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物理對于學生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從探究性教學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探究性物理教學的特點,并提出教師應采取合適的探究性教學方式,要足夠重視實驗教學,加強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促進探究性教學在中學物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探究性教學;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作者簡介:張云閣,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第一中學教師。(福建 南平 353200)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4-0085-02
探究性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性學習不完全相同,它更加重視對課題的研究方式,強調引導學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問題,然后模擬科學家的行為模式去解決問題,最終得出結論。探究性教學在物理學科中的應用并不完善,加之物理學科的知識點抽象性強、難度大,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其教學特點,采取更靈活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探究性教學在中學物理中的應用。
一、探究性教學簡述
簡單來說,探究性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以提升學生自主建設知識架構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然后通過自主探索來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1]探究性教學在中學物理中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性,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使他們更加熱愛自然,提升對探索科學的興趣,從而幫助其建立良好的科學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性物理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物理現象的好奇心,引導他們通過查閱資料或其他方式獨立找尋答案,這些都是在物理教學中引用探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
二、開展探究性物理教學的作用
1. 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性物理教學可以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排除無效推理并給出合理猜想,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和已掌握的知識點來找尋問題的關鍵點,最終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猜想和假設是探究學習的基礎,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既注重實際,又敢于大膽猜想,同時還要求學生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2. 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物理課堂中采用探究性教學時,學生往往通過自主研究來找出問題答案,并從中獲得滿足感,從而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多樂趣和信心。[2]此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在課堂中如果有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得出了正確結論,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3.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會逐步提升,而學生參與的探究性練習慢慢增多,就會逐漸養(yǎng)成思考習慣,在解決其他問題時也會采用類似的學習方式。在物理學科中,有很多的結論定理,教師在講解教學知識點時,要根據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更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之善于發(fā)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探究性教學在中學物理中的應用策略
1. 采取合適的探究性教學方式。探究性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提升探究性教學效率。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指導式探究教學,即教師提出問題,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將新的事物和已掌握的知識點相聯(lián)系,從而對問題展開合理的假設。[3]例如,在教學“電阻的測量”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某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流有什么關系?針對不同的測量對象,又有哪些不同的測量方法?”由此,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大膽猜測,并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做好實驗,觀察實驗結果,從而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另一方面,是開展非指導性探究教學,即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得出結論。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指導策略,選擇有價值的綜合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對于學生的猜測采取不總結、不批評的態(tài)度,讓學生把全部精力放在實驗過程中,從而使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深刻。
2. 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新課改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自主性,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借助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更好地達到這個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指導,提升其學習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教師作為學生和物理實驗之間的媒介,一定要熟知實驗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自行探究問題答案。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動手操作,要求他們自行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對于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完整度以及操作時間等方面,教師也可以采取分組競賽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更加深入、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
3. 加強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實踐證明,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教學實驗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可以有效促進探究性學習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和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現生活中常見的形象、有趣的教學材料,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點變得直觀可見,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學習物理電能的知識點時,可以組織學生實地考察發(fā)電站;在學習噪音的防治方式時,可以帶領學生親自感受工廠的噪音,從而認真分析噪音的危害和改善措施。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可用資源,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通過雙手摩擦來感受摩擦生熱;可以將塑料空碗倒放在盛水的盆中,來感受手掌受到的力,加深學生對浮力的理解;也可以通過類似的物理實驗,來加強學生對壓力和壓強等知識點的掌握。實踐證明,加強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及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探究性物理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大量的鋪墊工作,使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師還要注重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加深記憶。也就是說,探究性物理教學的實施,可以促進學生對物理應用性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冬霞.新課改背景下物理師范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以玉林師范學院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8,(2):43-48.
[2] 夏廣平.深入理解核心素養(yǎng)真正實現科學探究[J].物理教師,2016,(12):23-25.
[3] 文軍,文衛(wèi)濤,李保凌.基于研究性學習理念的中學物理研究性教學[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18):51-57.
責任編輯 朱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