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
【摘 要】本文針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思維培養(yǎng)缺乏科學的體系、化學教學活動缺乏興趣的提升、化學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科學的培養(yǎng)、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等問題,提出在自主探究學習、基礎知識學習、問題解決學習中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建構,促使形成更加完善的化學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體系建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B-0088-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教育教學的理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不再是現(xiàn)代教學的主流方向,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認可和深入推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化學的基本概念與知識,更重要的是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觀念、化學思維以及實踐能力,使學生形成更加嚴謹?shù)目茖W研究態(tài)度,養(yǎng)成更加完善的化學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高中化學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化學思維的培養(yǎng)缺乏科學的體系。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長期以來高中化學教學將如何更好地應對高考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以反復的知識記憶和大量的習題演練為主要的教學活動。這種教育方法雖然可以快速傳授教材大綱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但不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難以進行必要的思考和分析,而只是機械地記憶已有的知識與概念。即使有些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了一些化學的思維和理念,但仍然處于比較零碎的狀態(tài),無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化學教學活動缺乏興趣的提升。在核心素養(yǎng)理論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得以有效發(fā)展的基礎性能力,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自主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許多高中化學教師還沒有從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走出來,更多地以知識灌輸者的身份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導致學生在化學教學活動中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無法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力,無法有效提升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的缺失,導致學生不愿意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深入思考,更無法開展發(fā)散性的化學思維活動,因而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受到極大的限制。
(三)化學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科學的培養(yǎng)。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由于高中化學所涉及的知識特別多,并且類型十分繁雜,從宏觀層面就包含了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兩大領域,因而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非常多。在教學任務特別是高考的壓力下,許多教師將重心級在教材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點上,而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關心不夠。在化學教學的實踐課程中,教師往往采取實踐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被動地觀看實驗過程,并結合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記憶,而少有機會進行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即使安排學生在實驗課上進行實驗操作,教師也大都是將實驗的每一步操作都指點到位,并要求學生必須嚴格按照指示操作,而沒有對相關的原理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導致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只關注實驗的結果,而沒有在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
(四)高中化學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F(xiàn)階段,我國許多高中學校對于學生在化學素質能力方面的評價,仍然是圍繞考試成績和日常表現(xiàn)來開展,而對于學生在化學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提升缺少相應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導致評價結果有失偏頗。受到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教師和學生也更多地將精力投入到化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上,而忽略了化學思維、實踐技能等難以通過量化的方式進行考核評價的方面,使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出現(xiàn)了偏差。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也更多地圍繞教學大綱和考試重點進行規(guī)劃設計,對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型思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鼓勵,使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提升變得十分緩慢。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化學的學科觀念、化學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通過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化學實踐技能的掌握,學生可以對物質結構、化學規(guī)律等形成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且構建出一套屬于自己的化學思維體系,從而更好地提升運用化學來觀察和分析生活、輔助工作的能力,使自身的綜合素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對于化學教師來說,要充分結合高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中,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更加全面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一)在自主探究學習中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決定了其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高度,更加關系到學生未來能力的成長和發(fā)展。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首要位置,將“要我學”的被動灌輸教學模式轉換成為“我要學”的自主學習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化學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具體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保持對學生學習過程特別是學習興趣的引導,使學生充分認識和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更加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具體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探索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活動,特別是要著力加強實驗研究課堂的比重,并嘗試將實驗課程交由學生主導,讓學生自由進行化學實驗和探索,從而在實驗探索過程中提高發(fā)散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蒸餾實驗教學過程中,常規(guī)的做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裝置的安裝,然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最后點燃酒精燈觀察混合物中不同組成部分的氣化現(xiàn)象,從而認識到不同液體的沸點存在著差異。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是在確保實驗安全的前提下,將實驗的平臺交由學生自由處理,讓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到化學現(xiàn)象的不同變化。如有些學生可能會找尋各種不同的液體進行蒸餾實驗,進一步驗證沸點在不同液體之間的差別存在;有的學生可能會在蒸餾的同時注重觀察氣體在容器壁上的液化現(xiàn)象,更加深刻地領會到氣化與液化之間的化學轉換關系。對此,教師不必急著推進教學進度,可以讓學生進行反復、深入的觀察、思考并提出問題,由教師或者其他學生進行解答,從而使學生的化學知識得到更加全面的融會貫通,并且能夠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基礎知識學習中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不僅需要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努力推進自主學習,同時也需要學生扎實地掌握基礎的化學知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化學素能的全面塑造?;瘜W是一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科,基礎知識能否扎牢,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在以后的化學學習過程中能否跟上教學的進度,更加影響到學生對于化學乃至理工科學科體系的理解和掌握,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化學課程中,教材本身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思路,將化學知識有序地貫穿于整個教學體系當中,并且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面都進行了概念的講述和原理的傳授,對于學生了解和理解化學學科、構建化學思維體系有著非常有益的幫助。當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仍然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能力,對化學的基礎知識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分類,從而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學生都喜歡將化學的元素名稱用諧音的方式進行轉化,從而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的記憶。然而,這種諧音記憶的方式雖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加快速準確地應試答題,但是在學生了解和理解化學基礎知識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對此,教師可以將基礎而又復雜的元素周期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對照元素周期表,尋找大家身邊的常見元素,在體會身邊的化學過程中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并且可以更加深刻地記憶與理解元素的意義。當學生熟悉常見的化學元素后,可以讓學生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不同行、列、塊之間的元素關系,研究元素周期表中所反映出來的元素規(guī)律,從而更加深入地領會元素周期表的制作與表達原理,更加熟練地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應用,并且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三)在問題解決學習中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知識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問題發(fā)現(xiàn)與解決的過程?;瘜W知識體系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學生通過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可以逐漸深入地了解到化學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化學是一門實用型的學科,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工作、科研都有著極其密切的聯(lián)系,如何將化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具體的社會實踐當中,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性地嘗試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學會運用化學原理和化學知識來認識并解決各種自然科學現(xiàn)象或者社會實踐問題,從而促進化學學習的實用化。
例如,在運用化學開發(fā)利用金屬礦物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思考如何運用化學反應的各種公式和原理,對不同種類的金屬礦物進行分離和提取,從而實現(xiàn)金屬礦物的高效提純。通過理論思考與分析,結合一定的實驗操作,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應用化學進行社會實踐,從而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發(fā)展。
通過在高中化學課程中突出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發(fā)展,使化學教學更加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時代需求。對于高中教師來說,必須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并應用新的教學模式與策略,不斷推進教學改革,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教學指導,從而成長為具有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陸啟坤.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有效構建[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1)
[2]王貴壽.新課改形式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構建[J].情感讀本,2017(11)
[3]趙 晨,胡志剛.“任務驅動”教學夯實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 高中化學定量實驗分析方法總結及探究的教學實踐[J].中學化學,2016(12)
[4]黃家策.基于大概念觀建構教學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2)
[5]厲業(yè)余.建構化學觀念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以“中和滴定”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8)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