教會了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學生如何運用,是一舉多得。
四、道德形成,細節(jié)升華
是否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日常生活中檢測孩子素質(zhì)的高低的一個標準。小學階段中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德育的一個分支,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班級學生,乃至一個學校的學生,一個國家的公民素質(zhì)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德育的培養(yǎng)不是簡單的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是一定要結(jié)合現(xiàn)實事例進行剖析、理解、運用。如: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么是不好的行為習慣,要從生活實際例子入手,指導學生辨別的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就要注重生活中的細節(jié),使細節(jié)得到升華,以促進道德的提升。
總之,對于小學生來講,習慣養(yǎng)成是最主要的,一個人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這個人的品德。所以,小學德育中要把習慣教育作為重點,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待人接物的禮貌教育,讓人從孩子的一舉手、一投足中看到他們自身的素質(zhì)。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就已初步具備了良好的品德,再字斟句酌地把教師傳授的課堂知識,盡量消化運用,將其巧妙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彰顯德育的實力,讓德育真正地回歸生活、回歸社會,以較高的水平達成小學階段德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施莉霞.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的探討[D].蘇州大學,2010.
[2]李鵬.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