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翻譯理論探微:從“易”到“感受”說

      2019-01-14 02:32:05馮宏
      文教資料 2019年31期
      關(guān)鍵詞:翻譯理論翻譯原則感受

      馮宏

      摘 ? ?要: 翻譯理論既是指導(dǎo)翻譯實踐的標(biāo)尺與準繩,又是翻譯者從事翻譯活動必須遵循的原則。人類翻譯活動一直都在探尋翻譯的理論,縱觀翻譯的歷史長河,以時間為軸,從唐賈公彥、宋僧法云提出的“易”,英國的亞歷山大·泰特勒的“同等效果”,嚴復(fù)的“信”,馬建忠的“善譯”,瞿秋白的譯論,美國的尤金·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蘇聯(lián)的費道羅夫的譯論,再到現(xiàn)代范仲英提出的“感受說”,中西方對翻譯理論的闡釋不謀而合,高度統(tǒng)一。

      關(guān)鍵詞: 翻譯理論 ? ?易 ? ?“感受”說 ? ?翻譯原則

      一、翻譯理論的價值

      翻譯理論歷來被認為在衡量翻譯質(zhì)量標(biāo)準方面能夠提供某種尺度,翻譯理論既是指導(dǎo)翻譯實踐的一把標(biāo)尺與一條準繩,又是翻譯者從事翻譯活動時遵循的必要原則。翻譯者對翻譯工作持有什么樣的翻譯理論,有怎樣的要求,直接關(guān)系到翻譯文本質(zhì)量。自從人類有了翻譯活動以來,古今中外眾多翻譯實踐者一直在為尋求更實用的翻譯理論不斷地努力探索,并在翻譯實踐中不斷修正已有的翻譯理論,以不同的表述方式提出新的富有自身特色的翻譯理論。當(dāng)然,翻譯實踐并不一定非以翻譯理論的存在為先決條件。譚載喜(1999:25-28)認為,翻譯實踐,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在一定的指導(dǎo)原則之下進行,從一開始及之后,對于翻譯原則翻譯者們未必有明確的表達。德國文化學(xué)派翻譯理論家詹姆斯·霍爾姆斯(James Holmes)(1988:78)在談到翻譯理論的作用時認為如果沒有一個直觀的理論假設(shè)作為起點,就不可能在任何領(lǐng)域開展工作。以文學(xué)翻譯家董秋斯(1899—1969)為代表的翻譯家紛紛強調(diào)翻譯理論建設(shè)的重要性。(穆雷,2018:9-18)

      對于翻譯活動的最終結(jié)果古今中外的翻譯者無不有一種最簡單、直接,甚至可以說是最樸素的認識,那就是翻譯是一種語言在另一種語言中找到相對應(yīng)的表述方式。基于人類對于外部世界認知的共性特點,在翻譯理論的某些表述上翻譯理論家們也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認識。

      二、翻譯理論的延革:從“易”到“感受說”

      唐朝的經(jīng)學(xué)家,又是語言學(xué)家的賈公彥,他在所著的《義疏》里認為:“譯即易,謂換易言語使相解也?!保ú苊鱾悾?013:101)宋朝僧人法云在所編著的《翻譯名義集》的自述中說:“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zhuǎn)成漢地之言。音雖似別,義則大同?!边M一步提到“譯之言,是易也;謂之所有,易其所無”。(曹明倫,2013:46)這樣兩部古老的著作中對翻譯樸素的認識都可以概括為翻譯是語言之間的對應(yīng)轉(zhuǎn)換。

