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翠
摘要: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英語知識為主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熱情,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有效提升。筆者通過閱讀大量合作學習模式的資料文獻,根據(jù)所使用的外研版英語教材,并結合自身英語閱讀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三點在高中英語閱讀課Post-reading活動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小組合作討論,深入分析加強理解;集中講授點撥,優(yōu)化合作學習效果;科學合理評價,培養(yǎng)合作閱讀技能。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課;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目前,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英語教師依舊采用一種較為陳舊老套的教學模式即:講解單詞短語—分析句式語法—獨立翻譯文章—理解課文含義的模式。過度依賴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單純地向學生講授一些課本上的知識,或者帶領學生翻譯課文,呈現(xiàn)出過于單一、片面的閱讀教學設計,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利于發(fā)揮課堂閱讀訓練的實際效果。因此,為了改變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掌握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小組合作討論,深入分析加強理解
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討論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找文章的細節(jié),并討論難懂的短語和句型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各個學習小組要明確自己的閱讀任務,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將組員之間的答案進行歸納總結,找出最優(yōu)、最全面的答案,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對細節(jié)之處理解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合作探究、互助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吸取優(yōu)秀的閱讀成果,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增強閱讀的主動性。
例如,教師為學生播放關于中國地區(qū)地震這一常見自然災害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地震的特征并熟悉地震發(fā)生時所發(fā)生的場景如筑物﹑橋梁﹑家禽的異常反應,通過視頻激發(fā)學生對這一話題的討論興趣,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師:“What kind of natural violence is the video mainly about?”生:“Earthquake.”師:“Please discuss what the troops are doing to help the affected areas.”教師要求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和深入分析,最后把組員們給出的答案進行匯總歸納,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標準答案,加強學生對細節(jié)理解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資源共享。
二、集中講授點撥,優(yōu)化合作學習效果
在小組合作討論之后,教師針對學生遇到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提升,通過引導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由于學生給出的答案有時是不全面的,甚至與材料內(nèi)容不符,或者對某個具體的問題出現(xiàn)多種見解和分歧,此時就需要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先給出講解和點撥,但并不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講授,只是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后針對難以解決的個別問題給予補充講解,以充分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占用較少的時間,針對學生所歸納的答案不全面這一問題進行集中講授和點撥。師:“大家對部隊為受地震災害地區(qū)所付出的努力,回答的還不夠到位,這個問題屬于開放性的題目,要點比較多,比較零碎,大家討論出的結果涵蓋不全面,還有以下兩點遺漏:1.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ose who were dead.? 2. Miners were rescued from the coal mines.”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合作討論后的問題通過總結歸納,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的答案,加強學生對這一重點問題的掌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優(yōu)化課堂上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科學合理評價,培養(yǎng)合作閱讀技能
合作學習不是僅僅通過簡單的小組合作就能達到高效的教學目標,還需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才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促進今后的合作學習不斷深入。教師要全面客觀的反映學生的閱讀情況,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技能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方面,既要注重學習英語知識,又要關注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使學生得以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保持學生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興趣。
例如,教師根據(jù)學生在Post-reading活動中的課堂表現(xiàn),從自身的角度對小組合作成效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閱讀課文后,是否認真仔細、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時,是否在小組間積極探討、踴躍發(fā)言;別的小組發(fā)言時,是否認真傾聽,做好筆記;與同一小組成員關系是否融洽,是否共同協(xié)商解決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在Post-reading活動中的閱讀成果和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表揚、稱贊和鼓勵,增強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自信心,讓學生做閱讀課堂的主人,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閱讀技能,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應該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勇于嘗試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積累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根據(jù)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有條理地組織學生合作參與,共同完成閱讀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努力擺脫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避免教學方法的枯燥和單一,在合作閱讀學習中,給予學生更多在課堂上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培養(yǎng)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輝. 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延邊大學,2018.
[2]劉丹.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反思——以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的閱讀課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6,16(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