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慧?肖海雁
〔摘要〕一個17歲的女孩,由于在班級里發(fā)生受排擠的事情,不愿意去學校,害怕上學了。父母和自己覺得不應該這樣,這樣會耽誤學習,由此找到老師開展了心理咨詢。咨詢師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幫助女孩建立可以重新上學的勇氣,女孩和父母一起努力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這一事件提醒我們,當前應當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際交往技巧的培養(yǎng)以及家庭教育,培養(yǎng)孩子強大的自信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
〔關鍵詞〕系統(tǒng)脫敏療法;放松訓練;輔導個案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32-0050-03
一、個案概況
小玉(化名),17歲,是某重點中學高二學生,家中獨生女,住校生,學習成績優(yōu)異。第一次見她是在高二上半學期,小玉是由父母陪伴來到咨詢中心的,主要由母親來陳述情況。這個小姑娘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衣著整潔、頭發(fā)整齊,但是面容有些憔悴,并且一直戴著耳機,不知道里面是否播放著歌曲。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一)主訴
不想去學校,害怕去學校,但是總不去學校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意識到自己不該這樣,所以想要得到幫助。
(二)個人陳述
自己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在班級中屬于中上,家里就我一個孩子,父母很關心我的學習情況,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可以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我自己也很努力學習,希望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但是在一次上自習課的時候,自己正在學習,旁邊的幾個同學一直在說話,打擾到自己。說他們,他們也不聽,隨后,我去告訴了老師,老師知道后,訓斥了這幾名同學。這幾名同學知道后,總是對自己冷嘲熱諷的,從一些小事情上為難自己。剛開始還覺得沒事,以為過幾天就過去了,但是之后時不時總是這樣,自己快受不了了,心情總是不好,比較低落,隨后也影響到自己的成績,慢慢就不想去學校,害怕去學校了。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一)父母反映情況
在家里小玉非常乖,可以說是乖乖女的形象,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作業(yè),完成作業(yè)后會自己在房間玩電腦、聽音樂等等。一般不會給父母帶來很多的問題,基本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不會反駁,只是順從。
(二)老師同學反映情況
小玉在班級中的學習成績?yōu)橹猩希瑢W習態(tài)度較好,性格比較內(nèi)向,情緒一般不怎么表現(xiàn)出來,和班級同學交流比較少,主要是幾個關系比較好的同學交流相對深入一點。
(三)咨詢師觀察
小玉,衣著整潔、頭發(fā)整齊,身體發(fā)育正常,智力正常,但是面容有些憔悴,并且一直戴著耳機,不知道里面是否播放著歌曲。沒有幻覺、妄想等癥狀,有完整的定向力自知力。談到這個事情比較緊張,著急。
四、評估與分析
(一)評估:根據(jù)對小玉相關資料的收集,可以看出,該學生智力身體發(fā)育正常,性格偏內(nèi)向,比較細心,在意他人的看法,對自己要求較高,害怕去學校,認為自己不應該這樣,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辦。
評估為一般心理問題。
(二)評估依據(jù):該求助者,身體智力發(fā)育正常,無器質(zhì)性疾病,在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緊張、焦慮、煩躁,自己的學習情況受到影響,有時候會失眠。
心理測驗結果顯示,焦慮自評量表(SAS):粗分47,標準分57,提示為輕度焦慮。
(三)原因分析:小玉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發(fā)展中,但是并不完整,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情緒波動比較大。高二時,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習氛圍比較緊張。科目作業(yè)都會比較多,并且進入重點高中,競爭壓力比較大,為了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自尊心極強,遇到這個事情,影響到學習和生活。
五、咨詢目標
近期目標:改善情緒低落,焦慮不安,自責等不適情緒,改善睡眠,改變其認知行為模式,正確看待向老師打報告的事情,和同學化解矛盾,和睦相處。給予求助者心理支持,幫助求助者減輕或消除焦慮、痛苦,重建以前的社會、身體、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功能水平。
遠期目標:在達到上述目標的基礎上,幫助求助者減輕或消除癥狀,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學會放松,學會一些簡單的心理調(diào)適的基本技能。重建正確的認知模式,樹立自信,促進求助者心理健康和發(fā)展,達到人格發(fā)展和完善。提高應對突發(fā)情況的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遇到事情不能一味逃避,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六、咨詢過程及咨詢片段
第一階段(第1次咨詢)
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了解來訪者基本情況,收集相關資料。確定主要問題,共同協(xié)商咨詢目標。介紹心理咨詢方法和相關情況。填寫咨詢登記表,了解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介紹雙方責任、權利、義務;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驗;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以及該來訪者的異常表現(xiàn)情況;本著尊重、熱情、真誠的態(tài)度使來訪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納。
在詢問一些基本問題時,她自己不回答只是看看母親,之后由母親和我交流。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我首先請她父母去別的房間暫時等一等,讓我和小玉單獨聊一聊。