      從國外現(xiàn)今留有的資料來看,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后世尊奉為偉大的翻譯理論家亞歷山大·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1747—1814)1793年在《論翻譯的原則》(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書中提出了翻譯原則: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陳建平,2013:7)(好的翻譯就是把原作的優(yōu)處完全轉(zhuǎn)述到譯入語國的人能夠清晰地領(lǐng)悟到并能強烈地感受到的另一種語言,這一點就像操原語的人所領(lǐng)悟或感受到的一樣。)(此處為作者譯)這樣的原則后來被冠以“同等效果”原則(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之名。根據(jù)這一定義這里指明了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三大原則:1.譯文應(yīng)當(dāng)是原作思想的完整轉(zhuǎn)寫;2.轉(zhuǎn)寫的風(fēng)格與筆調(diào)如同原作的相同特點;3.翻譯應(yīng)該一如原文流暢易讀。這里更加明確指明翻譯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對等,只不過這種對等是更加深層次的,不僅要達到文字字面的對等,而且要達到思想與修辭方面的對等。

      中國近代,嚴復(fù)的翻譯理論“信、達、雅”更是以最簡約的漢語表述道出了翻譯要達到的三種效果。其中的“信”,簡捷的表達方式在當(dāng)時通信不發(fā)達的條件下,與亞歷山大·泰特勒在思想上卻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兩位翻譯理論家都是從忠實于原文,順暢地表達,同時翻譯應(yīng)取得一定的修辭效果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這種統(tǒng)一只能說明人類對事物的認識存在共性,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再認識我國第一位語法學(xué)家馬建忠的“善譯”理論。他的“善譯”理論依據(jù)原文言文的意思可以表述為三點(以下三點認為是他的翻譯理論三大標(biāo)準):(1)譯者要對兩種語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異同;(2)弄清原文的意義、精神和語氣,把它傳達出來;(3)譯文與原文毫無出入,使讀者讀了譯文后能夠達到與原文相同的感受。(盧康華,1984:265)對于馬氏的翻譯理論,周儀(1999:10)認為已經(jīng)涉及風(fēng)格、文法、修辭等多個領(lǐng)域。特別對于最后一條標(biāo)準,應(yīng)該是現(xiàn)代“等值翻譯”理論的鼻祖。馬建忠對翻譯效果的表達可謂與前面提到的翻譯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實質(zhì)卻高度一致。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除以革命者為人所熟知外,在文壇的翻譯領(lǐng)域為大家熟知是他對翻譯的概念給出了見解:“翻譯應(yīng)當(dāng)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確地介紹給中國讀者,使中國讀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國讀者從原文得到的概念?!保ㄖx天振,1999:122)此論段即是當(dāng)今美國翻譯理論家Nida在八十年代提出的“動態(tài)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論。瞿秋白的提出比Nida早了幾十年。

      美國翻譯家、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的翻譯標(biāo)準是:譯文讀者在閱讀譯文時,某種程度上得到的反應(yīng)、影響和感受與原語讀者所得到的大致對等。換言之,翻譯文本對于原語文本的接受所起的作用大體等同。為了達到“動態(tài)對等”的效果,奈達提出了四條原則:1.忠實于原文的內(nèi)容;2.譯文與原文的文學(xué)體裁所起的作用一致;3.讀者對譯文的接受程度(不管他是專家還是普通人,是受過教育的成人或兒童);4.譯文將用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黃田,2009:62)無論進一步解讀原則如何,總之,實質(zhì)與瞿秋白的說法不謀而合。

      除過英語世界的以上幾種著名論斷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翻譯理論界語言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蘇聯(lián)的翻譯理論家費道羅夫的翻譯理論,他的翻譯理論在五十年代對我國翻譯界有很大影響。費道羅夫的翻譯理論一般認為有兩個要點。一是譯文與原文的作用相同(在表達方面認為是等值的表現(xiàn));二是譯者在選用語言材料時,原語與譯入語是等值的(這是就語言和文體方面認為是等值的表現(xiàn))。他說:“等值翻譯就是表達的原文思想內(nèi)容完全準確并在修辭上、作用上與原文完全一致?!薄暗戎捣g就是復(fù)制原文形式的特點(如果語言條件許可的話),或創(chuàng)造在作用上與原文特點相符合的東西表達原文特有的內(nèi)容與形式間的相互關(guān)系,這就是說,要運用這樣一些語言材料,這些材料雖然在形式上常和原文各要素不相符合,卻與譯文語言的準則相符合,并且能在整體中起同樣的表現(xiàn)作用。”實質(zhì)上等值翻譯在費道羅夫看來,譯文在表達方面與原文要求要達到等值,就選用的語言材料和文體而言譯者與作者在此方面也等值。以上兩點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等值翻譯就是表達的原文思想內(nèi)容完全準確并在修辭上、作用上與原文完全一致?!保只吞?,1997:199)習(xí)慣把費道羅夫的翻譯理論稱之為“等值翻譯論”。從“等值”二字已見實質(zhì)所在,與“易”之說到“動態(tài)對等”,全然相通。

