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通過教學充分刺激學生感官,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素質,主要包含色彩認識、色彩及色彩形式影響。雖然許多美術教師明白色彩教學的重要性,但是色彩教學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本文闡述色彩教學的作用,提出應用色彩教學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應用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小學教育得到高度重視。對小學美術教育而言,色彩教學占據較大比例,不但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美感的認識,完善學生的性格。但是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怎樣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輕松的色彩教學課堂,讓小學生對色彩更敏感,大膽運用色彩創(chuàng)作具有個人風格的色彩畫;這是美術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題。
一、色彩教學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強學生理解色彩
在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開展色彩教學不但能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搭配技巧,還能促使學生使用色彩開展創(chuàng)作。開展色彩教學不但能加深學生認知色彩,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藝術感知能力。當學生全面了解色彩后,在此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作,能夠加強學生使用色彩的靈活度,培養(yǎng)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色彩認知能力
因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等各種原因,對色彩的認知及分辨處于初級階段,在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普及相關知識。小學生認知色彩程度必定會影響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足夠了解色彩,才能夠熟練使用色彩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而且學生不斷學習及了解色彩時,必定會重現完善美術知識體系,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與素養(yǎng)基礎。
(三)能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
色彩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更有效傳授學生繪畫方法。小學生已經能夠明確大多數顏色與物體間的關系,能將不同顏色與物體搭配,產生不同感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經過色彩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顏色搭配的感悟,結合自身想象能力,體會繪畫作品要表達的情感,以此培養(yǎng)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小學美術教育應用色彩教學的策略建議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至關重要,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但是怎樣才能開展色彩教學,是相關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教學體會,談談色彩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育板塊中,色彩教學屬于重難點,而且因美術課不多,如果在有限教學時間內教師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當然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興趣方法比較多,筆者在課堂上巧妙運用游戲教學法,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在準備游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事先準備好紅色、藍色及綠色三種顏色顏料。開展游戲時,要求小學生講出一種顏色,并且將這種顏色放到顏色拼盤中主色調中間,選擇最佳位置放置。當游戲結束時,教師應要求學生依照游戲拼盤所放色調對不同顏色類型進行歸類,有效提高學生對不同顏色的識別能力。
除開游戲法外,最好的教材就是生活,生活中各種色彩遠遠超過人們認知的豐富,把生活引入到色彩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色彩教學效率。比如講授日常生活中“紅黃藍綠黑白”時,要求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每種顏色的典型事物,學生就會把目光放到生活環(huán)境中,激發(fā)起探索欲望,加強認知不同顏色的能力。
(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色彩感
對小學美術教學而言,關鍵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色彩感知。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在安排課堂內容時必須要以提高學生色彩感為目的。
在教學初期,必須要讓學生明白顏色的三原色為紅黃藍,其他顏色都可由這幾種顏色按照不同比例搭配得到。比如紅色與黃色按照一定比例配合可得到綠色。只要學生意識到這點,就可接著開展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小學生提供色彩卡片,告訴學生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可得到不同的顏色,要求學生制作色彩卡方。當學生完成教師給的任務后,教師可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按照自由比例搭配顏色,用五分鐘時間調試出學生滿意的顏色,同時展示給其他學生欣賞。通過這種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顏色搭配的調試活動,潛移默化就能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在這個活動中,教師不應該過多去干預學生創(chuàng)作,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但是要做好引導者身份,必要時幫助學生參與活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自身的色彩感。
(三)帶領學生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
當小學生具有一定功底后,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當學生具有創(chuàng)作意識后,教師可帶領學生開展簡單創(chuàng)作。比如在開展藝術創(chuàng)作時,可給學生布置一個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自由發(fā)揮。比如以蘋果為主題開展創(chuàng)作,有一些學生創(chuàng)作的蘋果未成熟,處于青紅交接處;有一些創(chuàng)作成熟的蘋果,紅通通,等等。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看法,自然創(chuàng)作出不同作品。
當學生創(chuàng)作完成作品后,教師必須要進行評價。教師要認真評價每件作品,重點表揚作品的優(yōu)點,合理點評作品的不足且提出修改方法,告訴學生已經做到最棒了,但要繼續(xù)努力,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認真及對自己的尊重,為后面學習色彩奠定基礎,才能真正提高色彩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色彩教學對小學美術教育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就要結合學生實況,合理采用開展色彩教學策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其藝術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梁亞云.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1)
[2]李云潔.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11)
[3]高蕾.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小學教學研究,2015(32)
[4]李云潔.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