父母出去后,小玉明顯有些緊張不安,在這個時候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至關重要。雖然在父母那里簡單了解了一些情況,但是一些具體的問題和情況還需要和小玉進一步澄清。
第二階段(第2次咨詢)
教會來訪者調(diào)整呼吸,進行放松訓練。
要穿舒適寬松的衣服,保持舒適的躺姿,兩腳向兩邊自然張開,一只手臂放在上腹,另一只手臂自然放在身體一側;緩慢地通過鼻孔呼吸,感覺吸入的氣體有點涼涼的,呼出的氣息有點暖。吸氣和呼氣的同時,感覺腹部的起伏運動。
保持深而慢的呼吸,吸氣和呼氣的中間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幾分鐘過后坐直,把一只手放在小腹,把另一只手放在胸前,注意兩手在吸氣和呼氣時的狀態(tài),判斷哪一只手起伏更明顯。如果放在胸前的手的起伏比另一只手更明顯,意味著我們采用的更多的是胸式呼吸而非腹式呼吸,要多用腹式呼吸。同時提示自己身上哪些部位還緊張,想象氣體從那些部位流過,帶走了緊張,進入放松的狀態(tài)。
父母不在,小玉有些慌亂,這個非常明顯。這時候我鼓勵小玉,并讓她感受到這個環(huán)境是溫暖安全的,不要有太多的顧慮,嘗試讓她放松下來。
一開始,在指導小玉進行放松訓練的時候,小玉有些不適應,有些不解,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該怎么做。我并沒有注意到這些,就是教小玉呼吸放松,但是幾次之后并沒有什么效果,我意識到可能我太過著急,沒有注意小玉的感受和狀態(tài)。在和小玉仔細交談之后,明白了她的顧慮與不安。明白了她的無助,對此我也表示抱歉,在解決這些問題后,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雖然還有一些不習慣,不適應,但是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再次及時給予小玉鼓勵,讓她在家里,也可以嘗試著進行放松訓練,也可以和父母一起進行訓練,感受放松。
第三階段(第3次咨詢)
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建立焦慮等級。向來訪者介紹系統(tǒng)脫敏療法。
選錄咨詢過程中的對話(來訪者簡稱“玉”,咨詢師簡稱“咨”)。
咨:咱們之前進行了放松訓練,不知道你最近感覺如何?
玉: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并沒有什么用,自己學不會這個,但是堅持下來,確實有不一樣的感覺。
咨:不一樣的感覺,可以跟我說一說嗎?
玉:之前在家的時候還好,但是一想到去學校就覺得緊張、抵觸,在這個時候嘗試老師教過的放松法,感覺會好一些。
咨:嗯嗯,非常好,確實我也感受到你的變化了,為此感到很高興。
咨:我們之前簡單提到過系統(tǒng)脫敏療法,不知道你還記得嗎?
玉:老師,不好意思,我不太記得了,并且有些不是很理解。
咨:沒有關系,我現(xiàn)在重新給你講解一下,系統(tǒng)脫敏療法主要是誘導求助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jīng)癥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tài)在求助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nèi),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呈現(xiàn),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懼,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
小玉這時候有些茫然,看著就是聽得迷迷糊糊的感覺。
咨:這樣說有些理論化,我再用通俗一點的語言給你講一下,就是說你現(xiàn)在害怕去學校是吧?那么我們就需要看看學校引起你焦慮緊張的一個等級變化,然后從最低級開始處理它,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玉:好像有一點理解了,但是具體還是不知道怎么做?
咨:沒關系,我會教你的。比如說,你現(xiàn)在害怕去學校,那么在家的話就沒有這些緊張害怕情緒是嗎?
玉:是的。
咨:系統(tǒng)脫敏療法一般把焦慮等癥狀分為10個等級,標記為0~100,那么我們就把待在家里定為0級,什么情況下,你覺得自己的緊張程度達到100呢?
玉:到達學校,見到和我發(fā)生沖突的同學們,并和他們交流。
咨:那我們把這個定為100,然后你可以想一想從0級開始,什么情況下是10級,什么情況下是20,以此類推。你可以寫在紙上,之后我們探討。
玉:好的,我試試看。
小玉和我共同建構了屬于她的焦慮等級,隨后先進行放松訓練,從0級開始,逐步進行系統(tǒng)脫敏。
在此過程中,小玉的配合和主動交流讓我很欣慰很開心??吹搅怂囊恍┳兓?。
第四階段(第4~6次咨詢)
幫助小玉了解自己焦慮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鞏固咨詢效果,學會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事情,使她在認知、思維、情緒、行為等方面重建新的反應模式。學習與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人際關系相處的一些的小技巧。
七、咨詢效果評估
來訪者自我評估:情緒低落,焦慮、緊張抑郁等不適情緒明顯好轉(zhuǎn),無頭痛、無失眠、進食正常。
來訪者社會功能狀態(tài):人際關系恢復正常,與老師同學交往順暢,交流明顯增多。能參加正常的學習、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來訪者咨詢前后兩次心理測驗結果比較:后測,焦慮自評量表(SAS)粗分、標準分明顯下降,癥狀明顯減輕。
咨詢師的評價:通過回訪和跟蹤,發(fā)現(xiàn)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的。解除了情緒困擾,來訪者已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通過咨詢,能夠促進來訪者進行自我探索、自我成長和人格完善。
八、咨詢反思
咨詢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玉比較沒有主見,表達自己情緒和看法的時候比較少,媽媽像是她的發(fā)言人一樣。家庭的壓力會比較大,進而出現(xiàn)心理壓力。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一般比較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但是對于心理健康關注比較少,總是出現(xiàn)問題后再關注。心理問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家庭和學校需要互相配合,共同促進學生更好成長。在此次咨詢過程中,雖然簡單了解小玉的家庭教育模式,但是并沒有與其父母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如果可以進行深入交流,可能我們都會有更大的收獲。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臨汾,0410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肖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