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符
?文字生成始于人類,古有“蒼頡造字”之說,才有文章傳世。中國漢字約為十萬,《新華字典》收錄一萬余字,常人實用不足三千。
?文字無色無味無聲無生命,獨依附于人,離開人腦毫無意義。文字有血有肉有情有義,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賦予生命和情感,使不同的人產(chǎn)生共鳴:或喜、或怒、或哀、或樂,一舉一動皆是人生。故后五千年尚能知先人,為之樂而樂憂而憂;五萬里隔空傳文,也能了解你的所思所想。人因文字而流傳,事因文字而傳唱,理因文字而古今通用。
?文以載道,道生萬義,義通萬物,是焉!文字之事,不可小覷!錦繡文章大能治國安邦,小能怡情養(yǎng)性通道理,蓋天下明君引以為重,天下騷客引以為美,天下百姓引以為訓(xùn)。
? “文之為德也大矣……”庖犧和仲尼合著《易經(jīng)》,開啟了表達情感、闡明神道、追尋真理的先河,而令后世推崇和效仿?!兑捉?jīng)》說:“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惫嗜饰宓壑螄舶?,莫不以行文闡述道理,彰顯圣恩,號令天下。昔有《道德經(jīng)》施教:“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薄吨芤住泛霌P:“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薄度龂尽犯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后世起義者莫不以檄文先行,提倡王道,名正言順,讓天下歸心。前有《討王莽檄》:“楚越之竹,不足以書其惡。天下昭然,所共聞見。”后有陳琳作《討曹操檄》:“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駱賓王作《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一句“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而令天下響應(yīng)。
?天下文章,不可不察,王道治明,神道治幽,得之如虎添翼,失之如雪上加霜,關(guān)乎存亡之大事也。
?行文之美在于“簡言以達旨,博文以該情,明理以立體,隱義以藏用?!表n愈《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弊屘煜氯藝@惜。屈原《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窮盡千古思想,鑒懸日月,辭富山海。諸葛亮《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庇谇橛诶淼莱隼铣季瞎M瘁之肺腑錚言。而《詩經(jīng)》:“關(guān)關(guān)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焙钗瘢橐饫p綿,把男女思慕之態(tài)刻畫得入木三分。
?人稟七情,應(yīng)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我們能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感受到大自然的瑰麗;我們能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惋嘆人生的無奈;我們更能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體會到人生的豪邁;我們能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感悟出高尚的節(jié)操和人生的豁達。一曲“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更傳遞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好文猶如甘露,讓人飲之清心;好文譬如瓊漿,讓人如癡如醉;好文更似美食,一日三餐須臾不離,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汲取營養(yǎng)而受益終身。故是也,作文字說。