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霞霞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做到精講,起到主導的作用;指導學生利用課內外自主大量閱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中語文“精講·閱讀·活動”教學的策略作了詳實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精講;閱讀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精講”,傳授給學生學習的基本方法,起到主導的作用;指導學生在課內外自主大量“閱讀”,讓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從而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語文“精精講·閱讀·活動”教學的策略。
一、初中語文“精講·閱讀·活動”教學“精講”的策略
(一)理論與實際相聯系。
在“精講”中我們不僅從理論上介紹有關閱讀的方法及技巧,還要結合具體實例講解。如通過具體文章介紹各種閱讀技法(精讀法、略讀法、細讀法等)的恰當使用,各種文體的閱讀方法,各種讀書筆記的做法。這樣學生就真正理解了這些方法及技巧,并把它們合理運用到閱讀中。
(二)教師指導與學生歸納相結合。
在“精講”中我們首先要結合文體特點,指導學生用恰當的閱讀方法,精細賞析一兩課,然后讓學生總結歸納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快速有效的閱讀方法。
二、初中語文“精講·閱讀·活動”教學“活動”的策略
(一)課內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我們可以開展讀書心得交流、語文知識競賽、詩歌背誦賽、搜集民間文化、社會調查等課內外活動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學生自主與合作相結合。
在開展活動時我們要先讓學生自主發(fā)表見解,目的是讓學生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從中獲得新穎的觀點。再讓他們分組合作相互交流、討論,碰撞出閃光的火花,從那些與己不同的觀點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初中語文“精講·閱讀·活動”教學時“三者相結合”的策略
(一)精講、閱讀、活動三者的聯系。
獲取方法運用方法檢查效果
精講閱讀活動
激發(fā)興趣儲備積累培養(yǎng)能力
1.以“精講”為主的歸納總結課——獲取方法、激發(fā)興趣。每當接觸一種新文體,我們首先要結合文體特點,指導學生用恰當的閱讀方法,精細賞析一兩課,然后讓學生總結歸納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快速有效的閱讀方法,來指導自己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閱讀”為主的自主閱讀課——運用方法、儲備積累。學生獨立自主的閱讀,把自己總結歸納的閱讀方法運用到閱讀中去,快速準確地整體把握課文,明確內容要點。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重在指導學生運用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學生通過廣泛的自主閱讀就可豐富積累。
3.以“活動”為主的實踐課——檢查效果、培養(yǎng)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覺不自覺地從課文中尋找、體驗并領悟到某種與現實生活相溝通、相聯系的智慧和美,或要從課文中汲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找到使自己動情和開啟心智的東西。將這些所得進行整理,使之清晰化、條理化、寫成心得體會和書評。再通過開展讀書心得交流、語文知識競賽、詩歌背誦賽、搜集民間文化、社會調查等課內外活動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精講、閱讀、活動三者結合的形式。
根據教材的單元編排和課文內容的具體情況,精講、閱讀、活動三者的結合有的在一節(jié)課中,有的在一篇課文中,有的在一個單元中。
1.一節(jié)課中的1:2:1。即有的在一節(jié)課中老師精講10分鐘,學生閱讀20分鐘,開展活動10分鐘。比如在分析《春》這篇課文時,老師精講“春草圖”這一段從景物特點、修辭手法、語言美等方面作典型分析,然后讓學生自由閱讀其他自然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認真閱讀品味,按老師的方法仔細賞析,并大量閱讀寫此景物的文章、詩、積累其中的精美詞語、句子,最后讓喜歡名段的代表上臺當老師指導大家賞析他喜歡的段落。
2.一篇課文中的1:1:1。即有的在一篇課文中學生閱讀一課時,老師精講一課時,開展活動一課時。比如在學習《竹林深處人家》這課時:學生自由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小組合作查閱寫“竹”的有關書籍,搜集關于“竹”的常識(特點、種類、用途),寫竹的成語、詩歌,這里用一課時;老師從課文結構、內容、寫景的觀察順序對課文進行點撥,用一課時;開展以說“竹”為話題的活動,各小組代表發(fā)言,用一課時。
3.一單元中的3:2:1。即有的在一單元中老師精講二篇課文3課時,學生自讀自學其他課文2課時,開展活動1課時。比如在學習第一冊第二單元時,這單元是寫人的記敘文,老師重點精講《回憶我的母親》和《小巷深處》因為這兩課都是寫母親的,可以作比較閱讀進行了分析,用了兩課時;開展“說母親”的活動1課時,此活動按“母親的愛、感謝母親、歌頌母親(小組合作搜集寫母親的精彩句子、詩、歌曲等)、寫母親四大板塊進行;學生自讀,自學其他課文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