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茂
【摘 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優(yōu)化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要突顯學生主體地位,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另一方面,發(fā)揮教師自身指導與引導作用,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材內(nèi)容,適當引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以拓展教學空間,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 策略
英語非我國母語,在國內(nèi)沒有聽、說、讀、寫大環(huán)境的熏陶,在這種沒有語言環(huán)境影響的大背景,打開英語之門的最佳路徑就是閱讀。通過閱讀,與作者對話,能提高語言理解力和提升語言認知水平。目前,閱讀在我們初中英語教學中占重要地位。閱讀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能力,能夠靈活運用閱讀策略分析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與作品、作者達到共鳴。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
第一,基礎薄弱。我國英語教育資源呈倒金字塔式分布,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雖然大部分地區(qū)小學都開有英語課,但仍有一部分山區(qū)、教育資源貧乏的地方,小學英語課程形同擺設,根本沒有專業(yè)英語教師授課。其實,小學生語言習慣尚未成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是構建語言模式的最佳時期。但是,小學英語課在小學教育中并沒有被重視,在小學階段,開課少、教師兒童化英語教育探究少、學校投入兒童英語硬件設施不足,致使小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升入初中,學習英語出現(xiàn)不適現(xiàn)象。
第二,功利性閱讀。目前,我國初中學習有中招考試指揮,而初中英語又是必考科目之一,初中英語在教學方面,就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以閱讀為基礎,以閱讀理解為形式的考查,給英語閱讀教學添上了一抹重重的功利色。在中考中,閱讀理解占據(jù)了英語考卷的大部分分數(shù),同時也是考查的重難點。因此,部分英語教師在教授閱讀課時,教授學生帶著問題讀,而不是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心理愉悅感。功利性英語閱讀會讓學生失去閱讀興趣,失去對作品的評價感,忽視作品精彩的地方,只關注問題答案,閱讀味同嚼蠟,食之無味,作品在學生面前失去了應有的魅力。
第三,陳舊的閱讀教學法。我國英語閱讀課開設時間不長,但是社會功利性強,在教學方面,有教師摸索出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教學體系。因這套教學體系在提升學生英語成績方面有一些效果,所以至今仍被推廣和使用。目前,這種閱讀教學法已不符合新課改要求。新課改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提升學生英語素質,讓學生具有英語自主閱讀的能力。但目前的閱讀教學課程多采取的是翻譯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對閱讀作品進行翻譯,側重增加學生詞匯量,偏重對語法時態(tài)的講解,不關注對作者語氣、意圖、作品體裁、細節(jié)、推理、承上啟下轉折詞的講解。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第一,課前預習與情境教學相結合。課前預習是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幫助初中生對英語閱讀進行課前預習,可以減輕課堂教學的負重力,提高課堂流暢度,提升學生課堂接受度,增強課堂效率,提升教學任務完成率,能達到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也輕松的教學目標。但是,不少初中生并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與小學相比,初中作業(yè)多,課外時間少,有些學生就把課前預習時間壓縮為零。其實,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比如閱讀話劇、小說體裁作品時,可以設計情境式教學,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在課下根據(jù)作品進行排練,課堂進行作品表演。這樣的引導方式,學生即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興趣,又能親身感知閱讀作品,又能心甘情愿地進行課前預習,一舉數(shù)得。
第二,提高教師閱讀教學素養(yǎng)。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閱讀教學的理論素養(yǎng),更新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實際作用,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閱讀水平和課本閱讀材料、校本課程閱讀材料的難易,制定教學計劃,確立閱讀訓練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根據(jù)閱讀課程的計劃、目標,每周確定閱讀課時間(不一定是整節(jié)課或45分鐘),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閱讀訓練。從而在師資、課時、組織上對英語閱讀的訓練提供有利保障。
三、注重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的結合
許多教師過于看重課外閱讀的作用,忽視了課堂上對課本原文的講解,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其結果是得不償失的,要知道,英語教材中選取的課文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適合初中學生更好的閱讀英語。所以教師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在課堂教學在對教材中課文的把握,利用講解課文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當然,一味局限在課堂上講解教材也是不可取的,更好的辦法是結合課本教學和課外閱讀,存二者之長,去二者之短,這是十分有現(xiàn)實教學意義的。因為課本上的原文具有典型性,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語法框架;而課外閱讀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和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風土人情、政治制度和生活面貌等等。課本教學要求教師重視在課堂上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教材原文,設置問題有利于教師檢查學生閱讀的情況,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歸納課本原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組織語言回答教師的提問。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互相交流意見,從而調動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講解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來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閱讀文章的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日之功,這是一項長期的、需要堅持的教學工作,英語教師應耐心、細心指導學生,以閱讀作品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進行無壓力式閱讀教學,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激發(fā)出心理的愉悅感和內(nèi)心的興趣,增強學習英語的動力。把英語閱讀引導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有益媒介,擴充學生英語知識背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和閱讀技能,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全面發(fā)展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華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熱身活動[J];上海教育;2011(08)
[2]李昌寧;運用閱讀策略 優(yōu)化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