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細妹
【摘要】隨著我國對全面型的人才需求量逐漸增加,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力,觀察力以及審美觀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本文主要針對提高學生的色彩認知力、色彩觀察力以及審美能力三個方面進行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方式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推動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
前言
當今社會對多元化全面型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較為重視文化教育,忽視了學生們其他方向的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此時開展色彩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提高學生的觀察、感知和審美能力,在多遠化的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于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方式
1.提高學生的色彩認知力
學生在小學階段時,對美術作品、藝術創(chuàng)作還處于個人認知階段。想要提高學生美術基礎,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是關鍵。色彩教學的意義就在于通過來引起學生對色彩具有一定的認知,提升學生對顏色的感知力[1]。例如,某教師在小學色彩教學中采用色彩聯(lián)想的方式,該教師讓學生用紅色去聯(lián)想蘋果、火焰等;用黃色聯(lián)想太陽、皇冠等;用藍色聯(lián)想大海、冰晶等;用綠色聯(lián)想樹葉、草地等。采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對色彩的認知能力。
2.提高學生的色彩觀察力
色彩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學會對色彩的觀察是色彩教學的基本條件。在色彩教學的過程中應讓學生懂得如何觀察色彩,可以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觀察力。例如,某教師在色彩教學當中,讓學生在不同方面去接觸色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色彩的間接變化;從不同的光源去感受色彩的明暗對比;從不同的環(huán)境去感受色彩的冷暖差異。采用這些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對色彩的觀察力。
3.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色彩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個性的審美能力。小學時的學生性格較為活潑開放,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在美感教學的啟蒙時期,由于小學生的心理不夠成熟,審美觀念也不盡相符,此時的學生更容易出現審美誤差,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在觀察、辨別事物的同時解放自身的天性。比如,教師可以在色彩教學當中采用觀賞藝術品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將傳統(tǒng)文化與色彩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健康的自身審美觀念。
二、推動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的措施
1.教學方式與實踐相結合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發(fā)表的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內容,也是現今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導方針[2]。此理論在色彩教學的過程中也同樣適用,將教學方式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輕松、將教學融入生活當中去,可以讓學生更愉快的學習色彩相關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大膽運用色彩元素,這樣會培養(yǎng)學生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作品中對色彩的運用更加豐富。比如,教師可以將色彩教學課堂轉化為春游的形式,讓學生去觀賞沿途風景景物,在觀賞的同時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顏色。這樣將教學與實踐的方式結合起來,將課堂融入生活當中,使學生感同身受的接觸色彩所帶來的魅力,更有利于學生感受色彩、理解色彩。
2.教學方式適應時代潮流
任何事物都逃不過時代發(fā)展所帶來的變遷,教育行業(yè)也是一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正在隨時代的發(fā)展發(fā)生轉變。小學生對事物的觀念處于啟蒙階段,自身分辯能力差,當下時代潮流的發(fā)展對其思想沖擊強烈,教師需在此時正確引導學生適應潮流的發(fā)展。藝術來源于生活,色彩教學的教學方式也可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進行改變。比如,當今科技發(fā)展迅速,小學生被各類電子產品吸引,家長和老師盲目的阻止其接觸電子產品往往會事與愿違,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被電子產品所吸引的特點,將電子產品融入課堂當中來。教師可以利用投影的方式為學生講解色彩的知識;可以利用電腦播放色彩教學材料或色彩教學相關的影像作品;可以利用學生較為喜歡的卡通人物、影視明星的外觀及穿著搭配的色彩進行講解。適應當今潮流的教學方式更容易學生所接受。
3.教學方式多元化
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指導下,我國的素質教育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社會要求人才的能力從單一向多元化轉型。因此,色彩教學的方式也不僅僅局限于色彩,也可以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例如,某教師將色彩教學的方向進行多元化轉變,使用布料藝術、陶制藝術、剪紙藝術、文字藝術等多種藝術教學形式。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獨特的審美觀,能夠輔助色彩教學的進行。有些時刻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參與進教學當中來,利用平時生活中的藝術元素對學生進行更多方面的教導,這樣可以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發(fā)揮出來。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并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作出適當的改變。教師應努力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觀念和藝術修養(yǎng),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多元化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沈香香.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22:246.
[2]范文艷.淺議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16,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