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我國擁有重要的法律地位。但目前我國憲法并不完善,存在許多缺陷與漏洞。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憲法解釋目前處于制度構想模式,存在較大差距,在憲法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如缺乏專門解釋憲法機關,憲法解釋程序的不完善等問題,導致我國憲法權威受損,所以亟待完善我國的憲法解釋制度。
關鍵詞:憲法解釋;憲法實施;制度完善
1 憲法解釋的概論
1.1 憲法解釋的釋義
憲法解釋制度產生于1803年的美國,憲法解釋屬于法律解釋,即對憲法條文根據(jù)憲法的精神與憲法原則作出合理性性解釋。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于憲法解釋并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對于憲法解釋,憲法法學家有著不同的理解,存在不同認識,但是總結起來有兩個代表性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憲法解釋是有國家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憲法規(guī)范的概念、內容所做的說明。要求憲法解釋主體是我國的國家機關,憲法解釋需要符合社會實際與憲法原則。
第二種觀點認為,憲法解釋是對憲法規(guī)范的主要內容及對憲法解釋的精神所做的解釋。不強調憲法解釋的主體,而是注重憲法解釋是否符合憲法解釋的原則。
1.2 憲法解釋的對象
學界關于憲法解釋的對象是一個爭議頗多的問題。在實踐中大多數(shù)人認為,憲法解釋的對象有三種,分別為憲法、憲法條文、憲法規(guī)范。
持憲法解釋的對象是憲法的這種觀點的學者,是將憲法當做一個整體來看,認為憲法是高于憲法規(guī)范的。在做憲法解釋時,不能將憲法條文孤立來看,而是應該將憲法條款聯(lián)系在一起來作解釋。此觀點認為憲法的核心內容是憲法精神與憲法原則,任何憲法條文不得與憲法原則相違背,否則構成違憲。
持憲法解釋的對象是憲法條文的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憲法解釋就是對憲法本身的解釋,并不關注憲法的精神。僅僅是對憲法條文的含義、具體內容做多角度理解。
持憲法解釋的對象是憲法規(guī)范的這種觀點的學者,將憲法解釋的范圍縮小到憲法條文,不包括不成文法。但是隨著憲法解釋制度的不斷完善,憲法解釋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憲法條文,此觀點不能適應其發(fā)展的趨勢。
2 我國憲法解釋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憲法解釋缺乏專門機構
我國憲法解釋模式是立法機關解釋模式,憲法的第67條明文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憲法解釋的權,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具有制憲權。意味著,全國人大有隱形的憲法解釋權。法治的發(fā)展與推進要依賴一定的權力分工,然而在憲法解釋制度上全國人大難免形成“自己解釋自己”的局面,“任何人不能作為自己問題的法官”[1]很容易形成權力集中與專制,也容易造成憲法解釋制度束之高閣,處于虛置狀態(tài),無法發(fā)揮憲法解釋制度的作用。
2.2 憲法程序的缺失
“對憲法解釋進行分析,程序也是十分重要的,程序正義是看得見的正義,和具體體會的實體正義進行比較,其更加直觀化。同時是對法律是否公正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2]憲法解釋制度能否被好好實施,依賴于一定的憲法解釋程序,憲法解釋程度對于憲法解釋制度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由作為我國根本大法的憲法解釋的修改程序十分謹慎可以看出,憲法解釋的程序應該相對嚴格。但是從現(xiàn)在我國立法現(xiàn)狀來看,并沒有制定專門的法律來對規(guī)范憲法解釋程序?,F(xiàn)在憲法解釋缺乏配套的憲法解釋程序,憲法解釋在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任意解釋憲法的情況,大大的損害了憲法的權威。
3 憲法解釋模式
在現(xiàn)代的憲政實施道路中,各國的憲法解釋的主體多種多樣,并沒將憲法解釋的權力都集中在一個專門機關。外國的憲法解釋制度日趨完善,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憲法解釋制度,從中借鑒優(yōu)點,彌補我國憲法解釋制度的不足與缺點。從世界各國的憲法解釋模式來看,有以下幾種:一是立法機關解釋憲法模式、二是普通法院解釋憲法模式、三是專門機關解釋憲法解釋模式。
3.1 立法解釋憲法模式
