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潤
摘要:在日常的環(huán)境中自然而然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和動作,就是人們的習慣。好的行為和習慣,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對于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認真對待,一定要幫助孩子從小就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結合相關的工作體驗,立足于當前幼兒教育實際,從多方面對于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為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良好習慣;教育過程;衡量標準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就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談談我是如何具體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訓練的。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晨讀習慣
良好的晨讀是一天良好的開端。走進班級,學生精神飽滿的坐在座位上愉快地進行學習,伴著瑯瑯的讀書聲,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的開始。剛開始時,我們班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分別由五個孩子在臺上帶領同學一起讀。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領讀的孩子讀得特別的認真,可下面的孩子在教室里講話的有;吵鬧的有;有的孩子雖然在跟著讀,但眼睛根本沒看書。對于這樣的學生,我仔細分析他們的心理,不外乎是因為自控力弱,有時管不住自己。于是我就讓我班的三位班長輪流值周,每天早晨在教室里來回巡視同學們讀書情況,對于那些沒認真的同學,走在他身邊提醒他該干什么。這樣的學生,需要我們反復加以訓練,表現(xiàn)稍有好轉時要及時表揚,以此來激起他堅持的信心。而且我還要讓全班同學都知道老師讓同學來領讀是因為他認真、聲音響亮、能代表老師,你可以把他定為自己的目標,更可以超越他、替代他。如果你認為你比領讀的孩子讀得更好,第二天也可以上臺來領讀。久而久之,學生慢慢適應了這樣的早讀習慣,也明確了自己讀書的目的和任務,將領讀的同學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自己的學習也就更有了勁頭。在訓練過程中,我們既要樹立好的典型,有時對于一些反復出現(xiàn)的不好的典型,也要及時批評指正。
二、培養(yǎng)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
要想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從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掌握知識。因而調控課堂紀律,吸引學生注意成了低年級教學最重要的一環(huán)。如在訓練學生課前靜息時,我就把要求和方法編成兒歌的形式來指導學生。兒歌的內容是:"上課鈴聲響,快步進課堂,書本文具擺好,等著老師把課上。"這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養(yǎng)成習慣,喚起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把學生由“課下”導入“課上”,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訓練學生上課發(fā)言舉手時,告訴學生為什么上課發(fā)言要先舉手,再進行示范練習,要求人人掌握規(guī)范的舉手姿勢(舉右手,五指并攏,略高于頭,不要碰撞桌子發(fā)出響聲)。發(fā)言的體態(tài)及聲音的高低都要強調。對班級中有部分學生上課東張西望,說小話,做小動作的學生特別關注: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并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使他們感受到上課的樂趣。
三、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習的習慣
我個人認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首先就要從學會預習入手,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從中體會語文的“滋味”。因此,我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雖然預習一般是在課外進行的,但是由于學生開始沒有掌握預習的方法,所以我就把預習拿到課堂上來教,在預習課上,就一篇要學的課文為例帶著學生一起預習,教給學生預習的內容和方法,為了方便學生的記憶,我把它概括為“預習五步法”,并編成了三字經:預習法,要牢記,讀課文,圈生字,查字典,劃句子,提問題,讀圈查劃提,預習五步法。等到學生基本掌握預習方法之后,就可以布置運用方法回家預習。
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二年級學生識字量較少,積累的詞匯貧乏,缺乏語感,語言表達往往不夠規(guī)范,這些狀況只有依靠大量的閱讀來改變。平時,我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在學習中,及時表揚班里喜愛閱讀、寫話進步較大的同學,請他們談課外閱讀的收獲,以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當學生興趣被激發(fā)后,我就有選擇性地向學生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和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鞏固拓展了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讀書的過程中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進一步養(yǎng)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體會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我還讓學生設計手抄報。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將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句子、古詩、文章摘抄下來,并進行裝飾,設計成一張整潔、美觀、有創(chuàng)意的手抄報,展覽給同學們看,并把設計好的粘貼在教室里。另外還開展講故事、賽詩會等活動,不但檢驗了學生讀書的效果,還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閱讀的樂趣,進而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
五、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的習慣
我每周班會課時都會給學生留點時間,讓他們對這一周的學習進行自我反思,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剛開始時,孩子們有些顧慮:我要是把自己的缺點說出來,同學們會不會笑話我呢?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呢?當有個別孩子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及以后改正的方法時,我就對這些孩子加以表揚,并告訴孩子我們不怕犯錯誤,怕的是有錯誤不改正。我又例舉告訴孩子們,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說過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人要每天不斷反省自己,檢查自己行為中的不足,及時反思自己失誤的原因,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這時孩子們就大膽地舉起手來,勇敢地說“老師,這周上課時我和同學說了悄悄話……”“老師,我的字寫得不漂亮……”其中有一名男生陳京云,他是我班出了名的做事拖拉大王,吃飯是最后一個吃完,每天布置的學習任務沒有一次能按時完成的。針對這一情況,我個別找他談話,也告知家長與學校配合一起管理,但就是改不了。他看見其他孩子說得津津有味,他也大膽地站起來說出自己的不足,并下定決心改掉做事拖拉的壞習慣。第二天他果然及時地完成了作業(yè)。我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大大地表揚了他,并獎勵他成為“進步之星”。平時接受批評的他,這次居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對于他是多大的鞭策?。拇艘院?,陳京云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拖拉作業(yè)的情況了。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意識提高了,由被動地接受家長和教師管理變?yōu)橹鲃拥恼J識和改正,這種狀況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競爭意識的習慣
根據(jù)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競爭的特點,我采用奪紅旗評價的方式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實行一個月評一次,每月評出前五位“學習之星”,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品。如:能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加一面紅旗;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yè)加一面紅旗;聽寫全對加一面紅旗等等。我記得我班張昱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胡老師又給我們聽寫了,我錯了兩個生字,我的同桌王正林得了一百分,老師又給他加了一面紅旗,我好羨慕他呀!我以后一定向他學習,爭取得到更多的紅旗。這樣自然而然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教學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小學生可塑性大,從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良好的習慣絕不是短期內就能養(yǎng)成的。只有堅持要求、訓練嚴格、耐心誘導、及時指點、反復強化、持之以恒,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才能得到形成和鞏固。
參考文獻:
[1]王坤:淺析小學生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