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 要:在高中,化學在改善學生思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對這門課的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關鍵詞:高效;高中化學;主動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我們之所以重視高中化學課堂的建設,主要是因為能更好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成績,然后熟悉它練習掌握化學知識。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只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考試能力的提升,忽視了學生化學學習的主動性,高中生僅僅具有死記硬背化學知識的能力,教師并沒有引導學生進入到深入理解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沒有積極意義。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的推動下,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做好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下,化學教師要在課堂引導的時候注意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讓學生對于化學知識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高中化學教師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的實際操作之中,讓學生自小就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并在實際參與化學實驗的過程中與教師積極互動和交流,通過課堂的教學和引導,教師能夠更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的進度,讓教師能夠深入到高中生的化學學習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化學學習,進而引導高中生積極投入到化學知識的學習之中,為高中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發(fā)展思維能力
在化學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既定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創(chuàng)設師生交流的機會。在既定的問題情境下,教師可以從問題出發(fā)指導學生的化學知識掌握,讓學生在問題回答和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化學學習的樂趣,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將課堂的主動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地位和探究的自由空間,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點,進而因材施教。在探究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探究欲望,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和認識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化學有機物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機物種類繁多,有很多有機物都是由分子組成的,但是卻有很大的性質差異,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在探究這一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化學教材出發(fā),對問題內容進行分析和確認,通過多種途徑探究問題的答案,引導學生積極進入到思考的狀態(tài),深入研究和掌握自己所學的內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形式豐富學生的認知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豐富教學手段,單純的語言講解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需求了。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應用微視頻的方式引入課堂內容,讓學生在有限的微視頻中快速掌握重要的化學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設計化學微視頻的時候,教師要注意突出主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微視頻內包含一個概念、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題型。例如,在學習烴和鹵代烴知識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各類烴和鹵代烴的分子結構、性質、制法以及主要用途,認識各個類型的性質以及分子結構,設計微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分子結構以及運動狀態(tài)以動態(tài)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視覺體驗豐富的情況下,高中生的化學學習體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還可以在課下時間反復觀看微視頻,掌握知識點的精髓,有效完善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參與感。
四、引入化學實驗的內容提高探究能力
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鍛煉學生的化學知識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給予學生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化學實驗,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每完成一個實驗步驟,教師都要輔導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肯定學生取得的成果,在知識理解和探究中找到以往存在的問題,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硫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帶來濃硫酸以及稀硫酸,讓學生在安全保護措施之下使用一個火柴分別蘸取兩種液體,在布料上寫字,觀察不同濃度的硫酸最終產生的效果,進而研究此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深入了解化學知識。
五、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高中化學具有很強的實驗性和綜合性。其中,實驗性不僅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內在特征,也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化學實驗。隨著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必須積極改變過去只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的教育觀念。為了提高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的實施及其實踐效果。通過實驗教學的發(fā)展,學生可以實際驗證存在的問題,并充分理解問題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比簡單記筆記獲得的知識更重要。同時,這也是構建高效教學的重要條件。例如,當教師講授“氫氧化亞鐵”物質時,他們需要結合實際需要,通過動手實驗來引導學生理解“白色沉淀”。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要求這些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便他們最終理解氫氧化鐵容易氧化成氫氧化鐵的現(xiàn)象。在這種形式的實驗教學中,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探索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六、結語
綜合上述,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應當優(yōu)化教學模式,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進行獨立思考,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做好知識遷移,加深對于新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優(yōu)化自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化學知識的本質,促進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讓高中生的化學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和發(fā)展,提高高中生的化學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景耀成.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5,05:136.
[2]單發(fā)有.構建高中化學課堂高效教學模式的方法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24:229.
[3]姚智玲.優(yōu)化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課堂——以《氧化還原反應》(第1課時)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4,0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