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瀧
摘 要:小學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教學要求不斷增加。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逐漸下滑。一些學生出現數學厭學的情況。教師需要以人為本,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文從多個角度提出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措施,從而進一步提升其教學效果,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以人為本 興趣
引言
隨著小學年級的升高,邏輯、發(fā)散等思維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構建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小學階段,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質量較弱,將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出現更多障礙。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容易使得學生產生上述問題,構建學生感興趣的數學學習教學過程,構建個性化的教學措施,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參與更多興趣,學習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1]。
一、全面了解班級的學生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數學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異性的。教師要想教學好自己班級的學生,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哪些學生是內向型的、哪些學生是外向型的。哪些學生喜歡案例教學,哪些學生喜歡討論教學,哪些學生喜歡情景教學,都是教師需要充分了解的,使得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的腦子中都有一個清晰的、具體的形象,這樣教師才能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開展數學教學,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需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多聽一聽他們的想法,需要多與他們的家長溝通,全方位掌握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狀態(tài)。
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著自己的興趣點。教師需要順應他們的這種學習興趣。構建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使得他們有效進行自主學習。在小學階段,數學更多是具體應用,教材具有很強可讀性。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等形式,讓學生自己自主的去學習,從而不斷解答自己的提出的問題,滿足自己的學習期待,構建積極的學習習慣。例如:學習小數與整數的乘法方面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春天去廣場放風箏,如果我們要去買風箏,3.5元一個,我們要買兩個,怎么列程式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問題,去學習。這樣學生將對課本有著更多的期待和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將得到有效提升。在課本中,學生將可以根據問題,進一步捕捉到知識點的脈絡,被教材精彩的表述所吸引,構建知識學習的興趣點和積極性[1]。因為通過問題的解答,學生將實現自我求知、探索,構建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三、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不同的學生對數學計算、邏輯思維等有著不同的喜好。教師需要充分尊重他們的這些學習喜好。在一段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學習,使得學生對整體知識點有著了解和認識。然后,教師需要進一步拓展他們對不同喜好部分的研學,引導他們表達出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解和認識[1]。在觀察事物的教學中,很多學生不同教學方式學習知識點有著差異性。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列舉“盲人摸象”的例子讓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有著進一步了解,另外還可以進一步將一個不規(guī)則的立體圖形運用不同視角投影到平面上的形狀不同進行說明。讓學生針對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研讀,構建他們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最后讓學生針對自己的研讀的部分進行有效闡述,表達他們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教師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當學生理解存在偏差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給予糾正,當學生回答正確的時候,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四、有針對性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情況的學生,教師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那些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在于其溝通的時候,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出現動作要領不到位的情況,需要及時給予溝通。因為一旦出現溝通不當的問題,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情緒。針對這類學生,教師需要運用講道理,以情感人的方式,讓學生欣然接受自己的批評[2]。針對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教師需要運用一些比較嚴厲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給予一定的指導,對他們有著一定的“震懾”,使得他們進一步對相關知識點有著更多精準的掌握。有時班級里還有一些特殊的學生,他們的性格難以捉摸。對于不同能力的學生,教師也需要加強因材施教的意識。針對那些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更多的壓力,讓他們進一步激發(fā)潛能,構建對相關項目的主動練習意識。針對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習,教師需要循序漸進,不斷針對教學內容,實施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五、多與家長溝通交流
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不是學校一家的事情,需要家長與學校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全面管理。教師需要將學生的一些數學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同時需要交給家長更多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引導對學生開展積極的課外練習。同時有針對性的發(fā)現學生的亮點,使得學生在家長那可以找到更多的信心[3]。同時需要運用微信的網絡手段,及時將學生的一些表現反饋給家長,讓他們更好的掌握學生的當前情況。通過學校和家庭的雙重作用,學生的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
結語
學生進入小學之后,在數學的學習中將可能出現一些學習困難,教師需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為抓手,構建學生愿意學習的主動性。自主學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自主性。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尊重學生的研學喜好、營造良好的學習討論氛圍和寬松環(huán)境,從而實現學生小學數學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海清.精彩課堂 魅力數學 收獲人生——參加“云南省第十屆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感想[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2013,01:187-188.
[2]葛友明.多元角度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A].2017年“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2017,05:123-124.
[3]李曉梅,劉榮,等.基于問題解決的深度學習研究——全國小學研究型文化名校聯盟第九屆課堂教學展示暨“小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研究”課題中期成果交流會綜述[J].小學數學教育,2016,21(0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