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的學習就是學生擺脫小學稚氣的開始,同時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對學生中考也十分關鍵,在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時,更新語文教學方法也必不可少,情景化教學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針對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應用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情景教學;初中語文;應用分析
一、 前言
語文是一個涵蓋量比較廣的學科,學好語文可以幫助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但是現在,部分學生認為語文學習不過是背誦、看書,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古板,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缺乏興趣。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利用情景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中國觀念里,“考個好的學校才是學生上學的目的”我們的教育是人們成功的“敲門磚”這完全違背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但是,學生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只能做學習的工具,沒有課外活動的學習,甚至課下也很少和同學交流,這樣就讓他們喪失了交流的本能,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喪失興趣,甚至厭學,這樣不利于學生長遠的發(fā)展。
(二) 教學方式僵化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一直以“滿堂灌”的方式出現在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背誦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短時間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但是從長久來看,應試教育不利于教育的發(fā)展,部分老師在教學時總是“一言堂”,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這只會加重學生學習的壓力,不利于提高語文素養(yǎng),也不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三、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情景教學法
(一) 貼近生活創(chuàng)造情景,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初中語文的知識許多都是貼近生活的,教師應該抓住這些生活的點,積極地挖掘語文教學內容中更深次的東西,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真實情景,從而讓學生掌握主動權,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熱情。初中生還年紀尚小,對世界的感知還不夠,應用知識真實情景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語文知識再好不過了,增強學生語文的真實體驗,對教學內容中的人和事產生靈魂上的共鳴,合理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如講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時,課前教師可跟學生談談他們自己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為人處世等問題,再引出每個人的態(tài)度都不一樣,最后總結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生活出發(fā),分析課本再歸于生活。除此之外,在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中,父親送兒子讀書的一個痛苦的分別的場面,教師可以將朱自清當時的生活和學生的生活進行對比,或者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出來,再讓學生談談感受,從而理解朱自清當時心中復雜的心情,最后,學生也可以舉例一些自己和父母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最后整理成小作文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教師運用我們日常中最常見的場景來貼近文章,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進而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加強學生對整篇課文的把控能力和提高其思維清晰度,進而有效地理解全文的大致意思,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的探究。
(二) 合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建想象情景
社會在高速發(fā)展,教學手段也是日新月異,我們在語文學習中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將原有的抽象教學內容變得具體化,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感受自然》這一課,很多學生都生長在城市,對于自然也不是很了解,這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選擇經典畫面,或風雨雷電、或日月星辰、河流湖泊、山林田野,讓學生體會這大自然的神奇。多媒體教學形式能讓學生盡快地融入情景中,彌補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的不足。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需要學生借助多媒體之后進行合理想象的。例如,在學習李后主的《虞美人》一詞中,教師可以先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通過歌曲的播放,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詩詞《虞美人》的意境,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他們深入感悟詩詞作品,讓他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還有在七年級語文教材中學到《這就是我》,屬于初級寫作教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簡單描述,從外貌、性格和愛好等方面對自己進行綜合性的論述。當然我們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擴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對未來進行想象,然后通過想象在多媒體上繪畫出自己的模樣,在作文中進行寫作,很多學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就會迫不及待地參與,這樣的情景教學符合當前學生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保持課堂上活躍的氣氛。從而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
(三) 積極地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課堂比較枯燥就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合理的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師生之間要進行有效的互動,活躍課堂學習氛圍,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教師首先需要構建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可以提出問題,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在討論中學習。進而取長補短,教師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在學習《孫權勸學》這篇文言文時,這篇文章雖然不長,但是作為文言文對于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通過表演話劇,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作為臺詞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還能有利于文言文實詞的積累,讓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內容,最后讓學生點評呂蒙的形象,教師可以通過積極的引導,最后得出學習的重要性,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四、 結束語
教師要通過采用各種教學方式和資源,積極引進情景教學法,構建有利于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情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提升學生的積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將教學方式落到實處,可以利用新技術活躍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再被動地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對語文課程改革提供了好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徐英明.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15,3923:57.
[2]張新龍.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47507:113.
[3]趙存玲.論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語文情景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6:89-90.
[4]汪家勝.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2(89).
[5]常清福.試論情景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2).
作者簡介:劉雙成,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上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