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殷紅
摘 要:為了探討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以及心理資本在二者之間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積極消極情緒量表和心理資本問卷對182名高校教師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高校教師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因此,發(fā)展心理資本有助于緩解高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影響。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心理資本;工作壓力;高校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18-0152-03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tween the two, the work stress scale,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scale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82 college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s helpful to ease the work pressur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its influence.
Key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work pressure; university teachers
隨著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各種各樣的考核標準隨之出臺。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進而影響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因此,對高校教師的壓力及其相關因素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工作壓力指與工作相關的各種不良刺激及其所引發(fā)的負性體驗與相應的身心反應。[1]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tài),它由符合積極組織行為學(POB)標準的四個構(gòu)念組成: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和韌性。心理資本超越現(xiàn)有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是個體重要的心理資源也是企業(yè)競爭不可或缺的要素。國內(nèi)外的研究都證實了心理資本對員工的績效和滿意度的積極影響[2-5]。心理資本對員工的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等積極態(tài)度;組織公民行為以及工作績效具有正向預測作用[6]。具體到主觀幸福感上,大量的實證研究證實心理資本對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有很好的正向預測作用[7-8]。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高校教師工作壓力、主觀幸福感和心理資本的關系,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主要以常州市某大學城的教師為調(diào)查對象。依托網(wǎng)絡平臺,將問卷地址發(fā)送至教師的工作平臺,根據(jù)自主自愿的原則匿名填寫。共有182名教師點擊填寫,有效填答率100%。
(二)研究工具
1. 大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該量表包含24個題目,共五個因子,分別是工作保障因素、教學保障因素、人際關系因素、工作負荷因素、工作樂趣因素。采用李克特4點評分形式,得分越高表示承受的工作壓力越大??偭勘淼腃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2,信度良好。
2. 生活滿意度量表(SWLS)。由Diener(1985)編制,共5個題目,采用李克特7點評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滿意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是0.87。
3. 積極消極情緒量表(PANAS)。由Watson等編制,邱林修訂。修訂后的PANAS包括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體驗描述詞各9個。采用李克特5點評分,分別將9個積極情感詞匯和9個消極情感詞匯的得分相加,分數(shù)越高表示積極或消極情緒情緒越高。本研究中積極情感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2,消極情感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2。計算主觀幸福感時,根據(jù)Thrash和Elliot等人的建議,用生活滿意度Z分數(shù)加上積極情感Z分數(shù)再減去消極情感Z分數(shù)。
4. 心理資本問卷(PCQ)。由Luthans編制,李超平翻譯并修訂。將該問卷的部分詞語適當修改,使之適合在教師群體中施測。該問卷共包含24個題目,由自我效能、希望、韌性和樂觀四個因子構(gòu)成。采用李克特6點形式評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偭勘淼腃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1。
(三)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結(jié)果與分析
(一)工作壓力、主觀幸福感與心理資本的總體情況分析
本研究首先對各變量及變量內(nèi)部各維度進行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均值為52.07±1.22(理論分數(shù)范圍為24-96),表明工作壓力處于中等水平。高校教師的心理資本均值為97.13±1.39(理論分數(shù)范圍為24-144),表明高校教師的心理資本較高。高校教師生活滿意度平均得分為19.43±6.20,表現(xiàn)出較多的積極情感(均值20.67±6.20),較少的消極情感(均值15.95±5.81)。
(二)心理資本的人口學變量分析
使用t檢驗與方差分析對心理資本與人口學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高職教師的效能維度得分顯著高于本科教師,心理資本整體及其他三個維度差異均不顯著;不同職稱的教師在心理資本整體及韌性、樂觀維度上差異顯著,事后多重比較的結(jié)果顯示,韌性維度上副高職稱的教師顯著高于中級職稱的教師,樂觀維度上副高職稱的教師顯著高于中級職稱的教師,心理資本整體副高職稱的教師顯著高于中級職稱的教師;心理資本整體及各維度在不同性別、是否兼任班主任、不同學歷、不同教齡、不同工作種類上沒有顯著差異。
(三)工作壓力、主觀幸福感與心理資本的相關分析
用相關分析探討各變量之間的關系,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心理資本整體及其四個維度與主觀幸福感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除自我效能維度外,心理資本整體及其他三個維度與工作壓力間存在顯著負相關;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存在顯著負相關。
