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課來被認為是枯燥無味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者。素質(zhì)教育提出后,特別是新課改實施以來,更是要求政治教師要打破政治課的沉寂,把“死水”變成“活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本文論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興趣的必要性,同時提出了幾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興趣的方法。
關(guān)鍵詞:激發(fā);學習;政治;興趣
長期以來,初中政治教學處在升學為目的的僵化教學教學軌道上。上課教師講空道理,圈畫交待知識要點,復習時學生背要點,考試時力爭一字不差地答要點。學生通過政治課學習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條,不知道在現(xiàn)實中他們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覺得他們和現(xiàn)實是矛盾的,是無用的東西,從而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都覺得政治課就像一譚死水,盡是些空洞的說教,枯燥無味。
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課,把“死水”變成“活水”,把無味變成趣味,就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在我看來,除了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外,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獲取知識的要求和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性
1、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內(nèi)在動力,青少年心理特點需要思想政治課激發(fā)學生興趣。中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在掌握復雜的抽象概念時,他們?nèi)孕枰唧w形象的支持。如果沒有具體形象作為基礎(chǔ),他們就不能正確理解抽象的概念,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一定要生動形象、具體,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的興趣,自覺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現(xiàn)行教材為興趣教學法提供了依據(jù)。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教材的靈活性加大了,與生活的關(guān)系也更貼近了?,F(xiàn)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教材,改變了過去的嚴謹有余、活潑不足的編排風格,從實際實例入手,調(diào)動情感因素,使內(nèi)容顯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這就為運用興趣教學手段提供了客觀依據(jù),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提供了契機。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幾種方法
1、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入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采用巧妙的構(gòu)思和設(shè)計的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銜接,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導向新的學習任務(wù),開始新的學習活動的教學行為。由于導入的指向性較強,所以也將導入稱為“定向?qū)搿?。好的導入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習動機: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對所學新知識的關(guān)注,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在平常的教學中,有許多老師會將導入“程式化”,如:“同學們,請打開課本,今天我們學習第×課?!钡鹊?。當這樣的導入語能讓每個同學都背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學生在課堂上會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新課程理念召喚老師們應該用誘發(fā)學生靈感,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新導入來進入課堂。因此,導入要新穎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教學開始找到一個良好的開端。例如,在講《生命的特殊體驗》時,我先讓同學們觀看美國射擊運動員埃蒙斯的奧運傳奇的視頻,再讓學生結(jié)合美國射擊運動員埃蒙斯兩次與奧運金牌擦肩而過事例,談?wù)勀銓Υ煺鄣睦斫?,便把生命中的特殊體驗即困難與挫折、沮喪與痛苦引出來。
2、以優(yōu)美豐富的語言激發(fā)興趣
聽一堂好課,就像觀賞一副名畫,心動神移;就像欣賞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語言之所以打動人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種心聲,是一種思想感情的流露。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學中,更是需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優(yōu)越性,在恰當?shù)膱龊?、恰當?shù)臅r機,巧妙的運用語言傳情達意,開到學生,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點燃學生激情,誘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活潑、充滿笑聲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思想政治課的說服力、感召力、戰(zhàn)斗力也來自教師的語言力度、語言技巧、語言風采。如果一個教師富有嚴謹、簡潔、精煉、準確、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就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促進記憶的持久,思維的活躍,想象的豐富,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3、以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興趣
荀子曾說:教學應以“聞見”為基礎(chǔ),“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政治老師如能從本學科特點出發(fā),制作使用直觀教具,采用電化教學手段,把學生思維帶到情景中,教學效果便能事半功倍。如在講授《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夢》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衰落和屈辱的近代中國的原因,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依次播放了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與日本簽訂的《馬關(guān)條約》、與西方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的背景和場面的課件,學生們的興趣大增,很好地認識到了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總之,教學是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有效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備學生、備教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就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煥發(fā)課堂的生機,啟迪學生智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中學思想政治課中進行生命教育的思考與探索[D]. 季瑩瑩.上海師范大學 2007
[2] ?思想政治課體驗教學初探[D]. 黃燕.華東師范大學 2007
[3] 加強政治學科中的民族精神教育[D]. 唐鶯.華東師范大學 2007
[4] ?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設(shè)計研究[D]. 孔晟.華東師范大學 2007
[5]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角色的分析[D]. 白鶴珍.西北師范大學 2007。
作者簡介:高劍飛,(1975,10-),男,漢族,河南省新安縣石寺鎮(zhèn)上燈村,教育,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