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繼紅??
摘要:小組合作探究在英語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是交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形式。優(yōu)化組員合理配置,注重任務引領和討論爭辯,定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知問題中積累豐富認知感悟,形成敏銳語感。小組探學模式運用能在彰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更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互動;表達
交際性是英語的本質(zhì),更是學生聽、說、讀、寫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和紐帶。圍繞英語交際活化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能使得他們在彼此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增強理解感知深度和廣度。小組探究模式的運用,一方面,使得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角真正站立在課堂中央,體現(xiàn)其主體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在主動交流中集思廣益,便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提高綜合語言運用技能水平。小組探學,使得課堂教學更有情境趣味,更利于學生在合作體驗中識記和運用語言知識點。
一、 組內(nèi)異質(zhì),各取所長
組間良好的學習團隊,讓學生在各盡其長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幫助,定能使得小組合作更有意義。按照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引導學生自愿組合團隊,更能使得學生在認真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意義的內(nèi)容。
組內(nèi)異質(zhì),學生的才情得到有效激活。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 An earthquake”閱讀指導中,可根據(jù)學生對有關地震知識了解的多少以及語言表達認知能力等差異,建議他們在自愿選擇的基礎上,組合成相應的小組,鼓勵他們就各自的閱讀積累主動闡述。有的同學,根據(jù)近年來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有關地震,以科普小組的形式組建了搜尋救援小分隊,并以“How do we do in the earthquake?”為話題,給學生更多的組合運用機會。有的同學則根據(jù)課程教材內(nèi)容,以記者的角色來組建成報道采訪隊,圍繞“What did we see in earthquake survivors home?”以此來活化課程學習內(nèi)容,深化整體理解感知。
根據(jù)搭配的要求,突出學生各自的能力差異,注重以橄欖型為原則,按照優(yōu)秀學生和后進學生比率大致相同的要求,進行組合資源,鼓勵他們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共同提高。明確小組成員的責任和目標,鼓勵他們針對各自的閱讀發(fā)現(xiàn)和認知積累主動組建團隊進行深入交流和探知。
二、 差異任務,自選探究
注重任務引導,讓學生在帶著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定能使得課程教學更有深度和意義。設置具有差異性任務,能使得學生在不斷深化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設置差異任務,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選擇機會。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3 A day out的“Reading A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閱讀指導時,不妨給學生設置如下的思考任務話題: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ore interesting places?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place?引導學生根據(jù)語篇的相關內(nèi)容主動進行表述??梢髮W生結(jié)合各自的學習實力主動選擇相應的問題,幫助他們在深入分析和主動交流的過程中強化理解。還可引導學生運用同伴交流的形式完成第一個題目,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后兩個思考任務,讓他們在彼此合作交流中互動探究。
差異化的學習任務運用,使得學生有了不一樣的精彩發(fā)現(xiàn),讓學生的理解感知有了更多的意義。圍繞思考話題,多建議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幫助他們在主動互動和深入探究的過程中挖掘更多鮮活內(nèi)容,形成深刻感知印象,提升語言表達的靈活性和地道性,滿足其學習發(fā)展需要。
三、 互動展示,彰顯亮點
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亮點,多給他們自由互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主動展示的過程中深化學習理解,更利于增強其探知激情?;诱故灸J竭\用,讓學生的精彩亮點層出不窮,讓學生的探知更有活力。以互動展示延伸合作探知,讓學生在相互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精彩點和生成點。
互動展示,讓小組合作更有活力。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4的“Reading A Gulliver in Lilliput”教學引導中,不妨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The interesting story in Lilliput”主動模擬相應的角色進行探究,幫助他們在深入?yún)f(xié)作和主動交流的過程中強化感知。有的小組通過剪紙化妝的形式,讓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幫助他們在小人國、大人國等一些環(huán)境中主動找出相應的有效信息。有的小組運用口技模擬的形式,以Gulliver的口吻,就“What happened in Lilliput?”進行主動模擬,讓他們在交流過程中再現(xiàn)閱讀學習內(nèi)容。有的小組則以主題演講的形式,圍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Lilliput?”主動展示自己的閱讀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則以手抄報的形式,通過圖片展示、畫面描述等方式來找出其中的精彩內(nèi)容等。
小組互動探學,能使得學生在聚焦學習要點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精彩點,利于他們在深入交流中增強感知。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像歌曲演唱、課本劇表演、故事演講等,幫助學生從相應的情節(jié)中捕捉更多的敏感信息,讓他們有更多自由參與的機會。
總而言之,以學生的學習認知需要為基礎,突出合作和互動,利于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接力群體互動,幫助他們在親身經(jīng)歷和主動感知中接受語言知識,利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增強理解感知綜合運用力,便于他們在集體探究的過程中積淀豐富語言文化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吳大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旬刊,2017(1).
[3]高洪梅.關于初中英語對話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