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觀帝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信息化的進步與科技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對人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德育教育也逐漸成為中學教育階段的首要任務,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更加注重其時效性,并且要求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逐步轉變教育觀念。激勵策略的運用往往離不開教師創(chuàng)設的德育教育課堂,通過將案例與論證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探究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對于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并以此為基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從而推動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有效的激勵策略。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實施;激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6-005-02
0
引言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常規(guī)管理,還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就是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意識。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個人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就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展開探討,以饗讀者。
一、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主要內容
(一)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德育教育。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體系當中,并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滲透于德、智、體、美、勞的教育之中,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學校工作的開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學校必須重視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并將其擺在首要位置,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理念。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年齡較小、思想尚未定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有利于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的欲望,有利于提升學生辨別真善美的能力,使學生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實施激勵策略的主要目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全方位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考慮問題,最大限度地提升德育教育工作實施的有效性,同時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實施激勵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與激發(fā)學生展開更高層次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任務。將激勵策略科學地運用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推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德育教育工作中,進而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三)實施激勵策略遵循的原則
為了更加切實有效地實施德育教育的激勵策略,在實施激勵策略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避免陷入誤區(qū),使班主任能夠順利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最終能夠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1.適度原則
將激勵策略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時,應嚴格遵循適度原則,以此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激勵的作用。適度原則是指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采取適當?shù)募畈呗?,將激勵策略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展現(xiàn)出來。
2.及時原則
在全面實施激勵策略的過程中,要堅持采用及時原則,即激勵要把握時機,以學生身邊真實發(fā)生的事件或是網絡上的熱點話題作為教學案例。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課堂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育課堂中來,班主任就應當及時對學生做出表揚和適當?shù)莫剟?,這樣不但能更好地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出來,而且還能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全面原則
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所特有的個性,因此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遵循全面原則,采用激勵策略要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不可一概而論。例如,對于平時善于表現(xiàn)自我的學生,班主任應當為其設計更高層次的目標,這樣能夠使學生不滿足于現(xiàn)狀而努力進取。對于一些平時不善于表現(xiàn)自我的學生,班主任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以及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一個通過激勵可以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以此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有效方法
(一)德育教育激勵策略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將學生的實際生活作為出發(fā)點是實施激勵策略的一基本環(huán)節(jié),以實際生活為基點對學生具體行為作出引導與鼓勵,有利于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生活中發(fā)生的小事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其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并及時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作出積極表揚與鼓勵。
在開展環(huán)境保護意識教育時,班主任可以利用不隨手扔垃圾展開教育活動,當學生在校園或者在街道上主動將垃圾拾起放入垃圾桶時,班主任就對學生這種良好的行為予以記錄并相應加取量化分。對學生進行尊師重長、團結互助觀念的教育時,班主任可以布置學生協(xié)助家長完成家務勞動的實踐作業(yè)。這樣的激勵方式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德育教育激勵策略與培養(yǎng)自律能力相結合
