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清
摘要:班集體作為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良好的班風能夠幫助班級的每一位同學以及教師共同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自覺進行班風建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大家長”,對于班風的建設能夠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對小學班主任如何建設良好的班風進行討論。
關鍵詞:班風;小學階段;課堂教育;班主任
前言:學校教育的重點在于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要關注每位同學的情況,更要針對班集體建設,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班級建設中,良好的班風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大,一方面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育都尚未成熟,對事物的認識也停留在懵懂的狀態(tài),校園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地點,良好班風所能提供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等諸多優(yōu)秀的品質。
一、在教師方面
(一)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協(xié)調組織能力
這方面看似簡單,實際上對于班主任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作為班主任,教師不僅要能夠交給學生相應的專業(yè)知識,也要有良好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因此教師要能做到如下幾點:其一,提高心理學的積累,了解學生心理。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育尚未完全成熟,所思所想與成年人有諸多的不同,因此教師不能以成年人的觀點來考慮事情,而是要把握兒童心理,有針對性的、用兒童能夠理解并接受的方式傳遞給他們;其二,能夠與其它課程的教師協(xié)調工作,一個班級的班風并非班主任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所有任課教師的輔助,因此班主任要有與任課教師合作的態(tài)度與能力。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可能大多數來自教師與家長,雖然對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但都并不完全,需要教師引領。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每天都會陪著班級的班主任,一言一行,甚至于儀容儀表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為學生作出好的榜樣。班主任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形成影響,小學生往往“怕”班主任、崇拜班主任,因此班主任教師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對于班集體的風氣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二、在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方面
強大的班集體必不可少的是要有強有力的領導團體。班主任要在班級中培養(yǎng)得力的班干部,使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對于班干部的選擇要按照如下的標磚:其一是在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既能得到教師與同學的認可,又能夠很好的起到表率作用;其二是能夠充分融入到班集體中,熟悉班級情況,并且樂于奉獻,不自私自利;其三是能夠緊密團結在班主任周圍,與班主任相配合。
選出合適的班干部并非目的,要讓班干部真正發(fā)揮“以點帶面”的作用,教師必須對班干部進行一定的培訓,包括:交給班干部做事的方法,小學階段學生在做事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師要教他們如何做事,如何更好的服務于同學;另外,教師要充分聽取班干部的意見,因為有許多班級的事情是班主任站在成人的角度所不能覺察到的,要把班干部作為教師與學生交流的窗口。
實踐證明,優(yōu)秀的班干部群體,對于良好班風的形成能起到積極作用,一方面,班干部的帶頭作用,遠比教師強調的優(yōu)秀品質有效果得多;另一方面,有了他們與教師的交流,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對于學生學習、思想中存在的問題都能及時作出解答。
三、制定全面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嚴密的規(guī)章制度對于班風的構建有重要作用。班級規(guī)章制度要求全面、嚴密、賞罰分明。所謂的全面,就是要能夠覆蓋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有學習方面的,更有品質方面的;不僅有針對學生自身習慣的,也要對與學生如何對待班級這個公共環(huán)境的規(guī)章制度。如果班級規(guī)章制度中對于某些方面有所遺漏,必然會對導致班級建設的某一方面出現(xiàn)問題,為日后埋下隱患。嚴密主要是指班規(guī)中的邏輯性,班級規(guī)章制度可能是學生有意識的自覺遵守的第一個規(guī)章制度,因此要正規(guī)以體現(xiàn)權威,切勿出現(xiàn)前后矛盾等情況。
與班級規(guī)章制度相適應的是賞罰制度。既然指定的規(guī)章制度,就表示對學生行為的約束,因此對于學生行為中較好的方面要加以肯定及鼓勵,對于學生違反規(guī)章制度的情況也要做出相應的懲罰,做到賞罰分明。班主任在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也要制定出相應的賞罰制度,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
四、制定合理的目標
目標的制定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的,這里的目標首先是指班級目標,只有班集體能夠擁有共同的奮斗目標,才能做到真正的“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緊密團結,形成集體意識;另一方面,則是針對學生的,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偏向也會不一樣,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每位學生制定目標,這項工作在初期會完全依靠班主任教師的力量,因為以小學階段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來看,在早期是很難為自身行為作出合理規(guī)劃的,在后期學生學會如何制定計劃了,教師可以把這部分工作留給學生。
在一個班級中,良好的班風是一項隱形的財產,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對學生的學習成長發(fā)揮重要作用,也能為日后學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課程改革強調素質教育,要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在日后的教學中更放心的使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把課堂交給學生。良好學風的推行,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習慣的養(yǎng)成習慣,教師一定要重視學風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心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2—13.
[2]韓秀之.如何做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J].考試周刊,2011,22(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