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兆云
【內容摘要】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最為重要的階段。尤其是在心理與生理不斷發(fā)育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同的心理問題。一些家長進城打工,使得子女成為留守兒童,這樣也就使得其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加重?;诖吮疚尼槍r村初中生心理問題的表現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心理問題?表現?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fā)展,農村中的勞動力為城市的現代化發(fā)展提供了支持。且從這一層面上來說,由于農村勞動力不斷進入城市,所以也就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子女留守在了農村中。而也正是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加重。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要做好深入研究工作,以此來促使農村初中生實現健康的發(fā)展。
一、常見的心理問題
1. 厭學心理比較嚴重,出現消極狀態(tài)
在農村初中教育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在厭學心理上比較嚴重,且在一些學生的觀點中認為,學習對自身的未來發(fā)展與實現理想等方面并沒有明顯的關系,所以在實際學習中也就展現出了消極的態(tài)度與情感,造成了學習活動難以順利開展。比如一些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出來心煩或是厭倦考試等,這樣也就使得自身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嚴重不足,在好奇心等方面上也難以得到保證。從行為上來說,就是遠離學習活動,采取了曠課或是遲到等方法。在面對教師的批評教育時表現出來充耳不聞的現象,甚至還會頂撞教師。從這一情緒的形成原因上來說,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自身因素。由于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不高,且受到自身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影響,所以也就難以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在學生的思想中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第二,家庭教育的不足。一些年輕的父母將孩子送到長輩的身邊進行照看或是將讓孩子吃住在學校,這樣也就使得家庭教育嚴重不足。第三,社會風氣與文化的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大量的信息充斥了日常生活,這樣也就影響到了學生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形成,當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后,在學習上也就出現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2. 引導的不足,導致人際交往存在問題
對于農村初中的學生來說,在人際交往與溝通上主要是與教師、長輩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但是在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溝通與交流中存在著心理孤獨與早戀等現象。由于一些學生難以準確的處理好人際交往中所存在的問題,所以也就打擊了學生的交往欲望,造成了學生并不愿意與其他人進行交往。在日常學習中也采取了獨自活動等行為,這樣也就造成了學生的人際關系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其次,由于現階段的學生大多以獨生子女為主,所以不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習慣性以自己為核心,當出現不順心或是影響自身利益時,展現出了斤斤計較或是不愿意參與集體活動的現象,這樣也就影響到了學生心理的正常發(fā)展。就早戀這一問題來說,已經成為初中教育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隨著身體發(fā)育的不斷成長,學生在心理上對異性之間的交往表現出了強烈的好奇心,加之受到流行歌曲以及言情小說等的影響,對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產生出了一定的沖擊,這樣也就使得孤獨心理與早戀行為等成了現階段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普遍問題。
二、解決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措施
1. 解決好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已經成了學校教育中的一種延伸,在有效的家庭教育下,能夠提升課堂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實際教育中就可以借助家庭學校的方法來及時向家長傳授與學生心理發(fā)展相關的問題,提升家長對學生心理的認識。通過提升家長的教育思想,以此來營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實現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其次,是要幫助其認識到在日常教育中不僅要關注其生活的健康發(fā)展,同時還要從精神上來進行教育,做好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工作,借助談話交流等方法來掌握好其心理與思想的變化情況,從而為子女的健康心理發(fā)展提供支持。
2. 做好心理輔導教育
在日常教育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通過與學生之間進行主動的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教師也要堅持平等與尊重的原則,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其次是要運用觀察與交流等手段來做學生心理的鑒定工作,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滿足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思想認識,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好知識的信心。當學生能夠實現自我心理調節(jié)與正確的面對挫折后,也就可以主動的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真正提升學生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3. 做好引導工作
這一階段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所以也就存在著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在教育中就可以借助強制手段來為學生營造出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避免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出錯誤的影響,同時還要將學生帶入到社會實踐中,延伸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好經驗。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社會的變化,同時也可以在關心社會的基礎上來滿足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需求。
總之在發(fā)展中要清楚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做好轉化與完善工作,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健康心理發(fā)展上入手,結合好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與農村教育發(fā)展形勢,關注學生的特殊性,滿足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安全爭,孫愛卿.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問題表現及對策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 2013,(34):2.
[2]黃圣斌,段曉云.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與思考對策[J].甘肅教育, 2006,(12):14.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勤縣蘇武鎮(zhèn)新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