德育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能夠幫助每一位學生形成理想的道德內涵,并且成為一個具有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個體,同時保證在多樣環(huán)境下保持個體思想與行為的一致性。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德育教育的另一重要目標,德育教育激勵策略與培養(yǎng)學生自律能力相結合,既可以保證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得到提升,又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律能力。
開展與培養(yǎng)自律能力相結合的激勵策略,班主任在班級中可以開展小班主任活動,將德育教育工作分配給班級內的學生,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德育教育的內涵,另一方面使學生在責任心的驅使下,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切實有效地提升自律能力。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布置周期性的思想匯報、、個人感想、學習總結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我反思的環(huán)境,這樣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自律能力。
(三)德育教育激勵策略因人而異
在新時代教育的背景下,班主任更應注重每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實施激勵策略要因人而異,對于平時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班主任可以此為基礎把其學習目標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為其制定更高要求的目標;對于平時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班主任要充分考慮其自身特點,為其制定一個易于完成的目標,在課后可以將這些學習能力并不強的學生召集到一起,為其開展心理輔導,增強他們對于學習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多關注這些學生,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四)榜樣激勵
榜樣激勵是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對學生實施激勵的重要方式。運用榜樣激勵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心中的榮譽感,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真實存在的優(yōu)秀榜樣,不要盲目樹立榜樣。只有真實存在、并且被學生熟知的榜樣,才可以真正起到榜樣激勵的作用。
在一次例行班會上,班主任說道:“同學們,鄰班在本次學校綜合大比評中又獲得了第一名,而我們班的名次卻依舊倒數(shù)。對此你們有何感想呢?”聽到班主任的一番說話,同學們個個群情激昂,紛紛發(fā)誓在下次學校綜合比評中一定勇爭第一。看到學生們的積極表態(tài),班主任語重心長地說:“事實上,搞好班級建設是班里每一位同學的職責和義務。我們不但要重視學校的綜合比評,還要重視班級其它方面的建設。包括衛(wèi)生、紀律、成績等等,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希望大家能夠更好地管好自己,不要在教室內亂扔垃圾、講臟話等。對于亂扔垃圾、講臟話的現(xiàn)象,大家要相互監(jiān)督,爭取將我們的班級建設搞好。我相信這不僅是我一人的榮譽,也是大家的共同榮譽?!卑嘀魅瓮ㄟ^這榜樣激勵,班級建設就蒸蒸日上了。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選擇真實存在的、學生熟悉的優(yōu)秀榜樣激勵學生,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欲望,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物質激勵
相對于榜樣激勵而言,物質激勵似乎更真實可行、富有說服力。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適當?shù)剡\用物質激勵,能夠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內在激勵,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生每做一件好事,不論事情的大小,都要得到相應的一個勛章。將勛章貼在學生個人榮譽欄中。學期末總結時,班主任根據(jù)學生所得勛章數(shù)量的多少,給學生頒發(fā)不同的獎品。獎品分別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通過這樣的物質獎勵可以使更多學生爭做新時代的活雷鋒。為更好地發(fā)揮物質激勵的作用,對思想品德有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予以物質獎勵。例如,學生在課間主動幫助教師擦黑板、收發(fā)作業(yè),或者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困惑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班主任應及時對他們給予獎勵,獎勵其一支精美的鋼筆或者一套文具。物質激勵所用獎品不需要多么貴重,即使并不貴重,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鼓勵。
(六)榮譽激勵
榮譽激勵是班主任更好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與物質激勵有諸多不同的地方。榮譽激勵不是以獎品形式的鼓勵,而是以一種精神上的高度贊賞來激勵學生。只要能夠科學合理地運用榮譽激勵,同樣可以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實踐中,應運用榮譽激勵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如果發(fā)現(xiàn)班里有“活雷鋒”,應積極對其進行贊賞和表揚,請“活雷鋒”向大家講述做好事的過程和感受。比如:班級內一位學生放學過馬路時,攙扶一位盲人過馬路。這一幕被很多同學看見,班主任得知情況后,迅速組織班會在班內對其進行表揚,并要求這位學生講述事件的經過。在同學們聽到這位學生對故事的講述后,班主任為這位學生頒發(fā)“活雷鋒獎”榮譽獎狀。這種做法雖然是一種外在形式的東西,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卻是意義非凡的一種事情。
結束語
現(xiàn)階段我們國家對于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變得種類多樣、又富有新意。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不但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激勵方式,同時時刻關注激勵策略是否有效,是否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比較懵懂又相對叛逆的時期,正是因為這樣,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應更加重視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內心要求,這樣才能夠起到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忠,王艷紅.關于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施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8(05):171-172.
[2]張來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7):174-175.
[3]田莉昕.論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措施[J].才智,2017(16):39-40.
[4]康歡歡.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47.
[5]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