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審題是做題的關(guān)鍵,如果連題目要求都判斷錯了,那么肯定不能正確回答問題。如何才能審好題呢?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探索和實踐,我總結(jié)出了“讀、畫、圈、說、恒”五步審題法。
一、讀題:避虛就實,選取有用信息
讀題,是審好題的第一步。低段需要指讀,中高段可以默讀。讀題要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破句,把題目讀順,不能只讀一半題目,以個人經(jīng)驗,就開始答題,要邊讀邊理解題目要求,從中選取有用的信息進行思考。
例1:朗讀課文。說說你會為每個季節(jié)畫什么顏色的太陽,試著畫一畫,并說明理由。(選自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4課《四個太陽》)
學生是一年級,低齡段兒童需要一邊用手指著字,一邊讀出字音,實現(xiàn)眼、手、口、腦的綜合運用,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從問題中提取有用信息。當學生指讀完后,會大致提取出這樣三個有用信息:讀文、按季節(jié)畫太陽、說理由。學生將這三個信息提取出來后,就可以做第二步了。
二、畫題:明曉題量,區(qū)分問題邏輯
畫題,即用短斜線畫出題目中子問題的數(shù)量,并梳理出問題的邏輯性。在做完第一步讀題后,提取了有用信息,就可以確定題目中子問題的數(shù)量,并了解問題的內(nèi)在邏輯,先回答哪個問題,再回答哪個問題,心中就有數(shù)了。這時就在每一個子問題后畫上短斜線,標明題干問題的數(shù)量。有幾條短斜線,就說明這一題有幾個子問題需要回答。這一步需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針對題干中的子問題,要按要求一一作答。答后題后,可在子問題的短斜線上方畫勾標明自己已經(jīng)回答完子問題。當所有短斜線上方都有勾時,即表明本題已經(jīng)全部回答完畢。在檢查的時候,可以檢查一個子問題,用橡皮擦去一條短斜線,這樣也可以檢查自己是否將問題回答完整。
例2: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說說圖片里的石頭,再選一張圖片寫下來。
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選自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黃山奇石》)
例2: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說說圖片里的石頭/,再選一張圖片寫下來/。
學生讀完問題后,提取出有用信息,在子問題后畫短斜線。本題有三個子問題,即: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好像”“真像”描述課后圖片的石頭,再選擇一張圖片把句子寫下來。內(nèi)在邏輯呈遞進趨勢,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就知道先要讀例句,找到加點字“好像”“真像”,再用這兩個詞語描述圖片上的石頭,最后將自己描述的語句寫一句下來。
三、圈題:巧抓題眼,確定答題方向
圈題,顧名思義就是在問題的關(guān)鍵處畫圈。題眼即問題的關(guān)鍵處。經(jīng)過梳理,有這樣一些可以成為題眼。
第一類:符號。題目究竟是要求用勾還是橫線,是填序號還是填詞語,是選擇一個詞還是兩個詞,將這樣的關(guān)鍵信息圈出來,提醒自己不要用錯符號,答錯題。
第二類:關(guān)鍵詞。題目中要求在文中找什么詞語或句子,那么這個要求就是這道題的題眼,在讀題時,就要將這個關(guān)鍵處圈出來,有針對性地在文中去找答案。
例3: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嗎?(選自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9課《海濱小城》)
讀完題目劃分子問題后,可以明確本題的題眼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段話意思的句子,即文段的中心句。學生在讀題時,將“幫助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用圓圈圈出來,也可在圓圈上方批注中心句,學生即可明白本題的要求是找出本篇課文段落中的中心句。這樣學生在文中去找句子就更有針對性。
四、說題:理清思路,復(fù)述問題要求
讀題,可以選取有用信息;畫題,可以量化子問題的數(shù)量,梳理清楚問題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圈題,可以抓出題眼,明確答題的方向。當完成這三步后,還要將這些要求,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部的語言,即將題目要求與自己理解的要求相比對,把自己理解到的題目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種表達如果是在課堂上,那么老師可以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其余學生補充或評價。如果是在測試時,則需要學生在心里將自己理解的題目意思默念給自己聽。將文字的題目要求轉(zhuǎn)述為自己理解題目要求后,再下筆答題。
例4:課文最后兩個問句是否都需要回答?如果需要,你想怎樣回答?
(選自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走遍天下書為侶》)
讀完問題,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為:課文最后是兩個問句,那么這兩個問句是不是都需要回答呢?如果需要回答,則說明是一般疑問句,那么可以怎么回答。如果不需要回答,則是反問句,那么反問句在這里起到了強調(diào)什么的作用。
當學生用自己的話將問題說一遍后,題目的要求與他的理解就想吻合了,這樣學生才是真正理解到了題目的意思,出題人要考察的問題。
五、恒練:持之以恒,養(yǎng)成審題習慣
有一個現(xiàn)象叫“飛輪效應(yīng)”。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zhuǎn)動起來,開始我們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復(fù)地推,每轉(zhuǎn)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zhuǎn)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后, 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不停地快速轉(zhuǎn)動。培養(yǎng)審題習慣也是一樣,要做好“讀、畫、圈、說”開始可能會有困難,但只要堅持不懈,就會逐漸養(yǎng)成穩(wěn)定良好的審題習慣。
從低段到高段,學會審題,養(yǎng)成審題的習慣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于許多學生和老師來說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然“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學貴有恒,審題是做題的關(guān)鍵,堅持用“讀、畫、圈、說、恒”五步法審題,學不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