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角色扮演法”和“對分”教學法的探討日益完善,在此基礎上,結合期貨交易課程教學的特點,提出“角色化對分”教學法,對其理論和實施過程進行探析,探求培養(yǎng)、提升學生思維方式和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的知識增長與投資、研究、培訓金融實務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期貨交易課程 “角色化對分法” 角色扮演法 對分法
金融市場的發(fā)展促使教師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上股票、債券、基金、期貨、期權等投資品種日益完善,投資者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證券投資領域對于人才素養(yǎn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業(yè)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能直接為客戶提供專業(yè)的投資建議和操作指導。如何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與社會無縫對接的人才,這對高職的期貨交易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
一、文獻綜述
教育界一致認同陶行知“教是為了不教”的理論,即教授活動不僅在于學生知識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學生思維方式和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教育的起點和終點皆是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而今的大學課堂教學多不盡如人意,別敦榮指出我國大學教師教學水平存在的問題是教師接受的教學方法訓練寥寥。
角色扮演式教學是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社會行為和價值觀念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早在2004年蔡敏就對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進行探討,隨后董平對市場營銷學教學,劉海燕對會計實訓課程,均進行角色扮演法教學改革探討,都發(fā)現(xiàn)該方法在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感悟崗位職責、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執(zhí)行中有一些障礙,比如怎么實施、何時實施、邏輯順序如何安排等。張學新在教學實踐中首次嘗試對分課堂教學法,對分課堂把課堂時間一半分配給教師講授,一半分配給學生討論,采用隔堂討論,在本堂課討論上堂課講授的內容,學生有備而來,討論效果好,課堂氣氛熱烈,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提升。
綜上,角色扮演法和對分課堂法可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筆者綜合以上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探索在期貨交易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角色化對分”教學改革。
二、“角色化對分”方法探索
對分教學法是把課堂教學時間對分,即2學時用于教師講授,2學時用于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將課堂教學活動劃分為時間上清晰分離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為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
角色扮演法就是讓教學內容結合崗位需要,設置相應崗位和利益關系人角色,教師分配知識任務給學生,讓學生帶著疑問、新奇、責任感主動學習,然后教師設置一種情景,組織學生模擬情景中的各個角色,在溝通、交流、服務、履行崗位職責的過程中,顯示出知識技能的專業(yè)性和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
筆者在期貨交易教學實踐中將角色扮演法和對分課堂法兩者相結合,提出“角色化對分”教學方法。在角色化對分教學中,結合期貨交易實務涉及的金融投資崗位、人員角色,初步設置五個角色,即學生角色、投資人角色、分析師角色、風險控制角色和培訓師角色。根據(jù)所要學的章節(jié)知識內容,設置相應的工作情景,教師簡要、系統(tǒng)地講解知識點,分組分配相應的角色,前2學時用于教師講授,2學時用于學生模擬角色表演。
三、期貨交易課堂“角色化對分”教學實施
前期準備。教師要把學科內容設計成幾個模塊。在備課時,根據(jù)企業(yè)實踐經(jīng)驗,將5個乃至更多的角色設計出來,將知識學習融入其中,安排相應的任務。教師對章節(jié)核心知識、難點知識進行精講,切忌面面俱到,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角色化對分”教學實施。一半課堂時間由教師選取核心知識、重難點內容進行講授,然后安排學生角色和課下自學內容;另一半時間則分配給學生,以模擬崗位角色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在交互式學習環(huán)節(jié)引入學生角色、投資人角色、分析師角色、風控專員角色和培訓師角色進行角色扮演討論。
課程實施后的考核、總結與評價。教師在學生角色表演時,認真記錄表演的得失,及時總結,根據(jù)反饋信息開展下一輪教學。在評價中,我們既要注意基本知識、技能的考核,又要關注學生互相配合的團隊精神,這對學生將來在工作崗位融入集體、快速適應、發(fā)揮特長和獲得提升具有深遠意義。
四、結語
在期貨交易課“角色化對分”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huán)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力求把教學課程變得內容充實、形式有趣、技能突出、系統(tǒng)實用。這需要教師在前期做好示范,在教學過程中做好指導、推動。角色化對分法實施教學,這一方法探求簡化講授教學,以信息技術為支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能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增強職業(yè)體驗感,強化學生的大局意識,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提高自我要求。
(作者單位為北京經(jīng)濟管理職業(yè)學院)
[作者簡介:呂勇(1984—),男,河南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金融投資和教學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淑萍,王德偉,張麗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師生角色分析 [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653-658.
[2] 別敦榮.大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04):95-101+118.
[3]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 (06):28-31+52.
[4] 董平.角色扮演在高職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4):193.
[5] 劉海燕.基于角色扮演法的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04):81-82.
[6] 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05):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