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艷 李建錄
摘 ? ?要: 本文研究初中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影響因素及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影響,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此實施有效的初中課堂教學。
關鍵詞: 初中課堂 ? ?師生關系 ? ?有效教學
當前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fā)展。因此,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維系教育活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學習。
國外關于師生關系理論、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較多,已經由研究單一的教師因素擴展到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關注學生學習、師生交往及教師教的策略和學生學的方法。國內研究大多側重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把兩者結合起來的相關研究較少。因此以課堂師生關系作為有效教學的切入口,研究師生關系和有效教學的互動關系,不僅關乎教育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與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密切相關。由此可見,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非常值得關注。
一、課堂師生關系的影響因素
1.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
在課堂師生關系建立中,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師生關系。如果教師有職業(yè)倦怠,在教學中備課簡單膚淺,上課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那么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同時,如果教師不能公平地對待學生,“偏愛優(yōu)生,忽視中間生,厭惡差生”,則必定會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影響師生關系。
2.教師的管理風格。
教師的課堂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師生關系。初中生由于身心不成熟,自控力較弱,難免在課堂上出現搗亂的情形。面對這種情況,如果簡單粗暴地當眾批評學生,甚至做出不當的懲罰,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引發(fā)學生對老師產生逆反情緒。
3.教師的學識。
“親其師,聽其言,信其道”。教師的學識是影響學生親近教師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一位教師博學多才、輕松駕馭教學內容,則必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喜歡課堂內容,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反之,如果教師的上課內容空洞乏味,就不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就會產生不良的課堂師生關系,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4.學生的心理特點。
在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心理的不完全成熟,自控力較弱,有時逆反心理嚴重。如果一個學生總是違反校規(guī),處處和教師對抗,那么他和教師的課堂關系就是不和諧的。
5.學生對教師的評價。
有些學生對老師有偏見,尤其是自我評價低、自卑的學生,通常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認為老師瞧不起自己,主動疏遠老師,在課堂上不配合老師。
二、課堂師生關系對有效教學的影響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關注的是有效教學,或者說是高效教學,避免的是低效的甚至無效教學。那么有效教學如何實現?必然涉及諸多方面的因素,似乎千頭萬緒,讓人無從下手,但從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的角度考慮,發(fā)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是其中極重要的方面?!皫熒P系是學校各種關系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制約著學生對教育的接受程度,影響著教育過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質量和效果”①。由此可見,要提高教學成效,落實教育目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落實有效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課堂中師生關系對教學活動及有效教學有著重大影響。
案例一:教室里老師正在上課,突然從一個男生的抽屜里飛出一個紙團,全班學生都叫起來,老師很生氣,快步走到扔紙團的學生身邊,氣憤地說:“你為什么不好好聽講,在課堂上搗亂?你看全班同學的學習都受你的影響了!”這個學生辯解道:“紙團不是我扔的?!边@下老師更生氣:“做錯了還不承認!還想抵賴!”哪知道這個學生倔脾氣上來,說:“不是我就不是我!”班級這下亂作一團糟,學生都在紛紛議論到底是誰扔的,無心學習。這時,這個學生甩手跑出了教室。隨之,本來氣氛融洽的課堂變成“一鍋粥”,教師沒有教下去的心思,擔心跑出去的孩子,其他學生難以集中精力學習。
案例二: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入語,創(chuàng)設出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學生被老師以最短的時間帶入課堂,與老師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學生會迅速地全身心融入課堂教學。比如,我們可以用《三國演義》《紅樓夢》及一些名家的作品導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上述案例對比可知,課堂師生關系不良,課堂氣氛容易緊張、死板,使學生如坐針氈、惶恐不安。而良好的課堂師生關系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思維活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只有在課堂上師生配合默契、合作愉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有利于教學“雙邊”活動開展。
三、建立良好的課堂師生關系、促進有效教學的對策
1.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教育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闭n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多與學生交流互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課堂學習。在這種前提下,學生的潛能被挖掘,問題意識得以萌發(fā),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愿意與老師積極探討學習,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相反,如果學生怕老師不敢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怕說錯被老師批評,怕被同學嘲笑,那么這樣的課堂則缺少師生心靈間的交流與互動,老師不知道學生的內心需求,也不知道學生對自己講解的知識是否理解,長期下去課堂師生關系緊張,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2.提高課堂管理水平,批評要講究藝術。
在課堂教學中,現在的初中生自我個性越來越強,再加上處于叛逆期,所以難免出現學生違法課堂紀律或頂撞老師的行為,教師對這些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理所應當?!傲妓幙嗫?,忠言逆耳”,這時教師的批評方式如果不當,不但不能使學生改正錯誤,反而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破壞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影響課堂教學的開展。如果教師巧妙地運用批評,就能打開學生的心扉,使學生幡然悔悟,較好地化解沖突,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一些學生犯錯誤是無意識的,所以教師應盡可能避免當眾正面批評尤其是點名批評,盡量采取婉轉的口氣和暗示的方法提醒。比如:“有位同學在開小差,請你集中精力,認真聽課!”一般來說,這種積極的提醒與暗示,能較好地及時消除違紀事件,從而達到積極的效果。同時師生應該以溝通為前提,避免言語激化矛盾,主動換位思考,積極化解課堂沖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達到積極的教學效果。
3.提高自身學識和修養(yǎng),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
教師的力量在于樹立榜樣,教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激勵學生。教師應該通過提高自身學識和修養(yǎng)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要提高自身的學識和修養(yǎng),教師就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基本理論、內容體系有詳細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真正成為本學科的教學能手。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冷靜地應對課堂生成的問題。同時,在課堂上經常使用一些流行的語句或熱門的話題,就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師生關系自然和諧融洽,在教師高尚人格的影響下,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否則教師只能捉襟見肘,疲于應付,難以令學生信服。因此,教師要善于學習,提升自身魅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在學習的道路上,老師和學生都是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師生關系中,學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課堂上學生處處和老師對抗,那么師生關系肯定是不良的,教師完不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學生也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學生應尊重老師的人格和教學,客觀地評價老師,自覺配合課堂上老師提出的相關教學要求,努力完成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與老師產生沖突和誤解,那么課下一定要主動與老師溝通,從而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構建良好的課堂師生關系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更需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尤其是課堂上落實“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注釋:
①黃書光.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J].廣東教育,2002(9):25-27.
參考文獻:
[1]鄧顯波.高校師生關系現狀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8).
[2]黃書光.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J].廣東教育,2002(9).
[3]熊華軍.新時期師生關系的三重境界[J].大學教育科學,2010(6).
[4]黃慶勇.構建和諧的“共生勞動”的平臺——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處理藝術[J].江蘇教育研究,2009(12).
[5]常曉森.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實踐的基礎[J].學術研究,2011(6).
[6]涂平榮.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實效性探討[J].珠海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7]陳思竑.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高效課堂[J].新課程研究,2011(8).
[8]劉建.關于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哲學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10(13).
[9]陳慧慧.課堂交往沖突探析[J].基礎教育,2018(5).
基金項目:湖州師范學院校級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初中課堂師生關系與有效教學的研究”項目編號:2015XJWK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