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水銘
【摘要】信息技術是現代人類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工具,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無處不在,未來的社會也會是完全信息化的社會。因此,信息技術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因為其處于基礎階段。文章針對新課程改革中生成性教學方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運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教學情境;以人為本
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維特羅克對生成性學習模式進行了最早的研究。維特羅克認為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積極參與其中并非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構建自己對信息的解釋,并從中做出推論。生成性教學指的是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huán)境的復雜性,把每節(jié)課都視作是不可重復的激情和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的課堂狀態(tài)。生成性是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是一種多樣化的教學,是一種提升的教學。生成性教學是相對于預設式教學而言的。與預設式教學的被動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學更強調學習的自主構建;與預設式教學的靜態(tài)預設相比,生成性教學更強調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可以說,生成性是對接受性的一種批判和超越,是對預設性的補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學的提出,是對教學認識深化的結果,同時也為現代教學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為:關注表現性目標,關注具體的教學過程,關注教學事件,關注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關注教學過程的附加價值。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進行生成性教學的益處
(一)能使課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信息技術課堂使用生成性教學,會使教學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中只顧記筆記,或是害怕回答錯誤而遭同學嘲笑,或是怕回答錯誤而遭教師責罵等,上課基本不發(fā)言;而教師面對學生的死氣沉沉,也很少有激情去講課,故很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發(fā)言,與學生積極互動,帶動學生融入課堂中,打造一個充滿熱情、生動勃勃的課堂。學生熱情回應,自然而然能帶動教師的情緒,教師講課,學生聽課都會身心愉悅,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班級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課程,學生需要自己動手去完成作業(yè)、課堂任務等,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操作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生成性教學本就是開放式的教學。在課堂中,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在得到好的結果而被同學羨慕、教師夸獎的時候,學生會生成一種自豪感、成就感,自信心也會增強,從而會激發(fā)學習興趣,對該科目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生成性教學以人為本,追求的是人性化教學的理念,是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應根據情景的不同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心情愉悅,還能使學生頗有成就感,從而對學習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教師多去關心學生,鼓勵學生,與學生從傳統(tǒng)模式中的相互對立關系轉變?yōu)榕笥殃P系,為學生搭建平臺,使學生在學習上展現自己的魅力,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學習效率。
(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新課程改革注重的是教學方式的改變,也是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傳統(tǒng)學習模式是死記硬背,不僅效率低,而且學習成果也不明顯。而生成性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以及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其教學方式是多樣化的。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的不斷改變、創(chuàng)新,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培養(yǎng)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從繁重、冗長的筆記中解脫出來,有技巧性地記筆記,這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讓學生上課不再因為記筆記而使聽課效率不高。好的學習方法也是高效率學習的一大原因,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輕松而又高效地完成學習,讓學習不再是學生的苦惱,而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如何實現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
(一)彈性預設教學情境
彈性預設是指教學方案為體現學生主體而預備充分的空間,為鼓勵動態(tài)生成保留足夠的余地。學生不是機器,他們有思想,而且每個人思想都不一樣,所以課堂教學中不應只有一種模式。教師在備課、預習時,要設想不同的情境,從而準備多個參考方案,但也只是參考而已,課堂教學是變化的、不確定的,具體還是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改變,以適應課堂。比如,在“制作GIF動畫”一課中出現如下情況。
1.復習前一節(jié)所學內容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動畫與動畫制作》,主要學習了什么呢?
同學們:…………
師:主要學習了動畫的基本原理。什么是動畫?簡單地說,動畫是連續(xù)播放的一系列的畫面,動畫的制作過程叫作“關鍵幀”補間,還學習了動畫的分類以及制作動畫的軟件。那下面我們所要學習的是“制作Gif動畫”。
2.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引入
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擴播展示Gif格式動畫《小破孩防火》和《遇到火災怎么辦》。然后,打開某一個網站的頁面指出哪些是Gif動畫。
師:是不是不利用圖像處理軟件,通過“另存為”選擇圖像類型碼,“Gif”格式就可以完成?
生1:不是。
生2:是。
面對兩種答案,如果教師只假設學生回答“不是”就對該種情況準備了方案,那么對回答“是”的學生就無法給出“為什么是錯的”原因解析。因此,教師在準備教案時應預備兩種方案。
師:請同學們試利用Fireworks軟件對圖像“另存為”→格式“Gif”→“保存”,看一下效果。
學生進行嘗試操作實踐,發(fā)現無法完成操作。
師:通過“另存為” Gif格式肯定不行,所以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利用Gif Animator軟件制作Gif 動畫。endprint
(二)關注學生情況和偶然教學事件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改變,或者是教學質量的好壞,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動向,面對學生提出的好的意見,要積極采納。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解所學知識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只有學生才深有感觸,了解學生心理,才能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其次,要關注偶然教學事件。偶然教學事件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有益的教學資源,只要好好利用,就會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教學注重“以人為本”
生成性教學注重的是人性化的教學,是以“以人為本”為理念,教師與學生應該是一個互相幫助的角色,互惠互利。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教師關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學會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對成績在不同高度的學生也能有一個公平的對待。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課程,需要學生操作實踐。如果一些學生基礎差,在課上無法完成任務,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多關注這些學生,耐心指導他們完成,對于沒掌握的知識點要想辦法讓學生掌握。
(四)有技巧地評價、鼓勵學生
現在的教學模式提倡的是鼓勵學生,然而鼓勵學生也有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能盲目鼓勵。在學生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時,適當的贊美還是要有的,但不能過度贊美,否則會使學生產生自大的心理,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有不利影響。有時候不需要贊美之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加油的手勢都能給學生動力去更好地完成。當學生做錯時,不要急著去責罵、批評,要以朋友的方式去與學生溝通,讓學生知道自己為何做錯了,鼓勵學生不要灰心,知錯能改就行。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能接受,而過度的批評只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三、結語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是國家的未來。國家對教育高度重視,在教育改革中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精力,也證實了這一點。新課程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是面向國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改革。教師應從自身做起,轉變教學思想,改變、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積極推動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生成性教學是以新課程為背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熱愛學習為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傳統(tǒng)模式中,學生學習負擔重,壓力大,導致學生將學習當成是一個要完成的任務,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而生成性教學是針對這一現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好學、樂學的精神,在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夏斯標.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7(15):61.
[2]劉長柏.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思考[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05):41.
[3]黎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23):33-34.
[4]高飛云.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44):32.
[5]陳晶.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策略應用研究[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6(Z5):25-28.
[6]周楓.探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吉林教育(綜合),2015(34):65.
[7]任愛龍.探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上),2015(10):165.
[8]趙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3(11):36-37.
[9]王影.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3.
[10]高玉珠,戴心來,宮云鳳.探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02):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