      1994年范仲英(1994:13)編著的《實用翻譯教程》一書中,翻譯被認為是:“把一種語言的信息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使譯文讀者能得到原作者表達的思想,得到與原文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狈督淌谡J為他的翻譯理論在翻譯定義中體現(xiàn)出來了,可以用“感受”說來概括。但從定義中不難看出,前人對此描述得非常準確雅致,如果以瞿秋白的定義來看,更是一種翻版,新意不足,只是一個新的名稱而已。

      三、結(jié)語

      中西翻譯理論與實踐盡管有著不同的文化與語言背景,但縱觀中西翻譯理論的傳承,卻有諸多相似之處。無論是中國古代翻譯家總結(jié)的翻譯中的“易”,還是其后中外出現(xiàn)的亞歷山大·泰特勒的“同等效果”,嚴復(fù)的“信”,馬建忠的“善譯”,瞿秋白的譯論,尤金·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費道羅夫的譯論,再到現(xiàn)代范仲英提出的“感受”說等,實質(zhì)相同。恰如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所認為的,世界語言雖然眾多,互不相同,主要因為有不同的形式而已,(勞隴,2014:116)尤金·奈達的論述言外之意是:語言的實質(zhì)是相同的,只在于外部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而已,在對翻譯理論的認知中也不例外。

      參考文獻:

      [1]曹明倫.翻譯之道 ? ?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2]陳建平.應(yīng)用翻譯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xué)出版社,2013.

      [3]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4.

      [4]Holmes, J. 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M]. Amsterdam: Rodopi,1988:67-80.

      [5]黃田,郭建紅.文學(xué)翻譯:多維視角闡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盧康華,孫景堯.比較文學(xué)導(dǎo)論[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6]穆雷,傅琳凌.翻譯理論建構(gòu)的原則與途徑[J].中國翻譯,2018,39(03):9-18.

      [7]勞隴.勞隴翻譯理論文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

      [8]林煌天.中國翻譯詞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9]譚載喜.中西譯論的相似性[J].中國翻譯,1999(6):25-28.

      [10]謝天振.譯介學(xué)[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1]周儀.翻譯與批評[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翻譯理論翻譯原則感受
      目的論忠實原則在英文歌詞翻譯中的應(yīng)用
      青年時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2:17
      《一億有多大》教學(xué)設(shè)計與評析
      初中作文教學(xué)的方法和感受
      解讀翻譯等值理論
      將“旋律——感受”反饋機制融入中學(xué)生物課堂的嘗試
      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功能對等分析
      關(guān)于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單元感受小研究設(shè)計的思考
      談?wù)劮g史的研究方法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39:41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試析翻譯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yīng)用
      通山县| 鹤庆县| 江津市| 屏边| 乐山市| 洛扎县| 沁水县| 大石桥市| 湘潭县| 禹州市| 正安县| 麻栗坡县| 秦皇岛市| 互助| 梁河县| 盐边县| 叙永县| 鹿邑县| 鞍山市| 宜黄县| 沙河市| 祥云县| 朝阳市| 黄山市| 乌兰县| 吴江市| 吉安市| 兴和县| 乐山市| 庆阳市| 庄河市| 襄樊市| 宁德市| 淳安县| 新绛县| 元朗区| 定日县| 龙胜| 庆阳市| 新津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