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剛
摘 要: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刻板、生硬,使課堂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性教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生本教育已經(jīng)在大多數(shù)的課程中得到應用,小學語文也是其中之一,而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當重視生本教育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本教育
作文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的難點,作文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作文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進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那么,教師如何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生本教育呢?下文將對具體建議進行論述。
一、善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會先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以吸收優(yōu)美詞句運用到之后的寫作當中。不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會讓學生的作文缺少新意,寫作的思路一直圍繞范文進行徘徊,寫出的文章不僅一成不變,還體現(xiàn)不出學生的獨到之處,寫作水平處在瓶頸狀態(tài)得不到提升。為此,教師應當意識到僅靠大量閱讀是無法寫出優(yōu)秀文章的,還要要求學生走出課堂,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懷著一顆勇于打破思維定式的心,不再只是模仿范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而是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具有學生獨到見解的獨一無二的文章,同時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訓練寫作能力的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寫作訓練,可以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以及習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目的。比如,教師讓學生以“我的父母”為題進行寫作訓練,父母是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最熟悉的人,對于父母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回憶,但是真正提筆進行寫作又不知該從何寫起,寫出的文章條理不清。這時就需要教師來對學生做出引導,在了解到學生遇到的寫作難點時,可以放寬寫作時間,讓學生在放學回家后,帶有目的性地觀察父母、了解父母,通過查看一起出行的照片回憶與父母共同經(jīng)歷的美好記憶,然后再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可以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經(jīng)過與父母的溝通了解完善自己的寫作思路,在落筆時文章會顯得更加流暢,寫作也會變成學生回味過去美好記憶的方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自然會寫出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二、團結協(xié)作,集思廣益
寫作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并非單靠一個人就能夠完成,缺少交流只會讓寫作陷入瓶頸,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遇到困難,根本不能將自己想要的寫作內容表達出來,反而會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提升。為此,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日常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訓練,每個小組給予相同的話題,各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達到與他人溝通交流的目的,然后各小組選出一位代表在課堂上展示小組討論后的統(tǒng)一觀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每一個人的想法及寫作思路表達出來,還能與他人分享,通過交流集思廣益,彌補自己思考問題時的不足。
在寫作構思的過程中,通過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完善自己的寫作觀點。比如,以“對社會有用的人”為話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列舉現(xiàn)今社會上的一些名人事跡、好人好事,還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各行各業(yè)勤勤懇懇工作的人,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各自表達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只有那些名人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名人在我們生活當中僅占很少的一部分,只要你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可以糾正大部分同學的錯誤觀點,可以讓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寫作,從而寫出一篇積極向上的作文。
三、應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匱乏,思想大都不健全。因此,學生對于寫作缺乏興趣,自然主動性不強,也無話可寫。這種情況不僅影響教學效率,也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為目標,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建立不同情境,改善學生的寫作環(huán)境。
比如,《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學生大多沒有去過桂林,無法感知桂林風景有多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播放相關的視頻、圖片,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直觀地了解到桂林的秀麗風景,再結合課文的描述,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可以在學生欣賞視頻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隨后布置本堂課的寫作話題“我的家鄉(xiāng)”,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占據(jù)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生本教育的重要性,并貫徹到底,引導學生發(fā)展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感受寫作帶來的樂趣。小學生的想象空間是無限大的,他們的生活很單純,教師要根據(jù)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快速地融入寫作世界中。生本教育的應用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水平,也使得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偉偉.試析如何實施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型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6):35.
[2]孫海英.語文教學,生本教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5):62.
[3]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750(9):54-5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