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 要 根據《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繼續(xù)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尊重學生人格,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保證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要加強教學管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蔽覀€人認為,要貫徹國務院這一《決定》,要改變當前職高生這種現狀,分層教學顯得極為必要。因為分層教學,是落實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一種有效的方式,是促進全體學生完善自我、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
關鍵詞 分層教學 中職數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從初中招進的職高生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為進入職高前文化基礎好的人較少,文化基礎差的人較多;進入職高后喜歡文化課的人較少,喜歡專業(yè)課的人較多;到了畢業(yè)前決定升學的人少,選擇就業(yè)的人多。如何讓不同的學生在校期間都可以得到同樣好的教育,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這給數學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分層教學的出現為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提供了可能。下面結合自身的工作體會,談談分層次教學在中職教學中的運用。
1教學計劃的制定
要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制定出科學的、切合實際的各專業(yè)的實施性教學計劃。教學計劃要一改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一刀切”、“一個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實現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教學計劃的大目標是使所有的學生都成才,但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決不能強求劃一。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與分層次教學是相互呼應、相輔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層次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是制定和修訂教學計劃。
2教學大綱的編寫及教材授課結構的設置
要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大綱,結合分層次教學的需要,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實施性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組織教學的依據,是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保證。因此,原則上是在分層次教學中分幾個層次,每門課程就編寫出幾套教學大綱。好的教學大綱是有效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又一重要因素中等職業(yè)學校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作為職業(yè)學校重要基礎學科數學的教學要迎合職業(yè)教育的特點,一則突出提高人文素質開發(fā)智力和形成能力的功能,二則突出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功能。構建適用相應專業(yè)或相近專業(yè)的數學教學新框架,可不必過分強調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這樣能使學生學以致用,直接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教材的選用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所依據的主要學習資料,教材內容的起點要切合學生的基礎情況,內容的遞進速度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內容的難易程度要滿足學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水平的要求。所以教材的選取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根據A、B、C各層次教學班的教學目標,同時各層次都得增補一些與經濟、科技、專業(yè)相關的新的實際應用知識,教給學生最有用的。為了兼顧學生的學習變化動態(tài)管理、以利學期調整層次,各層次雖采用不同的教材,但各學期的教學內容模塊、期末教學進度要一致。
4教學過程的分層
(1)目標分層:①優(yōu)等生(C組):會正確推導公式,并能熟練運用公式求值;熟練掌握公式,并能創(chuàng)造條件應用公式。②中等生(B組):掌握公式推導過程,并能熟練運用公式求值;初步運用公式的變形解決化簡求值問題。③后進生(%:組):解公式的推導過程,記住公式,并能用公式求值。
(2)教學內容分層.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教師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個學生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睘榱斯膭钊w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遵循“低起點,緩坡度,多層次”的原則.讓C層學生回答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A層的學生享受簡單的問題,適中的問題讓給B層學生,這樣的設置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機會,便于激活課堂。
(3)作業(yè)布置分層。作業(yè)一般分為兩個層次,即基礎性作業(yè)和拔高性作業(yè),要求C組同學全部完成,B組同學在完成基礎性作業(yè)之后選擇部分拔高性作業(yè),%:組同學完成基礎性作業(yè),鼓勵其選擇拔高性作業(yè)選作,做對給予表揚和鼓勵。
(4)課后輔導分層。教師要做補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因材施教,給沒有過關的A層學生補課,給C 層學生增加競賽講座。這樣可進一步使A 層學生“吃得了”,能奮發(fā)向上,C 層學生“ 吃得飽”,能充分發(fā)展,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
(5)考核評價分層。傳統(tǒng)教學中的評價內容主要是對學生的成績好壞進行評估,以考試作為考核的唯一方式.而新課改之后,我們發(fā)現評價的內容和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不應該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之中。而分層次教學法認為,在多元化的基礎上,還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評價機制對每一個學生的激勵、引導和鼓勵的功能,才能夠有效促進中職數學的教學。
(6)學生數學成績最終評定,應該是綜合考察學生的幾個方面:①上數學課出勤率;②作業(yè)完成次數與作業(yè)質量;③各類考試所反映的知識點掌握情況;④課堂紀律情況;⑤學習態(tài)度等形成性指標.根據學生情況,設定一個等級比例,量化成績,再用分層標準評價學生,如:對A層學生采用鼓勵性評價,尋找其閃光點,肯定其進步,可設立“進步獎”;對B層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不斷進取;對C層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能力、促發(fā)展。
通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常性的成功體驗,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在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道路上,我們要不斷地勇于提出問題,探索新方法,讓職教的發(fā)展更具活力,富有生機。
總之,分層教學是一種解決中職學生不愿學的有效教學手段,是使不同水平的學生盡可能地同時得到發(fā)展的最有效教學途徑。經過多年的實踐,分層教學實現了因材施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一些弊端,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同時,教師通過不斷鉆研新的教學模式,業(yè)務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奠基.數學教育研究導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2] 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