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
摘要:中職學校的語文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信仰,發(fā)展良好的個性,形成高尚的人格,為以后走向社會并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那么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如何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愿意在課堂上配合老師,最后能夠主動學習語文,愛上語文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四點入手。
關(guān)鍵詞:提升;明確;豐富
一、提升學生自信
進入職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被普高涮下的學生,是被人為地貼上了“差生”的標簽的學生。他們的熱情之火被澆滅了,自信心被遺失了,人生的希望也迷茫了。于是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開始自暴自棄,不再以學習為目的,而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早戀、打架、酗酒、電游似乎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然而,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充滿了朝氣。在一定程度上說,他們擁有巨大的學習潛力,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在某種程度上也比普通高中的學生更強。許多學生過早的偏科,但他們有的語文學習極好,甚至可以寫出詩詞歌賦。
因此,中職學生不是不能學習。只要讓他們重拾自信,重新點燃學習的激情,他們是可以學習好語文的。而且語文的學習在于積累,中職學生有了十幾年的生活積累,只要他們重新振作,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上、閱讀中、生活中去積累,他們的語文水平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因此,讓中職生愛上語文,首先需要老師去引導,去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激發(fā)他們語文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確切地感知到他們是能夠?qū)W好語文的。
二、明確學習目的
人都是有愿望的,只有所做的事情可滿足自己的愿望,我們做事才有干勁。學生學習也是一樣,只有感覺到學習可滿足自己的愿望時,才有心學習,有干勁學習。中職學生尤其如此。中職學生不愛語文學習,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發(fā)覺到語文與未來人生的重要聯(lián)系。許多學生是帶著學專業(yè)的目的來職校學習的,他們認為學好專業(yè)就行,語文課的開設(shè)沒作用。
因此,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應把語文學習與學生的未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學習與他們的美好生活追求是離不開的,每一堂語文課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懂得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時時處處都需要運用語文,因而也需要時時處處學習語文;一個不熱愛語文的人會給他的生活與工作帶來多大的障礙。
這樣,讓學生懂得了語文學習是他們未來的幸福生活、成功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礎(chǔ),語文學不好將會影響終生。這樣,他們就會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為他們學習語文奠定了思想基礎(chǔ)。
三、豐富學習方式
(一)語文課堂趣味化
1、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是目前一種常見而有效的增強語文趣味的教學手段。它有音樂、圖片、視頻、動畫等元素,能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感覺等各種感官,因而能激發(f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體悟作品真意,這比教師在講臺上單純的描述直觀和真切得多。比如《沁園春·長沙》的課件,毛澤東的詩詞、書法,讓學生驚嘆于一代偉人的詩意與才情;毛澤東獨立橘子洲頭的畫面,讓學生一睹偉人翩翩風度;漫山火紅的楓葉、遨翔長空的雄鷹、自由自在的游魚,讓學生從視覺的角度真切地感悟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機勃勃;《恰同學少年》的視頻,讓學生對當年風華正茂的革命青年改天換地的革命斗志油然而生敬意……這樣,再結(jié)合語文老師聲情并茂的教學,不愁學生學不好這樣的課文。
2、巧設(shè)課堂小活動
單純的課文講讀是枯燥無味的,但在一些課文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設(shè)計一些課堂小活動,比如分角色朗讀、朗誦比賽、課本小劇,還可文體互改等等,使學生沉醉其中,不知不覺地將學習作為了一種游戲、一種享受。比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淺易文言文,有位老師上這篇課文時,另辟蹊徑,除了運用精美的課件外,她根據(jù)課文的情節(jié)性的特點,設(shè)計了一幕課本劇——讓學生自導自演課文的故事。課堂上,幾個學生把鄒忌、鄒忌妻、鄒忌妾、鄒忌客等幾個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可見學生在課外是花了不少的精力感悟文章的。這不僅讓學生理解了文言字詞、翻譯了文言課文,還掌握了人物性格,甚至還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一舉多得。這樣的語文課學生能不愛嗎?
(二)課外學習生活化
1、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活動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闭苋艘舱f:“開卷有益”。一個愛讀書的人,肯定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人,一個充滿愛的人。他的生活情趣與愛就來自對語文的愛。因此,我們語文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并且不斷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采取相應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檢查與激勵,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nèi)學習的有效延伸和有效幫助。
2、指導學生課外寫作活動
語文寫作歷來就分為課內(nèi)寫作與課外寫作。課內(nèi)寫作是老師進行寫作教學的主要方法。但在進行寫作教學的同時課外寫作也不能忽略。課外寫作是課內(nèi)寫作的有益延伸與補充。由于語文課堂時間的有限,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可能僅依賴于課內(nèi)寫作而練就。因此,語文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外作文的寫作,比如寫日記、周記;寫隨筆,寫心得體會等等。
四、提升教師情趣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里的第一句是“重情趣”,這是于永正老師語文教學的最大特色。在我看來,要成為一個充滿情趣的語文教師,需做到以下三點:
(一)對語文有強烈的熱愛
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熱愛中國文化,熱愛語文。特級語文教師于漪就是一個將語文教學當作樂趣和享受的人。她曾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功夫首先要下在對學科的熱愛、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上?!敝挥袩釔壅Z文,才能將語文課當作一種享受,才能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將這些感受傳達給學生。比如通過《憫農(nóng)》,要能感受農(nóng)民的辛苦;通過《江雪》能感受天地的蒼茫;通過各種寓言童話故事,能看到生活的樂趣。
(二)對生活具有豐富的情感
教育家毛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fā)展培育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fā)展和培育別人的情感?!鼻楦胸S富的教師,因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的情感之樂而樂,因作品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之憂而憂,才能將自己的情感與學生分享,并引發(fā)作品、教師和學生之間在情感上的有效互動。比如同樣講解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如果教師充滿感情,富有表情,把毛澤東獨立湘江的偉岸雄姿聲情并茂地表現(xiàn)出來,把湘江秋景用飽滿的熱情朗誦出來,把同學少年的崢嶸歲月子通過語言和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來,肯定比毫不動情、表情冷漠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三)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怎樣的師傅就會教出怎樣的徒弟,怎樣的老師也會教出怎樣的學生。如果一個語文老師情趣低俗,別說得不到學生的喜歡,他的課堂也會索然無味,而且教出的學生也會情趣低俗,培養(yǎng)不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F(xiàn)在有一些教師受社會風氣的影響,思想境界不高,降低了開展情趣教學的能力。正如因此,語文老師必須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讓學生欽佩,受學生歡迎,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你。
總之,語文教師只有自身情感豐富,情趣高尚,才能投入語文教學,實施情趣教育。
參考文獻:
【1】豐寧.如何讓中職學生愛上語文[J].新課程(下),2014(10):88-89.
【2】胡家英.讓中職學生愛上語文--關(guān)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5):87-88.
【3】孫彬.探究學習,讓中職學生愛上語文[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