(四)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作用分析
為檢驗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作用,以工作壓力為預測變量,以主觀幸福感為被預測變量,以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量,按照三步回歸分析的方法進行中介作用檢驗,結(jié)果見表2。
從表2可知,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作用顯著。由于第三步回歸分析中主觀幸福感對工作壓力的回歸系數(shù)仍然顯著,說明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的比例為30%。
三、討論
(一)工作壓力、主觀幸福感與心理資本的總體情況
本研究首先對高校教師的壓力、幸福感與心理資本的一般情況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處于中等水平,平均得分為52.07;高校教師體驗到較多的積極情感和較少的消極情感,心理資本水平較高,平均得分為97.13,表明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好。
(二)心理資本在各人口學變量間的差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職院教師的自我效能顯著高于本科院校的教師,表明高職院教師對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中級職稱的教師在樂觀、韌性以及心理資本整體得分顯著低于副高職稱,這表明中級職稱的教師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更易悲觀,迅速復原和超越的能力較低,心理資本耗竭得較多。學校管理者需要更多地關注中級職稱的教師,可以通過給予較多的社會支持、情感支持以及專業(yè)技能支持以提升中級職稱教師的韌性[9],彌補心理資本的耗竭。心理資本在性別、教齡上差異不顯著。
(三)工作壓力、主觀幸福感與心理資本的關系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四個維度與整體)與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除自我效能外,心理資本整體及其他三個維度與工作壓力間呈顯著負相關。前人的研究證實心理資本對積極情感等結(jié)果變量的積極作用、對消極情感等結(jié)果變量的消極作用以及心理資本對幸福感的預測作用[10]。本研究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不同的是前人的研究基本上是在企業(yè)環(huán)境下進行,本研究豐富了心理資本領域的研究內(nèi)容。
(四)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和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和主觀幸福感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應的比例為30%。心理資本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資源,當個體面對工作壓力時,心理資本可以幫助個體恰當?shù)貞獙?,進而產(chǎn)生低的壓力反應[11]。心理資本是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心理資本水平高可以提高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反之,主觀幸福感則會降低。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常州高校教師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心理資本在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因此,發(fā)展教師的心理資本有助于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提升教師的主觀幸福感。
參考文獻:
[1]凌文輇,方俐洛,黃紅.工作壓力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2004,3 (1):76-79.
[2]Larson,M.,& Luthans,F(xiàn). Potential adde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J].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6,13(1):45-62.
[3]Avey,J.B.,Luthans,F(xiàn).,& Youssef,S.M. The additive value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8(2):430-452.
[4]仲理峰.心理資本對員工的工作績效、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7,39(2):328-334.
[5]柯江林,孫健敏,李永瑞.心理資本:本土量表的開發(fā)及中西比較[J].心理學報,2009,41(9):875-888.
[6]Avey,J.B.,Reichard,R.J.,Luthans,F(xiàn).,& Mhatre,K.H.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behaviors,and performance[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1,22(2):127-152.
[7]Avey,J.B.,Wernsing,T.S.,& Mhatre,K.H.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and emotions on stress, anxiety,and well-being[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11,18(2):216-228.
[8]Culbertson,S.S.,F(xiàn)ullagar,C.J.,& Mills,M.J.Feeling good and doing g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ell-being[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0,15( 4):421.
[9]Tait,M. Resilience as a contributor to novice teacher success,commitment,and retention[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08,35(4):57-75.
[10]Avey,J.B.,Luthans,F(xiàn).,Smith,R.M.,& Palmer,N.F.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being over tim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0,15(1):17-28.
[11]Avey,J.B.,Luthans,F(xiàn).,& Jensen,S.M.Psychological capital: A positiveresource for combating employee stress and turnover[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9,48(5):67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