立法機關解釋是指:由一國的立法機關對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法律的精神進行解釋的制度。主要代表國家有英國。立法機關解釋憲法的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較好地維護了憲法的權威性,但同時也有缺點即缺乏實施性、可操作性。因為立法機關處于尷尬的地位,既是憲法解釋機關也是法律法規(guī)制定機關,自己不可能推翻自己,存在較大矛盾性。
3.2 普通法院解釋憲法模式
主要代表國家是美國。此種模式源自美國憲法實踐。在美國沒有憲法明文規(guī)定憲法解釋,聯(lián)邦最高法院以判例的形式開創(chuàng)了憲法解釋先河,著名案例有“馬伯里訴麥迪遜”案。聯(lián)邦法院“確立起由其作為普通法院的最終上訴法院,行使憲法解釋權力的制度,使得自己成為聯(lián)邦憲法的最終解釋者與保障人”。[3]普通法院解釋憲法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沒有設立專門的憲法解釋機關,由聯(lián)邦法院作為憲法解釋機關。普通法院解釋憲法模式的優(yōu)點是實現(xiàn)權力制衡,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開行使。避免權力集中與濫用。而最大的缺點就是,各級法院都有解釋憲法的權力,但是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容易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法律解釋沖突。
3.3 專門機構解釋憲法模式
最先創(chuàng)立的是奧地利,后來由其他歐洲國家所采用。專門機關憲法解釋模式與其他憲法解釋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設立專門機構來負責解釋憲法工作。專門機構憲法解釋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由專門的機構、專門的人員對憲法進行解釋,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全國人大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壓力,充分發(fā)揮憲法解釋功能。
4 完善我國的憲法解釋制度
4.1 設立專門的解釋憲法機構
由于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任務繁重并且受到會議期限有限制的影響,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處于被動解釋憲法,缺乏解釋憲法專業(yè)人員,無法充分發(fā)揮憲法解釋的職責,需要設立專門的憲法解釋機構來分擔工作,更加充分行使憲法解釋功能。專門機構的工作人員經(jīng)過選拔,專業(yè)性較強,能夠較好處理憲法解釋工作,保障憲法解釋工作的專業(yè)性與保護憲法的權威。
4.2 制定憲法解釋程序與完善憲法解釋原則
憲法解釋程序的完善與發(fā)展有利于實現(xiàn)實體法的公正,制定程序法對于完善憲法解釋制度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憲法解釋程序與憲法解釋原則不完善,導致憲法解釋工作開展不順利,憲法解釋機關不知道適用何種程序解釋憲法,憲法解釋制度處于虛置狀態(tài)。制定專門的憲法解釋程序與憲法解釋原則,有利于順利進行憲法解釋的工作,嚴格遵守憲法解釋程序,避免憲法解釋肆意性,充分履行憲法解釋職責,保障憲法解釋的科學性,充分保障憲法權。
4.3 培養(yǎng)公民的憲法觀念,增強公眾的憲法監(jiān)督
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至上。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以憲法為依據(jù)的,我國公民應當嚴格按照憲法規(guī)定辦事,不得與憲法的規(guī)定相違背,維護憲法的尊嚴。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依靠人民的理論監(jiān)督憲法實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憲法也能夠很好的維護公眾利益,切實服務人民。
參考文獻
[1]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78:154.
[2]林傳坤. 研究我國憲法解釋程序制度.《法學研究》,2016年第10期.
[3]周偉.憲法解釋機關比較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作者簡介
呂丹(1992-),女,黑龍江省拜泉縣人,學歷在讀碩士,學校: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